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點評一、總體分析 對于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我認為:它是“緊扣大綱,平穩過渡,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交際”。完全與現行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和教育部制定的《考試大綱》要求相吻合。試卷既充分地體現了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試卷的難、中、易比例合理,試卷長度合適,中等程度的考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全卷。卷面上沒有出現偏題、怪題。大部分試題都是針對考生必備的英語能力設置的。試題的測試能級清晰,選拔功能較強,保證了高考試卷所需要的信度和區分度。主要的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 1 )命題原則與大綱要求一致 2005 年高考試題知識覆蓋面廣,盡可能增加綜合性與語境化的因素。“逐漸擺脫純粹的語法試題”是英語高考試題的最大的發展趨勢。 ( 2 )命題保持穩定,試卷難度略有下降 從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看,命題試卷為求“穩”,在難度上與往年高考英語試題難度基本一致的情況下,略有下降,試卷的挑戰性不大。這也是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 ( 3 )新題型的出現是一個很大的亮點。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試卷中出現了單詞辨音、單詞拼寫和補全對話,但是難度不是很大的。這也符合“穩中求發展”的特點。因此,試題的語言使用上時代感有所加強。 二、 2005 年高考英語試題分類解析 ( 1 )單詞辨音 2005 年的高考試題中出現了前幾年所出現的單詞辨音試題,這實際上是對前幾年試題的重復使用,所以難度一點也不大,只要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單詞的正確讀音,就會很快的選出正確的答案了。試題考查了元音 a 和元音字母組合 ou 、 ur 的正確讀音,而對于輔音和輔音組合的讀音考查了 2 個 , 為輔音字母組合 th 和輔音 c ,因為這是比較特殊的發音。 ( 2 )單項填空 大家先來看看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中的考查項目: 6 、形容詞和副詞(表示比較的關系); 7 、動詞時態和語態(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 8 、動詞的時態(表示將來的動作); 9 、狀語從句( in case 的意思為“以免”); 10 、介詞( by chance 的意思為“偶爾”); 11 、賓語從句( whatever 引導賓語從句); 12 、情景交際用語; 13 、代詞( it 指的是上句的意思,而不是定語從句); 14 、動詞辨析( ask for permission 的意思為“請求某人的許可”); 15 、冠詞( by train 為“坐火車”, a fast one 泛指一列火車); 16 、倒裝句型( nor+ 情態 / 助動詞 / 系動詞 + 主語,表示后者也不適合于前者); 17 、非謂語動詞中的固定短語( generally speaking 的意思為“一般來說”,為固定短語); 18 、關于非謂語動詞的句型結構(當分詞做狀語的時候,它的邏輯主語必須與句子的主語保持一致); 19 、情態動詞; 20 、非謂語動詞( v-ing 形式做狀語,表示伴隨的情況)。 從上面的試題的考點歸納可以看出,考查內容覆蓋面廣、試題重點突出,強調動詞用法能力的考查。英語動詞的學習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與動詞有關的內容有:時態、語態、情態動詞、非謂語動詞等。試題的設計遵循了“以能力立意的原則”突出語境理解的作用,注重基礎知識在語境中理解與運用的考查。 單項填空試題難度下降,沒有偏題、怪題,符合目前英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修訂大綱中指出;“大型考試應降低語法試題的難度。” 試題知識點覆蓋比較全面、基本上做到了重點突出(主干知識動詞占該試題 50% )。 特別應該注意的是: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試題的句子都比較短,沒有復雜的句型結構出現。這也是英語中交際的一種體現。強調了在具體的語境中知識的靈活使用。 ( 3 )完型填空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中的完形填空試題文章的選材能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材料難度適中,強調語篇分析和理解的連貫性。講述了鄰居之間為了停車而發生的一些誤會,等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鄰居才學會開車,所以難免把車停的不是地方,他們就成為了好朋友。文章為敘敘文體,作者表露的思想觀點、情感傾向健康、積極、真實,是一篇可讀性很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佳作。 試題以考查實詞為主,例如動詞、名詞、副詞、形容詞等。動詞分布為 21 , 26 , 27 , 32 , 33 , 35 , 40 題,共 7 題;名詞為 30 , 31 , 37 , 39 題,共 4 小題;形容詞和副詞為 22 , 24 , 25 , 38 題,共 4 小題。可以說實詞考查占試題總量的 75% 。其它的以介詞、連詞,短語為主。 試題選項的設計思路清晰,充分反映出本題型的命題特點:每小題所給出的 4 個選項一般都屬于相同詞類,同一范疇;錯誤選項也多半可以和空前、空后文字形成某種搭配,從而起到一定的干擾與迷惑作用。選項所用詞匯沒有重復,盡可能增加考查內容的覆蓋面。文章選材的內容健康、時尚,知識、教育、趣味融為一體。 試題中沒有出現生僻的詞匯,只要能夠掌握了大意,要完成也是很簡單的。 ( 4 )閱讀理解 我們先來看看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中閱讀理解文章的大意: A 篇講述了我從小到大,都會在生日的時候收到一朵梔子花,它給了好多遐想。等我的母親去世后,我才知道是母親給我送的,母親想讓我知道愛和被愛。