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看到一張中國銀行1979年發行的一百元的外匯兌換券,后面寫著本券的元與人民幣元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國境內指定的范圍使用,不得掛失.

熱心網友

樓上的一位朋友已經給你解釋了,我這里只是補充一下。外匯券是當時國家在沒有或外匯儲備很少的情況下,鼓勵個人把外匯賣給國家,而國家再給個人一定回報下的產物。1979年時,你賣給國家外匯,國家除按外匯牌價給你人民幣外,還給你一定數額的外匯券,用外匯券,你可以到國家指定的商店以低于市場價格購買緊銷商品,現在說緊銷有點不理解,在當時象自行車,縫紉機等這些商品都不會隨便的賣。除外匯券外,當時還有糧票,布票,棉花證等,不過外匯券要比糧票等更為珍貴。也不能說是我國貧窮落后的象征,只是在國家建設時期的一些特別的方式方法。

熱心網友

樓上說的對。我經歷過那個年代。我要說的是。那是中國一段時期貧窮落后的象征。是中國人的恥辱!

熱心網友

外匯?皇峭饣愕拇婊醣?當時國內的美元蓄備少,需求較大,發行等值人民幣的外匯?渙魍?由于當時商品缺乏,外匯?豢陜虻餃狽Φ納唐?人民幣可買不到.友誼商店,華僑商店就是供外匯?渙魍ǖ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