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在20世紀著名指揮家中,日本的小澤征爾、印度的梅塔和新加坡的朱暉被譽為"世界3大東方指揮家"。其中,小澤征爾是幸運的,他是20世紀3位指揮大師明希、卡拉揚、伯恩斯坦的真傳弟子。今被稱為"新卡拉揚"。 1935年9月1日,小澤征爾生于中國沈陽市,翌年,舉家遷至北京。6歲那年(1941年)就隨父母回到了日本東京。小時候的小澤征爾很想當個鋼琴家,7歲就開始學鋼琴,導師是日本著名鋼琴家豐增升。16歲,小澤征爾以優秀的成績考進東京桐朋學院音樂系,主修作曲專業,正逢明希率領波士頓交響樂團到日本巡演,他觀后大為激動,立志要作個指揮家,于是改學指揮,拜日本著名指揮家齋藤秀雄(hideo saito)為師。經過9年的勤奮刻苦的學習,小澤征爾終于從這位嚴師身上學到了一套最基本的指揮方法。 小澤征爾第一次正式公開表演是在學習期間,指揮nhk交響樂團演出莫扎特的交響曲,這是他初露頭角。1958年畢業。為了進一步充實自己,他只身自費遠到歐洲。在巴黎,他師從指揮家比戈特( got)。一次偶然的機會,小澤征爾獲準參加1959年第九屆法國貝桑松國際指揮大賽,榮獲第一名,轟動樂壇,一夜成名。評委之一的指揮家明希非常欣賞小澤征爾的指揮才華,便邀請他到美國深造,小澤征爾又得到一次良好的學習機會,開心極了。 翌年,小澤征爾來到美國波士頓,參加唐格伍德夏季音樂節指揮會演,結果名列前茅,榮獲庫塞維茨基大獎(第八屆)。這次獲獎,使他成為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明希的學生。半年后,求知欲十分強烈的小澤征爾又到柏林尋求名師,又在卡拉揚主理的國際卡拉揚指揮比賽中獲第一名,隨卡拉揚學習了8個月。1961年,小澤征爾在巴黎第一次指揮法國國家廣播愛樂樂團演出,被伯恩斯坦看中,請他擔任紐約愛樂樂團副指揮,小澤征爾又趁機拜伯恩斯坦為師。 1962年,小澤征爾學成回國,一肚子計劃的小澤征爾出任日本nhk交響樂團指揮。1963年,美國芝加哥舉行拉維尼亞公園夏季音樂節,指揮普雷特勒( etre)因病未能執棒,便由小澤征爾上臺指揮cso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博得熱烈的歡迎,并被邀請擔任下一屆音樂節的音樂總監兼指揮。從此,小澤征爾一帆風順、青云直上,成為國際樂壇上最有希望、最有才華的青年指揮家之一,當時他才27歲。 1964年,小澤征爾親自帶領日本桐朋學園弦樂團參與拉維尼亞公園夏季音樂節演出活動。1964-1965年,紐約愛樂樂團的指揮伯恩斯坦因病作短期的離職休養,小澤征爾就代替了他的工作,并在定期的音樂會上指揮nypo的演出,很受歡迎。1965-1969年間,他出任多倫多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曾多次率領樂團赴歐美巡演。他初次在英國指揮演出是在1964年,樂隊是倫敦交響樂團,曲目是奧涅格的神劇《火刑堆上的貞德》,他那迷人的指揮,贏得了倫敦觀眾的喝彩。隨后,他在巴黎指揮拉穆勒音樂會樂團的演出,同樣獲得好評。 在1966年薩爾茨堡音樂節上,小澤征爾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他那精彩的指揮,迷住了觀眾。1968年他兼任日本愛樂交響樂團首席指揮。1970-1976年間,他成為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sfso)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1973年還率領sfso赴歐洲巡演,轟動一時,成為國際樂壇大紅人。世界各國著名樂團都爭先后地聘請他擔任指揮,一個指揮家兼任這么多指揮職位,在20世紀樂壇上是罕見的。 使小澤征爾達到指揮生涯的頂點的是1973年繼斯坦伯格之后入主波士頓交響樂團(bso),且破天荒地簽定了終身指揮合同,至今已是他任期的第26個年頭,成為美國樂隊中任職時間最長的指揮,無人能及。除bso之外,小澤征爾還定期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新日本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法國國家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等。此外,他還是薩爾茨堡音樂節和唐格伍德音樂節的音樂總監兼指揮,也經常指揮斯卡拉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巴黎歌劇院和倫敦皇家歌劇院的演出。不論在國外多么忙碌,他仍然堅持每年抽空回日本指揮新日本愛樂樂團演出。 唐格爾伍德音樂節是bso的大本營,但是,這個著名的音樂節卻只有一個半露天的演出場地,音響效果也不理想。人們期望已久的室內音樂廳終于在音樂節成立54周年之時(1994年)建成,在sony總裁大賀典雄(音樂廳最高捐款者,享有命名權)建議下,音樂廳以小澤征爾命名。小澤征爾認為,在現代指揮學派中,主要有兩種指揮法,一是豎的,一是橫的。豎的指揮法,節奏鮮明,但旋律不流暢,橫的指揮法,音樂線條感覺較好,但節奏不那么清晰。他認為這兩種指揮法都應該運用。 小澤征爾的指揮藝術,的確是十分迷人。他指揮時全身都是音樂,善于把自己與樂手們揉合在一起,以豐富的音樂修養和熾熱的藝術感情去啟發、帶動樂手們,這正是小澤征爾指揮藝術最出色的特點。他的指揮灑脫、大方、豪放、細膩。具有驚人的音樂記憶力和令人欽佩的音樂魅力。