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臺風形成的時候都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比如“麥莎”、“珊瑚”、“海棠”......等等。臺風是誰給它起的名字?為什么要起這樣的名字?

熱心網友

1998年12月1-7日,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亞太地區成員國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了臺風委員會第31屆會議,臺風委員會區域氣象中心設在日本東京臺風中心,每年由他們負責向成員國發布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的強度、名稱、編號順序以及編報理由。熱帶氣旋命名表2000年1月1日開始執行,目前發布的臺風消息或警報名稱都是采用新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熱帶氣旋命名表。第31屆臺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來自柬埔寨、中國、朝鮮、日本、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越南等,每個國家各取10個名。熱帶氣旋名字按預先確定的次序依次命名,它在其整個生命史中保持名字不變。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亞太經社和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第30屆會議決定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名字的建議展開研究。 臺風委員會的成員大部分來自受臺風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多年以來臺風委員會有一個為臺風命名的制度,即由區域專業氣象中心一東京臺風中心負責對經度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現的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八級的熱帶氣旋進行編號。同時,本地區內一些成員的氣象部門和地方傳播媒介采用由位于關島的美國海軍聯合臺風警報中心提供的名字。臺風委員會第三十屆會議認為需在設定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命名制度。與會代表相信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更能使人們對逐漸接近的臺風提高警惕,增加警告的效用。 臺風委員會指派臺風研究協調小組(TRcG)研究執行的細節。經過一年的努力,TRCG提出了關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的建議。1998年12月l日至7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臺風委員會第31屆會議經過熱烈討論,同意TRcG提出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方案,決定新的熱帶氣旋命名方法從2000年1月l日開始執行。(見表) 臺風委員會命名表共有l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提供。 臺風委員會命名表將用于通過國際媒體以及向國際航空和航海界發布的預報、警報和公報中,也供各成員用當地語言發布熱帶氣旋警報時使用。這將有助于人們對逐漸接近的熱帶氣旋提高警覺,增加警報的效用。臺風委員會仍將繼續使用熱帶氣旋編號。 為避免一名多譯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亂,中國中央氣象臺和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臺經過協商,已確定了一套統一的中文譯名。從2000年l月1日起,中央氣象臺發布熱帶氣旋警報時,除繼續使用熱帶氣旋編號外,還將使用熱帶氣旋名字。2000年的第1號熱帶氣旋名字為“達維”,由柬埔寨提供。 如何給熱帶氣旋命名 為了區分熱帶氣旋,有必要給它們單獨取個名字。最早是根據熱帶氣旋的位置(主要是熱帶氣旋中心所處的經緯度)來區分熱帶氣旋,這種辦法相當麻煩,往往難如人意。直到19世紀初葉,一些講西班牙語的加勒比海島嶼根據颶風登陸的圣歷時間命名颶風。便如,侵襲波多黎各的三個颶風1852年7月26日的圣大安娜,1876年和1928年9月13日的圣費里佩。據報道,19世紀末,澳大利亞預報員克里門。蘭格用他討厭的政客的名字為熱帶氣旋命名。后來,軍事部門根據英文單詞的首字母順序(ABLE,BAKER,CHARLIE等)來命名熱帶氣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人女性的名字給熱帶氣旋命名。20世紀70年代末,應美國女權運動組織的要求,擴充了命名表,改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命名。在口語和書面交流中,特別在警報中,人們逐接受了使用命名表的優點。名字應當簡短、通俗、易記,便于向熱帶氣旋威脅區的千百萬群眾傳遞信息,以避免同一地區同時面臨一個以上熱帶氣旋影響時出現混亂狀況。這種做法不久便在西半球被廣泛采用。 20世紀70年代,所有熱帶氣旋易發區都已使用命名系統。70年代末以后,在世界氣象組織各區域熱帶氣旋委員會協調下,熱帶氣旋的命名走向國際化。在大多數區域,熱帶氣旋命名表(通常是交替使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由該區域的熱帶氣旋委員會制定,熱帶氣旋委員會更重要的任務是促進和協調本地區的熱帶氣旋減災行動。各區域的具體做法不盡相同。通常由指定的氣象中心負責按字母順序依次為熱帶氣旋命名。有的地區命名表循環使用,有的地區時常制定新的命名表,還有的地區命名表用完后再從頭開始使用。如果某個熱帶氣旋聲名狼籍,比如造成了嚴重傷亡或帶來巨大財產損失,則將該熱帶氣旋的名字從命名表中剔除,代之以同性別的另一個名字,并且第一個字母要相同。有的區域用4位數字來命名熱帶氣旋,前2位數字為年份,后2位數字為熱帶氣旋當年的順序號,有的還加上地理指示碼,例如,199l年孟加拉灣的第1個熱帶風暴命名BOB9109(BOB為英語孟加拉灣的縮寫,Bay of Bengal)。而1990年的第25個臺風則命名為9025。有些國家制定了供本國使用的命名表,比如:美國制定了西北太平洋和中北太平洋命名表,菲律賓也制定了西北太平洋臺風命名表。關島聯合臺風警報中心使用的西北太平洋臺風命名也常被該區域其它國家采納。 臺風委員會的成員大部分來自受臺風影響的國家及地區。多年以來,臺風委員會有一個為臺風編號的制度,即由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一臺風中心負責對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進行編號。根據臺風委員會第31屆會議的決議,從2000年1月l日起實施新的熱帶氣旋命名方法。該方法將用于臺風委員會成員向國際社會發布的公報中。也供各成員用當地語言發布熱帶氣旋警報時使用。臺風委員會仍將繼續使熱帶氣旋編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