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的名字是誰取的呢~意思是說為什么有臺風叫麥莎,有的臺風叫泰利等等。。。
熱心網友
據專家介紹,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臺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里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臺風往往有幾個稱呼。我國按其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后進行四碼編號,前兩位為年份,后兩位為順序號。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亞太區域專業氣象臺的臺風中心,則以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順序編號。美國關島海軍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則用英美國家的人名命名,國際傳媒在報道中也常用關島的命名。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影響本區的臺風自行取名。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有關國家和地區舉行專門會議決定,凡是活躍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臺風(熱帶風暴),從去年起一律使用亞太14個國家(地區)共同認可、具有亞太區域特色的一套新名稱,以便于各國人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臺風名稱中,除了香港、澳門各有10個外,祖國大陸提出的10個是:龍王、(孫)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專家們介紹說,第5號臺風威馬遜,是泰國命名的,含義是“雷神”;第6號臺風查特安是美國人給取的名,意思是“雨”;而今天登陸臺灣的第8號熱帶風暴“娜基莉”,是柬埔寨一種花的名字。據悉,熱帶風暴加強后就會成為臺風。 專家們說,早在18世紀,澳大利亞氣象學家突發奇想,開始用女性名給臺風起名,作為一種榮譽或紀念,贈予自己的女友、愛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這一做法在歐美各國迅速流行。1949年,大西洋第一個颶風被命名為“哈里”,因為颶風襲擊佛羅里達州時,美國總統哈里斯·杜魯門正在那里視察;不久,又一更瘋狂的颶風掃蕩了佛羅里達,人們便把她尊稱為總統夫人“貝斯”。某年臺風季節,墨西哥灣同時跳出兩個臺風,分別取名為“艾麗絲”和“巴巴拉”。這對小姊妹引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洪水。結果,反對用女性名給臺風取名的運動風起云涌,信件和呼聲幾乎淹沒了報界和天氣局。盡管如此,但是固執的氣象學家們仍堅持這一做法,許多國家一直沿用到70年代末。1979年的賽西爾颶風,則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男姓名字命名的臺風。 有趣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臺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云等等,似乎與臺風災害不大協調。有關專家認為,臺風不僅僅會帶來狂風驟雨,有時也會造福人類。高溫酷暑季節,臺風的光臨可解除干旱和酷熱,因此起個文雅的名字也無妨。不過,臺風委員會另有規定,如果某個臺風確實犯下滔天大罪,有關成員可以提出換名申請,從而把這個惡魔永遠釘在災難史的恥辱架上。 。
熱心網友
臺風名字(自2004年1月1日起執行) 據專家介紹,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臺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里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臺風往往有幾個稱呼。我國按其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后進行四碼編號,前兩位為年份,后兩位為順序號。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亞太區域專業氣象臺的臺風中心,則以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順序編號。美國關島海軍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則用英美國家的人名命名,國際傳媒在報道中也常用關島的命名。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影響本區的臺風自行取名。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有關國家和地區舉行專門會議決定,凡是活躍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臺風(熱帶風暴),從去年起一律使用亞太14個國家(地區)共同認可、具有亞太區域特色的一套新名稱,以便于各國人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臺風名稱中,除了香港、澳門各有10個外,祖國大陸提出的10個是:龍王、(孫)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專家們介紹說,第5號臺風威馬遜,是泰國命名的,含義是“雷神”;第6號臺風查特安是美國人給取的名,意思是“雨”;而今天登陸臺灣的第8號熱帶風暴“娜基莉”,是柬埔寨一種花的名字。據悉,熱帶風暴加強后就會成為臺風。 