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史書上對宋江起義是怎樣記載的.人都說<<三國>>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我不知道<<水滸>>是幾分史實,幾分虛構.梁山好漢中,是不是除了宋江,其他人物,包括晁蓋都是虛構的呢?
熱心網友
隨著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在全國的播映,宋代以宋江為首的梁山伯農民起義英雄們的傳奇故事與悲壯結局在更大的范圍內廣為流傳。但眾所周知,《水滸傳》從小說到電視劇,都是文藝創作,自不免虛構。那么歷史上是否真有宋江與梁山伯起義呢? 據史家考證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間,確有宋江其人及其領導的梁山泊起義,但不像《水滸傳》所寫的有108將,也沒有那么多生動的戲劇性場面。 梁山泊位于山東西部,原是個很小的湖泊,后因從五代到北宋黃河多次缺口泛濫,使它與四周的許多小湖泊匯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橫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錯,蘆葦縱橫八百里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錯,蘆葦縱橫,并有許多天然小島,形勢險要復雜。當時許多破產農民、漁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緝追捕的逃犯遂藏匿于此,成群結伙,靠進行一些“非法”活動營生。有若干股勢力日益增大,人數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敗、盤剝與壓迫的武裝斗爭和農民起義。宋江起義軍就是其中的一股。 宋江起義的導火線是宋朝廷煙解決財政困難,設置“西城括田所”,宣布將整個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為“公有”,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課以重稅,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貧苦的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長期積壓在胸中的對社會現實的不滿終于像火山一樣爆發了。他們在宋江等人的領導下,鋌而走險,武裝聚險,憑借梁山泊易守難攻的地形,阻殺前來鎮壓的官兵。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這支農民隊伍正式宣告起義?! ∈窌涊d,宋江起義軍中有三十六個主要頭領。他們是宋江、晁蓋、吳用、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劉唐、張青、燕青、孫立、張順、張橫、呼延綽(《水滸傳》中為呼延灼)、李俊、花榮、秦明、李逵、雷橫、戴宗、索超、楊志、楊雄、董平、解珍、解寶、朱仝、穆橫(《水滸傳》為穆弘)、石秀、徐寧、李英(《水滸傳》中為李應)、花和尚(《水滸傳》有姓名為魯達、魯智深)、武松。宋江起義軍總人數由于史書無記載,無法統計,估計有近萬人?!端疂G傳》寫梁山好漢有一百零八將,那是小說家的虛構,作者羅貫中等人“欲成其書,以三十六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郎瑛:《七修類稿》),以使小說更添傳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瑯瑯上口,便于流傳。但小說畢竟是小說,讀者不可將它當成真實的歷史。 宋江起義軍正式宣布起義后不久,就離開了梁山泊,轉戰于山東青、齊與河南、河北一帶,史書記載說:這支起義軍“橫行河朔、東京,官兵數萬,無敢抗者。”約兩年后,到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義軍從江蘇沭陽乘船進攻海州(今連云港),被海州知州張叔夜所派伏兵包圍,損失慘重,退路又被切斷。在這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宋江不得不率眾投降,接受朝廷招安,成為宋朝官軍中的一部分。后來宋江部是否去江南出征方臘農民起義軍,史學界有爭論,至今尚無定論。但多數史學家認為,宋江部出征方臘可能性較大?! ∷未侵袊鴼v史上發生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農民起義大大小小有數百次之多,宋江起義只是其中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時編印出版了《宣和遺事》,把宋江起義史事演義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現《水滸傳》,將宋江起義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感人,因而使這次本來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農民起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廣泛流傳于民間,以至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是,小說雖與歷史有聯系,畢竟不完全是一回事,這是我們看《水滸傳》時所要注意的。
熱心網友
沒那么波瀾壯闊、蕩氣回腸。
熱心網友
同意,一分史實,九分虛構。
熱心網友
《三國演義》是三分史實,七分虛構,看過《三國志》和《世說新語》就知道,它噲至人口的故事大都是假的。至于《水滸傳》則是一分史實,九分虛構。
熱心網友
確有宋江一人,但是小說里寫的太夸張了.小說里面的人物有一小部分史實中存在,因為宋代并不是一個盛世,難免有很多起義.有了戰爭就有頭領,與作者接近的人就進了小說和歷史.就象現在生活里每個人都有自己謀生的技能一樣,他們的武藝也是各不相同;小說的作者也將他們的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
熱心網友
宋江在小說和電視劇中純粹是一潑皮幫的首領,而在歷史上則是一個影響比較不的農民起義首領。
熱心網友
我也認為宋江起義確有其事,但我們大家不要一味的去欣賞電視劇,應該去看一看原著,因為電視劇雖然是建立在史實基礎上,但更多的帶有虛構,夸張的手法,可以說是用現代的手法去拍歷史劇的,只有真正的融入作品中,我們才會深切的體會到勞動人民的艱辛與疾苦,能夠感受到舊時黑暗勢力的強大.
熱心網友
這很難說
熱心網友
宋江起義確有其事,但在有宋一朝其影響遠遜于方臘,楊幺,王小波等農民起義.可能是因其首領有36人之眾,即書中所言36天罡星皆有原形,是其演義的空間較大的緣故才有今日之影響吧.其書中太多忠君,恃強凌弱,蔑視女性之思想,又兼其俠義精神不過是弱者在無法選擇情況下的一種精神寄托,在今日仍有此想,可嘆民生之艱,公平環境之差
熱心網友
沒聽說過~~~~~~~~~~~~~
熱心網友
隨著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在全國的播映,宋代以宋江為首的梁山伯農民起義英雄們的傳奇故事與悲壯結局在更大的范圍內廣為流傳這話也太假了,我從小就知道《水滸傳》,試問有幾個是因為看了電視才知道《水滸傳》的
熱心網友
真實的情況也有,虛構的情況也有。不過,你真得很想了解的話,可以去參考一些歷史資料及書籍。不過,《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我想你可以了解到的,實在不行,也可去圖書館查詢或者網上查詢。
熱心網友
是真的有這么回事的.岳飛來打的他們.
熱心網友
宋江是有這么個人的
熱心網友
水滸是一分史實,九分虛構。宋史里有三處記載宋江義軍的活動,其中以<<張叔夜傳>>最為詳細:“***叔夜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轉掠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聲言將至。張叔夜使間者覘其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余,載鹵獲,于是募死士千人,設伏近賊,而出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令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對于這次農民起義,小說做了極大的藝術夸張。與同時代的方臘起義軍相比,宋江起義軍規模要小得多。
熱心網友
以前,總也沒看懂宋江這個人的性格,總覺得怪。這次看水滸,終于看明白了,真是喜悅。宋江殺閻婆西那一段,把他給寫活了,它是一個做事情取義不取利的君子,要不是梁山的108條好漢能聽他的?確實高于常人一籌。在劇中,用雷橫與他做對比,雷屬于一般人范疇,可見宋是高于常人的。我在現實的社會中,沒有幸遇到象宋這樣的如此高境界的人。
熱心網友
三分史實,七分虛構宋江起義確有其事,但其他的就只是民間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