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海軍陸戰隊――――2005中俄聯合軍演 前不久,我們赴俄羅斯訪問,遇見了一位俄羅斯記者康斯坦丁.帕夫洛夫,他曾到中國采訪過我海軍陸戰隊員。對我海軍陸戰隊印象極深。俄羅斯人本來善于言談,一提到中國的海軍陸戰隊,他更是中國贊不絕口。中國有名古話叫"旁觀者清"嗎,我們本著這一的原則,將有關情況整理出來,為廣大讀者打開了解我海軍陸戰隊的另一扇窗口。   中國海軍陸戰隊給我留下了不可忘懷的印象。很難理解的是,究竟是什么使我產生了這樣的情感,而且對這些初看上去并不出色的小伙子的興趣至今沒有失去。如今,往事雖然已成為過去,但我經?;叵肫鹪谶b遠的中國海南島上,同中國海軍陸戰隊小伙子交往的故事。   A、初次見面   上個世紀未,我無意中來到了中國。由于我懂得漢語,因此可以自由遷居、毫不拘束地同居民交往,游覽了許多城市,這些都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這個神秘的國度。中國有句俗語,即:"不到長城非好漢!"。但我們一位俄羅斯專家把這句俗語改成了"沒有去過海南島,就等于沒有去過中國"。所以我立即做出決定:"到島上去,以后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不然,以后哪里還會有機會再見到這么迷人的熱帶風光?   從中國廣東省會廣州出發,經過22小時的乘車旅行和1個小時的輪渡后,我觀賞到了海南島上的棕櫚和異國的熱帶海岸,并且感受到了40度的炎熱天氣。住在海南島上的第一周完全是另一種情感。當時我還不知道,以后還有更重要的會見。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有一次我沿著亞龍灣岸邊散步時,偶然碰見了中國海軍陸戰隊的隊員。   毫不夸張地說,外國人同中國軍人尤其是同海軍陸戰隊隊員的交往是種正常現象。但從傳統上來說,在中國禁止軍人同外國人接觸。任何外國公民,在中國都會被視為從事偵察活動和威脅國家安全的"特工機關"代表。我很走運。當時來海南島的客人很少,得知我是俄羅斯人后,海軍陸戰隊員很樂意同我交談。平常人的好奇心使他們沒有害怕同我們交談,也可能他們有著另一種目的。。。。。。   交談中得知陸戰隊員們都來自中國北方省份,因為他們的個頭相對要高些。而島上的本地人個頭不敢恭維。經過專門的選拔后,方可進入海軍陸戰隊。在中國,從不存在征兵難的問題,單從應征入伍者的人數來看,近年內也不會有問題。中國的男性公民綽綽有余,超過6億人。后來了解到,這些小伙子擔負著包括在離越南邊界不遠的島嶼上的戰斗執勤任務。他們抱怨島上的氣候和令人無法忍受的高溫。我完全贊同他們,因為來自相對涼爽天氣地區的人很難適應如此高溫潮濕的氣候。但意志堅強的陸戰隊員堅持住了,并在任何的情況下都可以說,"中國海軍陸戰隊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在軍中服役的幾年中,他們變化很大,已經從一個普通農民變成了標準的海軍軍人。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我們尋找有關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原版圖書和參考材料總是以失敗而告終。在這個國家里幾乎找不到有關中國軍隊,尤其是海軍陸戰隊戰斗訓練情況的材料。我們只有依靠同中國軍人個人接觸中得到的信息,依靠大量的電影、電視片來增加關于不向外界人士公開的國家武裝力量的感性認識?,F在我們就向大家介紹世人不知的關于當代中國海軍陸戰隊的情況。   B、過去的沖突和現在的沖突   沒有前蘇聯的參與,就沒有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形成和發展。在50年代俄羅斯在東方鄰國武裝力量的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俄中兩國軍隊,其中包括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戰斗訓練體系中有許多共同之處。   