專家們說,早在18世紀,澳大利亞氣象學家突發奇想,開始用女性名給臺風起名,作為一種榮譽或紀念,贈予自己的女友、愛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這一做法在歐美各國迅速流行。1949年,大西洋第一個颶風被命名為“哈里”,因為颶風襲擊佛羅里達州時,美國總統哈里斯·杜魯門正在那里視察;不久,又一更瘋狂的颶風掃蕩了佛羅里達,人們便把她尊稱為總統夫人“貝斯”。某年臺風季節,墨西哥灣同時跳出兩個臺風,分別取名為“艾麗絲”和“巴巴拉”。這對小姊妹引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洪水。結果,反對用女性名給臺風取名的運動風起云涌,信件和呼聲幾乎淹沒了報界和天氣局。盡管如此,但是固執的氣象學家們仍堅持這一做法,許多國家一直沿用到70年代末。1979年的賽西爾颶風,則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男姓名字命名的臺風。 有趣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臺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云等等,似乎與臺風災害不大協調。有關專家認為,臺風不僅僅會帶來狂風驟雨,有時也會造福人類。高溫酷暑季節,臺風的光臨可解除干旱和酷熱,因此起個文雅的名字也無妨。不過,臺風委員會另有規定,如果某個臺風確實犯下滔天大罪,有關成員可以提出換名申請,從而把這個惡魔永遠釘在災難史的恥辱架上。 。
熱心網友
臺風,是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帶熱帶海洋上的猛烈風暴。你一定看到過江河中不時有渦旋出現吧,實際上,臺風就是在大氣中繞著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的、同時又向前移動的空氣渦旋。它在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氣象學上將大氣中的渦旋稱為氣旋,因為臺風這種大氣中的渦旋產生在熱帶洋面,所以稱為熱帶氣旋。 為什么稱為臺風呢?有人說,過去人們不了解臺風發源于太平洋,認為這種巨大的風暴來自臺灣,所以稱為臺風;也有人認為,臺風侵襲我國廣東省最多,臺風是從廣東話 “大風”演變而來的。 事實上,幾乎世界上位予大洋西岸的所有國家和地區,無不受熱帶海洋氣旋的影響,只不過不同的地區人們給它的名稱不同罷了。 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帶的稱臺風,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灣以及東太平洋等地區的稱颶風,在印度洋和孟加拉灣的稱熱帶風暴,在澳大利亞的則稱熱帶氣旋。 臺風的命名和編號 對熱帶氣旋的命名、定義、分類方法以及對中心位置的測定,因不同國家、不同方法互有差異,即使同一個國家,在不同的氣象臺之間也不完全一樣。因此,常常引起各種誤會,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亂。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氣象部門采取了對臺風命名的辦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將結束時,美國首先確定了以英文字母(除了Q,U,X,Y,Z以外)為字頭的四組少女名稱給大西洋颶風命名。每組均按字母順序排列次序。如第一組:Anna (安娜),B1anche(布蘭奇),Camil。te(卡米爾)等,直到wcnda(溫達);第二組:A1nla(阿爾瑪),Becl(J/(貝基),Cella(西利亞)等,直到wilna(威爾納);第三組,第四組也按A至w起名。當飛機偵察到臺風時,即按出現的先后給予定名,第一個即命名為人Anna,第二個即命名為B1anche……等。當第一組名稱用完,又從第二組A為首的第一個名稱接上使用。第二年的第一個臺風名字是接在上一年最后一個臺風名字后面的,循環使用下去。一年中任何一個區域出現的臺風不可能超過這四個組名字的總數目。就以世界上臺風發生最多的西北太平洋來說,一年最多也不超過50個。所以在同一年里,每個區域不可能出現重復的名稱。當然,在不同的年份里臺風的名字會重復出現。因此,在臺風名字的前面。一定要標明年份,以示區別。 我國從1959年起開始采用對臺風編號的力、法。凡是東經15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的范圍內有臺風形成或侵入,就按照它出現的先后,順次進行編號。例如,1999年發生的第一個臺風,編為9901,第二個臺風,編為9902……依此類推。 這種對臺風編號的力、法,目前已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氣象臺采用。有的國家考慮到國際上臺風英文名稱沿用已久的習慣,除了編號以外。還同時標明該次臺風的英文名稱。 1998年12月1-7日,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亞太地區成員國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了臺風委員會第31屆會議,臺風委員會區域氣象中心設在日本東京臺風中心,每年由他們負責向成員國發布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的強度、名稱、編號順序以及編報理由。熱帶氣旋命名表2000年1月1日開始執行,目前發布的臺風消息或警報名稱都是采用新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熱帶氣旋命名表。第31屆臺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來自柬埔寨、中國、朝鮮、日本、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越南等,每個國家各取10個名。熱帶氣旋名字按預先確定的次序依次命名,它在其整個生命史中保持名字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