他對音樂作品的風格、速度、色調、節奏都有很細致的分寸感,布局嚴謹,主題突出,曲式清楚,層次分明。他的指揮動作具有音樂形象性,從他豐富多彩的手指中迸發出來的音樂,征服了國際樂壇,使他在國際樂壇上有著穩固的地位。 出生在中國的小澤征,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1976年12月,他慶邀首次到中國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1978年6月,小澤征爾第二次到中國訪問,在北京,他首次成功地指揮了中央樂團的演出。1979年3月,小澤征爾第三次訪問中國,率領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訪華演出,給中國觀眾帶來了豐富多采的交響樂節目。小澤征爾杰出的指揮和樂手們精湛的演奏,轟動了整個北京城。同年12月,小澤征爾對中國進行了第四次訪問,僅僅利用一周的排練時間,就指揮前中央樂團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1994年5月,小澤征爾第五次訪問中國,在訪問他的出生地沈陽之際,指揮遼寧交響樂團演出貝多芬《哀格蒙特》序曲,何占豪、陳鋼《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和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小澤征爾原定于1999年5月12、13日率領bso赴北京演出,后因故無限期推遲。不過,他個人卻到了北京講學,這是他第六次訪問中國。 小澤征爾對中國的音樂及音樂家,十分欣賞和尊重他曾指揮演出過中國作品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弦樂曲《二泉映月》和《白毛女》組曲等。 小澤征爾榮獲不少學位稱號,包括舊金山大學藝術博士名譽學位、日本藝術院大獎,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新英格蘭音樂學院、諾頓惠頓學院榮譽音樂博士學位等。 小澤征爾的指揮曲目十分廣泛,包羅萬象,古往今來,無所不曉,指揮什么都可以,這是他過人之處。其中浪漫樂派晚期和現代樂派初期的大型作品尤其有表現力。他的cd很多,散見于10家唱片公司。總的來說,小澤征爾的音樂傾向是折衷性的,僅憑一兩張cd很難聽辨出其類型、形象、特征、個性、風格。
熱心網友
日本的大指揮家。
熱心網友
是很好的指揮家..
熱心網友
小澤征爾生于中國沈陽市,翌年,舉家遷至北京。6歲那年(1941年)就隨父母回到了日本東京。小時候的小澤征爾很想當個鋼琴家,7歲就開始學鋼琴,導師是日本著名鋼琴家豐增升。16歲,小澤征爾以優秀的成績考進東京桐朋學院音樂系,主修作曲專業,正逢明希率領波士頓交響樂團到日本巡演,他觀后大為激動,立志要作個指揮家,于是改學指揮,拜日本著名指揮家齋藤秀雄(hideo saito)為師。經過9年的勤奮刻苦的學習,小澤征爾終于從這位嚴師身上學到了一套最基本的指揮方法。他先后擔任拉文尼亞音樂節(芝加哥交響樂團夏季演出地)、多倫多交響樂團和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1964年,他在坦格伍德首次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演出。1970年,他成為坦格伍德音樂節藝術總監, 并從1973年開始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一直到2002年光榮卸任。除去波士頓交響樂團之外,小澤征爾還定期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法國國家樂團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等院團。此外,他也經常指揮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巴黎歌劇院和倫敦皇家歌劇院的演出并參加薩爾茨堡音樂節。不論在國外多么忙碌,他還堅持每年抽空回日本指揮新日本愛樂樂團演出。世界各國著名樂團都爭先恐后地聘請他擔任指揮,一個指揮家兼任這么多指揮職位,在20世紀樂壇上是罕見的。取得了輝煌的成績。1994年5月,小澤征爾第五次訪問中國,在訪問它的出生地沈陽之際,指揮遼寧交響樂團演出貝多芬《愛格蒙特》序曲,何占豪、陳剛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和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小澤征爾原定于1999年5月率領波士頓交響樂團赴北京演出,后因故推遲。不過,他個人卻到了北京講學,那是他第六次訪問中國。2002年10月1日至3日,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小澤征爾在北京天橋劇場指揮了中日兩國藝術家聯袂演出的意大利著名歌劇《蝴蝶夫人》。此外,2002年元旦,他在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時,對全世界觀眾用中文說“新年好”,贏得了全球華人的掌聲。 。
熱心網友
