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秦代長城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占據河套,并修筑長城?!扒匾巡⑻煜?,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于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于外十余年?!保ā妒酚洝っ商窳袀鳌罚┣亻L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漢代長城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筑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北朝及隋代長城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筑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范突厥,多次于冬季征發丁壯修筑長城。隋煬帝時,兩次于夏季大規模征發勞力修筑,此時防御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筑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長城金朝為防御蒙古,開始大筑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明代長城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歷,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筑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