這是一篇很富有教育意義的好文章。 B 篇文章講述了 the Red Hat Society 對老年婦女的關心。這也是一篇時代氣息很濃的文章。 C 篇文章講述了發生在臺灣的一件有趣的詐騙犯罪,偷車人讓信鴿來把錢帶回來,這個故事既生動又有趣。 D 篇是一篇科普知識性的文章,介紹了由于地球上的氣候變暖,使的 Tuvalu 的人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這也是大家一直在關注的環境問題。 E 篇講述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由于要背誦的東西太多,使得孩子對科學產生了興趣。 2005 年全國英語試題 III 中五篇文章覆蓋了敘述文、應用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多種文體,話題要新,要有時代感;原汁原味,語言應地道,條理清晰,結構緊湊,在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或邏輯推理上要有較大的復雜性。材料長短適宜。平均每篇短文 300 詞左右,但每篇文章要有足夠的信息量,以供設題之用。其中文章詞量約占 2/3 ,試題詞量約占 1/3 。在體裁上達到了均衡,同時兼顧了科普性。從閱讀容量上看:閱讀試題容量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其主要表現是閱讀語段容量的增加。這一特征從另一側面顯示了 NMET 試卷突出語篇處理,加大深層信息處理力度的命題趨勢。 從設題的角度來看:深層次的理解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如大意總結題為 41 , 54 , 58 共三題;推理判斷題為 43 , 45 , 50 , 53 , 55 , 59 共六題;因果推理試題有 48 , 56 共兩題。另外還有一些歸納總結題,如 58 , 60 兩題。這些試題的設置也必須充分的考慮整體來理解文章,這樣做起來,才能夠得心應手。 ( 5 )補全對話 此試題主要的是兩個朋友在談論一個人在街道上買唱的事情,難度不大,只要能夠對文章中所表達的意思看懂,馬上就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補全對話的關鍵在于:一定要看懂對話的內容,上下的意思要保持一致。 ( 6 )單詞拼寫 2005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III中的單詞拼寫試題,是橫線后面括號內注有漢語,將單詞的正確拼寫形式寫在句子空白橫線上。從試題來看主要的考查了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所以在完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詞形的變化,答案依次為 lace;ared;ford;scription;turally;parated;72。Christmas; mediately; asuring;bacco。該類試題比較簡單,題干句子簡單明了,直截了當,直達拼寫單詞的目的,而不是拉長句子,增加結構的復雜程度,去繞更多的彎子。從試題來看,單詞比較常見,需要主要常見單詞的拼寫是關鍵所在。我們不應單純從高考應試角度,而應基于語言是交際工具這一特點來學習單詞;不僅強調學英語必須背記單詞,更要將詞用活。( 7 )短文改錯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試卷中短文改錯選用的短文,可以看出選自一位高中生自己寫的一篇百詞作文,其話題比較熟悉 ---- 是一封回信,對 Mr。 Brown 的感謝。語言難度不大,錯誤類型均屬于大家在平時寫作中經常出現的。整體上看,選材適宜。 76。with 改 for ; t 改 no ; 78。terribly 改 terrible ; ar 改 years ; 80。 在 fun 前加 is ; 81。 正確; 82。 去掉 to ; 83。 在 pleasant 前加 a ; metimes 改 sometime ; 85。take 改 took 。 從所給答案來看,改錯的地方也是常常出錯的地方。可以看出命題者考慮到短文改錯還屬于難度系數較大的題型,所以在文章的選擇上盡量降低難度,所以此卷中的試題可以說大部分同學能夠全部做對!! ( 8 )書面表達 2005 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 III 的書面表達要求大家寫一篇關于北京動物園是否應該遷出市區。寫作還是沒有離開歷年的對比性的模式。在班級討論中,應該是先介紹情況,說贊成的一方意見,然后是反對方的意思。難度系數不大,但是文章的體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具有時代感。 [ 附答案 ] Dear Editor, Recently our class have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Beijing Zoo should be moved out of the city。 Some of my class are in favor of the move。 They say large crowds of tourists to the zoo will result in the traffic jams。 They also say that once moved, animals will have more space and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suburbs。 However other students are against the ideas, saying that Beijing Zoo, built in 1906, has a history of 100 years, and is well-known at home and abroad。 So it should remain where it is。 What's more, moving may cause the death of the animals。 To move or not, this is a big decision which has to be done by people in Beijing 。 Your truly, Li Hua 。
熱心網友
請在這里找真題。
熱心網友
新浪教育頻道有“在線題庫”,里面有很多高考歷年真題,請查找。
熱心網友
五年三年這本書都是近幾年高考真題,書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