盡管中國海軍陸戰隊人數不多,但總是處于當代軍事沖突的中心。在解決同東南亞鄰國間的領土紛爭中,中國軍政領導經常使用這些精銳的部隊。1958年,在臺灣海峽危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了馬祖島和金門島上的國民黨部隊。同時,海軍陸戰隊登陸兵作好了大規模上陸的準備。美國第七艦隊的艦艇支援了處于防御狀態的國民黨部隊,使臺灣海峽的形勢緩解,但這僅僅是開始。   197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發動了奪取西沙群島的海上登陸戰役。海軍陸戰隊一個營的兵力逐步在德拉莫特島(音譯)、帕東島(音譯)、瑪尼島等島上登陸。中國人遭到數百計的南越士兵的抵抗。這與中國一直想控制有爭議的南海上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東海上的釣魚島的想法有關。中國人至今仍未放棄自己的計劃。使用兵力總會帶來一定的效果。比如,南沙群島中有8個礁屬于中國,那里駐有海軍陸戰隊并設有海軍艦艇和巡邏艇的專門停泊點。結果,靠近越南的南海的大部分水域由中國控制。   1988年3月,中國海軍陸戰隊和越南海軍發生了新的武裝沖突,結果是越南人損失了2艘船和近百名軍人。1992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登上了無人居住的達拉克珊瑚礁(音譯),它離海南島1200公里,離越南胡志明市僅650公里。今天,臺灣海峽地區的局勢再度緊張。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其中包括海軍陸戰隊分隊經常在那里舉行大規模演習。北京一方面公開顯示力量,另一方面在報刊上透露中國領導人關于武裝奪取臺灣的"秘密計劃"。在這一戰役中海軍陸戰隊員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C、形成與發展   海軍陸戰隊最初以營為基本戰術單位。海軍陸戰營是在原先參與海上登陸戰役的海軍基地和海軍軍區的警衛隊為基礎而形成的。隨著陸戰營人員編成逐漸增加,便在其基礎上組建了海軍陸戰團。后來又進一步發展,組建了海軍陸戰師。海軍陸戰師戰時編有三個摩托化海軍陸戰隊團、一個水陸兩用坦克團、一個自行火炮與牽引火炮團,以及戰斗保障與后勤保障分隊。全師編制人數為1。4萬人。   在60-70年代,除了職業化的海軍陸戰隊外,中國人民解放軍至少還有三個陸軍師(每個艦隊各一個)參與海上登陸戰役。陸軍師的登陸訓練由各艦隊的海軍陸戰團負責。在行政方面,海軍陸戰隊各部隊分別隸屬于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的司令;在戰役方面,海軍陸戰隊所有兵力受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指揮。海軍陸戰隊的基地包括:北海艦隊的青島、營口、大連、旅順和長山島;東海艦隊的上海、定海、溫州、福州和廈門;南海艦隊的堪江、廣州、??诤陀芰???傊?,兵力分布很廣。   在60-70年代,與臺灣武裝對峙的和緩使海軍陸戰隊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一個兵種被大大縮減了。但70年代中期起中國軍方領導強烈認識到須有一支經過專門訓練的用于海上作戰的兵力。當時東南亞各國之間就南海諸島的歸屬問題再度引起紛爭。眾所周知,南海的大陸架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同時,中國武裝力量開始積極作好反擊越南侵略的準備。   198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得到重建,并組建了海軍第一陸戰旅,將它編入南海艦隊。在認真分析局部沖突的經驗后,中國軍政領導便得出結論:在武裝力量的每一軍種的編成中有"快速反應部隊"是很有必要的。中國通過了"快速反應"的戰略構想。