日本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從2002/2003音樂季開始擔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從而也成為世界上最頂尖的管弦樂團之一——維也納愛樂樂團固定的客座指揮。 1935年9月1日,小澤征爾生于中國沈陽市。翌年,舉家遷至北京,6歲時他隨父母回到了日本東京。小時候的小澤征爾很想當個鋼琴家,7歲就開始學鋼琴,導師是日本著名鋼琴家豐增升。16歲,小澤征爾以優秀的成績考進東京桐朋學院音樂系,主修作曲專業。當年,著名指揮家明希率領波士頓交響樂團到日本巡演,成功的演出讓小澤立志要做個指揮家。于是,他又拜日本著名指揮家齋藤秀雄為師學習指揮。經過9年勤奮刻苦的學習,小澤征爾以作曲和指揮兩項頭獎的優異成績畢業。 1959年,小澤征爾獲得法國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第一名;之后,他被當時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指揮明希邀請到美國坦格伍德。1960年,他在那里以實習指揮的身份獲得庫謝維茨基獎。隨后,他在西柏林跟隨指揮大師卡拉揚學習期間受到伯恩斯坦的青睞,被邀請擔任紐約愛樂樂團的助理指揮。1962年1月,他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進行了自己首次的北美音樂會演出。之后,他先后擔任拉文尼亞音樂節(芝加哥交響樂團夏季演出地)、多倫多交響樂團和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1964年,他在坦格伍德首次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演出。1970年,他成為坦格伍德音樂節藝術總監, 并從1973年開始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一直到2002年光榮卸任。 除去波士頓交響樂團之外,小澤征爾還定期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法國國家樂團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等院團。此外,他也經常指揮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巴黎歌劇院和倫敦皇家歌劇院的演出并參加薩爾茨堡音樂節。不論在國外多么忙碌,他還堅持每年抽空回日本指揮新日本愛樂樂團演出。世界各國著名樂團都爭先恐后地聘請他擔任指揮,一個指揮家兼任這么多指揮職位,在20世紀樂壇上是罕見的。 小澤征爾在30多年的指揮生涯中為10家唱片產牌錄制多50多位作曲家的14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眾多獲獎唱片和發燒名片。另外,他參與拍攝的電視片還曾獲得過兩次美國電視藝術最高獎項——艾美獎。1998年,他在日本長野舉行的奧林匹克冬季運動會開幕式上,指揮全球五大洲藝術家演出的貝多芬“歡樂頌”感動了全世界。2001年,他被法國總統希拉克授予榮譽勛章。此外,小澤征爾還榮獲了不少榮譽學位和稱號,包括美國哈佛大學、馬薩諸塞州大學、惠頓學院、新英格蘭當代音樂學院、舊金山大學、日本藝術院等授予的榮譽學位或獎項。 出生在中國的小澤征爾,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1976年12月,他應邀首次到中國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1978年6月,小澤征爾第二次到中國訪問,在北京,他首次成功的指揮了中央樂團的演出。1979年3月,小澤征爾第三次訪問中國,指揮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給中國觀眾帶來了豐富多彩的交響節節目。那是中美建交后第一個來訪的美國重量級藝術團體,小澤征爾杰出的指揮和樂手們精湛的演奏,轟動了整個北京城。同年12月,小澤征爾對中國進行了第四次訪問,僅僅利用一周的排練時間,就指揮中央樂團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1994年5月,小澤征爾第五次訪問中國,在訪問它的出生地沈陽之際,指揮遼寧交響樂團演出貝多芬《愛格蒙特》序曲,何占豪、陳剛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和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小澤征爾原定于1999年5月率領波士頓交響樂團赴北京演出,后因故推遲。不過,他個人卻到了北京講學,那是他第六次訪問中國。2002年10月1日至3日,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小澤征爾在北京天橋劇場指揮了中日兩國藝術家聯袂演出的意大利著名歌劇《蝴蝶夫人》。此外,2002年元旦,他在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時,對全世界觀眾用中文說“新年好”,贏得了全球華人的掌聲。 小澤征爾對中國的音樂和音樂家十分欣賞和尊重,他曾指揮演出過的中國作品有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弦樂曲《二泉映月》和《白毛女》組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