“圣人之道,為而不爭”是什么意思?
熱心網友
【字面解釋】圣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別人爭奪【深層次解釋】老子試圖說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其實質往往并不一致。這之中包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按照這三條原則,以“信言”、“善行”、“真知”來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諧。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歸于“樸”,回到沒有受到偽詐、智巧、爭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張松如說:“世界上的事物多種多樣,社會現象更是十分復雜,如果單單認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這就片面了。不能說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遠不能統一,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于辯證法而終于形而上學。”對此,我們倒認為,沒有必要從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則就會偏離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往往這么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聽到這些話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鉆牛角尖,反問:難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嗎?難道良藥都是苦口的嗎?所以,老子的這些警句并不存在絕對化的問題。。
熱心網友
cecaaint所言極是。“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歸于“樸”,回到沒有受到偽詐、智巧、爭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
熱心網友
最近,中央10頻道撥過專門說這個的,看看重播吧
熱心網友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認為:天之道,對天下有利而無害;圣人之道,服務于天下而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