根據這一新的構想,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編成中組建了能執行突發任務的戰斗部隊(值班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所以海軍快速反應部隊編成中包括海軍陸戰隊。如今,海軍陸戰旅共有5000人,其編成中有三個海軍陸戰營、一個摩托化營、一個水陸兩用坦克營、一個炮兵營以及特種分隊。海軍陸戰旅的武備有:T-59坦克、T-63水陸兩用坦克、77式和531式水陸兩用裝甲輸送車,54式76毫米機關炮、82毫米和120毫米迫擊炮、"紅江-8"式反坦克導彈系統,82毫米和107毫米無坐力炮以及37毫米高射炮。海軍陸戰隊的所有武器都是俄式的。   南海艦隊海軍陸戰旅經常參加在海南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演習。在戰斗訓練過程中演練的科目有:為登陸兵的主力隨后上陸,為偵察破壞組上陸而奪取登陸場和島上抗登陸防御等。按演習經驗,中國海軍陸戰隊要在20分鐘內完成攻占5平方公里海島的登陸戰役。且逐年在提高這一標準。  D、獨特而艱苦的訓練   海軍陸戰分隊利用登陸艦、氣墊船和直升機執行上岸的任務。海軍陸戰旅編入了特種分隊-偵察連或蛙人連。破壞偵察人員進行潛水訓練,演練通過魚雷發射管走出潛艇。蛙人要攜帶20公斤裝具在7分鐘內行進400米。偵察連每年進行三次每次長達一個月的跳傘集訓。每天操練長達12小時。偵察員操練駕駛各種技術裝備,演練白刃戰動作、學習地雷爆破。特別重視在中國的不同氣候帶-熱帶叢林、高山沙漠和林海雪原進行訓練。   海軍陸戰隊員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學會作戰,這并不奇怪。供中國人民解放軍初級指揮員使用的一本參考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在濱海和遠東地區,其中包括在烏蘇里江原始林中的生存方法等細則。經過生存訓練后,海軍陸戰隊員學會了在沒有食品和水的情況下也能長時間堅持下去。并且分隊要在休息間隔時間最短的情況下沿著起伏地進行數十公里(達60公里)的行軍和急行軍。例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舉行的演習過程中,100人組成的海軍陸戰連每人攜帶25公斤裝具在4個小時內行軍42公里。這還不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極限潛力。   特別重視游泳訓練。陸戰旅里經常舉行遠距離的游泳比賽。這些技能用到了演習過程中。例如,在南海某島登陸時,海軍陸戰連未使用浮渡器材泅渡了1500米。海軍陸戰隊員在稱之為"鐵墻"(設有11個障礙物、長達400米)的障礙地帶上訓練。11個障礙物分別為:6米長的搖晃平衡木;5米高的繩梯;1米高的柵欄;高4米、長10米和寬半米的徒步橋;用繩子堆積的高3米的小山;2米的墻;彎彎曲曲的通道;2米高的塹壕;高0。5米和寬20米的鐵絲網;2根位于40米水池上方的纜繩和水池邊上5米高的絕壁。越過障礙地帶的全部時間為6分鐘。   美英兩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的代表多次參觀中國海軍陸戰旅的駐地。他們高度評價了中國海軍陸戰隊員的訓練水平。女子分隊的技能令外國軍事觀察員欣喜。從1996年起,在中國海軍陸戰旅編成中出現了第一個女子分隊。越南戰爭的經驗表明,中國人民解放軍女子分隊在執行戰斗任務時意志特別堅強,特別能戰斗。   今天,位于湛江海軍基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訓練中心按下列專業訓練全體人員:即步兵、坦克兵、炮兵、工兵、傘兵、偵察兵和通信兵。這里有大型的登陸試驗場和直升機試驗場,裝甲坦克車場、設施優良的教室和營房。中心裝備有用于步兵、炮兵訓練的成套激光射擊模擬器。海軍陸戰隊還利用福建省的海上登陸試驗場進行演習。試驗場設有各種障礙物,其中包括防坦克陷阱、地雷場、射擊地帶以及模擬抵抗敵人的其它設備。   戰斗訓練大綱要求演練,夜間在被敵人占領的沿岸地帶登陸、演練各種技術兵器和武器裝卸、演練海上登陸戰役中的組織指揮和通信,及其氣象和水文保障,演練艦艇和航空兵向登陸兵提供火力支援,演練登陸兵力兵器在"艦向岸"和"艦向艦"航渡過程的機動,演練以分隊為單位在海上遠距離地航行、演練蛙人在水下搏斗,演練在戰場上提供初步醫療救護等科目。   