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去年患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做了冠脈介入手術,醫生讓其服用腸溶阿斯匹林和氯吡格雷片,現在兩種藥物還要繼續用嗎?有關報道可以用其中的一種藥物即可,請專家指點.
熱心網友
109.已接受介入治療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還需應用其他藥物嗎? 因為導致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機制是冠狀動脈病變斑塊破裂引起的小血板血栓形成,因此除了介入治療之外,還要系統地應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抗心肌缺血藥物治療,以便穩定斑塊、對抗體內的高凝狀態。目前應用的主要藥物有:⑴阿司匹林:只要無禁忌,所有病人應立即服用。首劑150~300毫克,以后75~150毫克/每日...
熱心網友
109.已接受介入治療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還需應用其他藥物嗎? 因為導致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機制是冠狀動脈病變斑塊破裂引起的小血板血栓形成,因此除了介入治療之外,還要系統地應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抗心肌缺血藥物治療,以便穩定斑塊、對抗體內的高凝狀態。目前應用的主要藥物有:⑴阿司匹林:只要無禁忌,所有病人應立即服用。首劑150~300毫克,以后75~150毫克/每日,長期口服。阿司匹林可使此類病人心肌梗死發生率和死亡率的總和下降40%左右。⑵血小板表面ADP受體拮抗劑:目前最常用氯吡格雷(國產藥商品名泰嘉,進口或合資藥商品名波立維),能有效減少心血管事件,作用比阿司匹林強,劑量75毫克/每日,持續3~9個月。⑶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是目前最強效的抗血小板藥,但國內尚無此藥。⑷抗凝劑:主要有靜脈滴注肝素和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如克賽)。住院期間應用5~15天。⑸抗心肌缺血藥:對沒有達到完全性血運重建的病人,應給予硝酸酯類、β- 受體阻滯劑和長效鈣拮抗劑等藥物,以緩解殘余的心絞痛癥狀。此外,還應積極控制病人本身存在的危險因素,如應用調脂藥、降血壓藥、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控制體重、戒煙等。 北京阜外心血管醫院陳紀林教授:如果AMI患者做過介入治療,放支架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300 mg/d 1個月,同時聯用氯吡格雷,首劑300 mg,以后每天75 mg維持治療,1個月后,阿司匹林可以酌情減量,根據患者情況減至100~200 mg/d,但不要低于100 mg/d,氯吡格雷還需要繼續應用。如果患者使用了金屬裸支架,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至少要聯用3個月。如果是放藥物支架,至少要聯用6個月,有條件的可以聯用至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