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是怎么死的?

熱心網友

1994年5月1日車王埃爾頓·塞納在伊莫拉賽道的比賽中發生車禍,不幸身亡。   鷸蚌相爭  1992年9月,剛剛于一個月前獲得當年F-1汽車大賽總冠軍的新“車王”奈杰爾·曼賽爾憤然宣布退出F-1汽車大賽。曼塞爾的憤怒言辭,使人們得以窺見國際賽車界的黑暗一幕。  曼塞爾這位英國車壇老將獲得總冠軍后,與威廉姆斯車隊老板弗蘭克·威廉姆斯進行續聘的談判,并提出加薪要求。但曼塞爾萬萬沒想到的是,老板威廉姆斯非但不答應加薪,反而準備殺驢換馬了。  原來,早在1991年2月,一位更有名、更有實力的車手向這老板表示過愿意效力,此人就是三屆世界冠軍得主阿蘭·普羅斯特。普羅斯特素有“車壇博士”之稱,他和曼塞爾曾在另一個車隊──法拉里車隊同時效力,但倆人的關系非常緊張,誰也不把誰放在眼里。后來曼塞爾轉會威廉姆斯車隊,現在普羅斯特又要插進來,并且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一是年薪750萬英鎊;二是要當首席車手;三是享有否決其他車手加盟威隊申請的特權。  威隊老板對普氏開出的條件滿口答應。這對曼塞爾開價自然不利。更糟的是,在本田麥拿倫隊的塞納這時也向威廉姆斯車隊暗送秋波,表示本賽季結束后,可以不要分文投身到威隊(事實上塞納靠萬寶路集團和巴西國民銀行對他的贊助,一年仍可拿幾百萬英鎊)。塞納想跳槽,是因為他覺得在麥克拿倫隊衛冕沒有希望,而他知道威廉姆斯車隊現在是世界上所有參賽隊中實力最雄厚,賽車性能最優越的車隊,這對比賽成績和世界排名十分有利。  老板威廉姆斯大喜過望,于是對曼賽爾說,如果你還想留在威廉姆斯,我只肯出原來聘金的70%,同意則立即簽約,否則請您走人。  威隊如此絕情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兩大合伙人:雷諾汽車公司和埃勒夫石油公司都是法國公司,兩家老板對用英國賽車手不感興趣,他們希望由法國車手代表自己。  自尊心大受傷害的曼塞爾為此憤然宣布退出F-1汽車大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普羅斯特于緊接著在意大利《共和報》發表談話說:“目前威廉姆斯車隊是最好的,所以我選擇了它……塞納是當前最好的選手,他比曼塞爾強一千倍。不過,他的人際關系糟透了,我想平靜地進入最好的車隊并奪取冠軍,可是如果同塞納搭檔,那就不可能了……”  與此同時,雷諾公司也表示,寧愿與曼塞爾合作,也不與塞納共事。  塞納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不但大失顏面,還得罪了麥克拉倫車隊,所以他說:“現在不知道如何才能在威隊與麥克拉倫隊之間掙扎生存。”  曼塞爾退出引發的一系列事件還使許多無名車手深感到寒心,名將之間的傾軋是如此殘酷,連曼塞爾都落得如此下場,何況他們這些小卒。  水火難容  塞納在車壇素有“拼命三郎”之稱,他極富冒險精神,只要有一絲可能他都會嘗試超越對手,許多車手不滿他的比賽風格,認為他是在玩命。  賽車評論家圣·摩西說:“塞納在賽道上是個自私鬼,他覺得其它車手在比賽中應該給他讓路。他覺得那些車手應無時不感到他的存在,盡管這種邏輯是自私的,卻是他賽車經驗的關鍵所在。”  1988年,塞納的競技狀態達到巔峰,英國著名的萬寶路麥克拉倫車隊經理丹尼斯把他拉進車隊,當時著名車手普羅斯特也在該隊。在當年的16站比賽中,塞納和普羅斯特分別奪得奪得8站冠軍和7站冠軍。塞納還成為當年的世界總冠軍。  塞納的成功使普羅斯特受到了嚴重危脅,結果他向塞納提出一個建議,在新賽季中雙方在進入第一個彎道前不相互發動攻擊。  F-1汽車大賽是在不規則跑道上進行的,由于道路狹窄,彎路多,通常車手只能在轉彎處超車,誰先進入彎角,誰將比較容易控制比賽節奏。普羅斯特的提議的真正目的是想利用自己無與倫比的起跑技術搶在塞納之前進入第一彎道。  塞納對這提議不置可否,在1989年5月摩納哥大獎賽上,他率先沖入第一個彎道并奪得這一站的冠軍。倆人關系由此日益緊張。  接著在進入同年10月日本鈴鹿站的比賽,由于此站的勝負關系到兩人誰能奪得總冠軍,爭奪達到白熱化的程度。比賽一開始,普羅斯特賽車領先進入彎道,而塞納的賽車徑直沖上普羅斯特的賽車,兩輛頓時賽車癱瘓在賽道旁。這次撞車,使塞納失去了奪得本賽季總冠軍稱號的可能。  塞納的行動激怒了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他當即被終止比賽,并被處以罰款。這場內部的自相殘殺也最終于導致普羅斯特轉會到意大利的法拉里車隊。  1990年,這兩個已經分屬不同車隊的“車王”終于以明確的敵對關系展開了正面進攻。