中國海軍陸戰隊受訓的預備隊總人數目前超過6萬人。必要時,在對預備隊進行動員后將8個師(24個海軍陸戰隊團、8個坦克團和8個炮兵團)和2個獨立坦克團編入海軍陸戰隊。此外,在戰斗行動初期,從陸軍中調遣3個師用以參加海上登陸戰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而訓練的預備隊的總人數為60萬人。因此不存在兵員補充問題。   E、戰略和戰術   中國軍政領導人認為,海軍陸戰隊應執行下列任務:登陸兵在大陸沿岸和島嶼登陸,奪取并堅守海軍前進駐泊點;在陸上展開有利于艦隊的戰斗行動;擬定并論證海上登陸戰役的理論、部隊行動的戰術及其武器和技術兵器。此外,海軍陸戰隊還執行以下一系列特殊任務:配合陸軍展開戰斗行動,在敵人部署的翼側展開行動;在寬大的正面分散行動、戰術偵察與目標指示、平息大規模的騷亂等任務。   在進行海上登陸戰役時,中國海軍陸戰隊行動的戰術是在夜色掩護下、利用突發因素展開奪取岸上登陸場的戰斗行動。一般而言,至少有5個登陸波次參加最初的登陸,并向他們調撥大量的水陸兩用裝甲車輛。一部分兵力和兵器靠登陸艇運送上岸。當登陸部隊所在的形成登陸波次的海區距離海岸線還有5-10海里時艦艇和航空兵開始給予火力支援。海軍陸戰隊登陸的同時,空降兵也開始降陸。   登陸兵上岸前,蛙人在岸上進行偵察破壞行動。例如,在演習過程中,用潛艇把海軍陸戰隊偵察排運送到計劃好的登陸點登陸,以便于他們偵察和排除登陸地段的地雷,隱蔽觀察敵部隊的調動情況。   F、穿越海峽   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后,國民黨軍隊逃到了臺灣。臺灣的海軍陸戰隊是借鑒于美國海軍陸戰隊作戰經驗并按美國模式建立的。同中國大陸海軍陸戰隊一樣,臺灣海軍陸戰隊也執行類似的任務。   臺灣海軍陸戰隊的戰斗編成和編制人數最近幾十年內不斷增加。目前海軍陸戰隊共有3。5萬人。他們編成為一個正規師和一個預備師、幾個獨立坦克營、一個蛙人隊、后方保障部隊和分隊以及航空兵通信大隊。美國海軍陸戰隊員長期在臺灣海軍陸戰隊中任教官和顧問。所以,外國軍事專家認為,臺灣海軍陸戰隊有很高的戰斗素養,而且比陸軍部隊的訓練水平高得多。臺灣海軍陸戰隊部隊的司令部、一個海軍陸戰師、專業學校、預備隊員訓練中心都位于海軍主要基地左營。臺北附近也駐有一個海軍陸戰師以及新兵訓練中心。南海的東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上駐有海軍陸戰隊獨立分隊,其中包括駐太平島上的一個營。   臺灣海軍陸戰隊的裝備主要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武庫中移交的技術裝備,其中有:100多輛"М60АЗ"坦克、700多輛"LVT-4T"和"LVTP-5"水陸兩用履帶裝甲運輸車,"UH-1E"直升機、105毫米和155毫米的"M101"和"M114"牽引榴彈炮,60毫米、81毫米和120毫米的迫擊炮,反坦克兵器,40毫米"M42"自行高射炮和"M-48"自行對空發射火箭裝置、"M60"機槍和"M14"自動步槍等。   臺灣海軍陸戰隊的隊徽,與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徽十分相似,而口號直譯成漢語為"永遠相信大洋彼岸的戰友"。暗示很明顯,必要時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第七艦隊不會對自己的臺灣朋友坐視不管。北京對此很清楚,所以盡最大的努力使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進一步現代化。 。

熱心網友

不知

熱心網友

就像我們要和伊朗軍演一樣。

熱心網友

能怎么看,反正不是他們出錢。不演白不演,也好推銷武器,打探中國虛實,隨便嚇嚇美日。對他們來說一箭N雕

熱心網友

很平常,他們經常搞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