無巧不成書,還是在日本鈴鹿賽車場――當年第15站比賽,又戲劇性地成了兩人誰能奪得總冠軍的決定性一戰,比賽重演了上屆的一幕,排在首位的塞納起步時落后于普羅斯特,普羅斯特的賽車封住了塞納的線路,塞納再次以撞車結束競爭。然而這次組織比賽者卻說:“我們找不到任何塞納犯規的證據。”結果塞納成為總冠軍。  萬寶路麥克拉倫車隊經理丹尼斯認為塞納車迷心竅,他說:“我還從未見過像塞納一樣的車手。”  狂中之狂  看過F-1汽車大賽的無不有種強烈的感覺——瘋狂。這是高度商業競爭的最典型產物。  F-1汽車大賽的基礎是:高科技+電視廣告+以億計的狂熱觀眾。而把所有這些聯系在一起的紐結則是超級賽車手。事實上,要想成為一名F-1汽車大賽的車手非常困難。根據國際賽車聯合會的有關規定,每年有資格駕駛F-1汽車的車手不超過一百名,而1988年公布的只有57名車手。  如果從技術和成績乃至對這項極富剌激性和冒險性運動的適應性方面說,塞納在當代車手中無疑是最杰出的。更甚的是,塞納在比賽中的求勝意志之強烈和賭徒般的冒險精神,甚至使賽車界都有受到他危脅的感覺。所以在1989年他與普羅斯特撞車事件發生后,國際賽車聯合會甚至聲稱要成立專門的“明星議院”對賽車中的“惡棍”進行“審判”。   很明顯,對塞納抱有敵意的還包括一些汽車制造商。比如在與普羅斯特、曼塞爾相互傾軋的那一幕中,法國汽車制造商對塞納的拒絕表態度就是一例。當時塞納想從麥克拉倫車隊跳槽到威廉姆斯車隊,正是因為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不肯向麥克拉倫車隊提供最好的發動機,雖然麥隊老板丹尼斯非常器重塞納,但因為發動機問題使塞納參加比賽并獲得勝利的前景不佳,所以恃才傲物的塞納才表示寧可不要一分錢,也愿意為威廉姆斯車隊效力。  麥克拉倫車隊老板丹尼斯曾說:“福特公司只有和我們合作才有希望贏得F-1汽車大賽的勝利。迄今為止,我們已經為它們贏得了唯一的兩屆大賽的冠軍。”  顯然,福特公司絕不至于蠢到不知給它拿過兩個冠軍的塞納是最好的賽車手,也不會不清楚塞納的勝利帶來潛在巨大商業利益。它所以還是如此決策,外界的普遍猜測認為,這是覺得塞納是個無法駕馭和控制的人,從而也可能給它們帶來風險的人物。  普羅斯特攻擊塞納說他的人緣糟“糕透了”是有根據的。事實上,塞納在家庭生活乃至與新聞界的關系都非常緊張,他的妻子因其癡迷于賽車運動,長年拋家不顧而與其分道揚鏢;他可以毫無顧忌地向那些對他缺少友善意味的記者破口詈罵。  塞納就是為了賽車運動而出生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他的才華和冒險的膽量甚至使賽車運動本身都為之顫抖。如果說F-1汽車大賽是瘋狂的,那么塞納比它更瘋狂,他像是為F-1而生,結果也為F-1而死。在塞納的辭典里,只有“爭取成功,奪取冠軍”,連金錢也在其次。它無疑是熱愛這項運動的,然而這種成功的意義于他究竟是什么,從性格孤僻的塞納那里,從來沒有過明確的答案。  不過,對塞納而言,最可欣慰的也正在于他是為其所熱愛運動本身而死,而不是為了錢,對塞納本人,錢早已不是最重要的了。  在這場悲劇發生前,還出現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插曲。意大利車手拉岑貝格因賽車撞上水泥護墻身亡。塞納在比賽開始前專門跑到出事地點默默地站在那里,沉思了一會。而在這頭一天晚上,他還給一位女友打電話說,他不想再參加比賽了。  第二天的5月1日、星期天,他還是投入了比賽,并從此永遠結束了生命。不知塞納在出事前的一瞬間在想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也許他什么也沒有想。據最新的消息說,塞納的賽車在撞上水泥護墻時的車速為每小時288公里,也就是每秒80米。  常言道:說時遲,那時快。以這種速度駕車,也許已經不容塞納再想什么了。(趙牧)  轉自搜狐。

熱心網友

FI比賽出車禍死的

熱心網友

賽車出現事故,比賽時撞車身亡

熱心網友

在伊莫拉賽道的比賽中發生車禍

熱心網友

“意外”的車禍。

熱心網友

車禍

熱心網友

在他奔馳的時候,在比賽場地中一顆小螺絲丁,當F1以超速過去的時候飛起來了,就這樣。..倒下。.

熱心網友

94年5月1日車王塞納在伊莫拉賽道的比賽中發生車禍……可憐啊,偉大的車手啊!

熱心網友

好可惜的一代車王,在比賽中碰到賽道身亡.

熱心網友

飛車身亡。

熱心網友

在比賽中出車禍死的.

熱心網友

FI比賽出車禍死的,車王就這樣離開了

熱心網友

賽車出現事故,比賽時撞車身亡。不過據說有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