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某些植物的種子在成熟之后與其他植物不同:一是不離開母體,二是要吸收母體的營養而萌發。發育到一定的階段才脫離母體,獨立生活.脫離母體的幼苗猶如動物生下的小崽一樣,因此人們把用這種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稱為胎生植物,也有人稱之為胎萌植物。
熱心網友
在我國廣東、福建、海南島以及臺灣沿海一帶的海灣泥灘上就生長著一種胎生植物——紅樹。在紅樹的枝條上,常常可以看到一條條綠色的小“木棒”懸掛著,猶如長長的豆角懸掛在藤架上,非常好看。這就是它的綠色的“胎兒”。紅樹也和其它植物一樣,開花、結果、形成種子,但是一般植物種子成熟后就脫離母體,遇有合適的條件,即開始萌發,生根抽芽。而紅樹的種子幾乎沒有休眠,直接在還未脫落下來的果實中萌發出幼苗,倒懸在樹上,形似木棒,幼苗長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上,下端粗大些。幼苗從母樹體內吸取營養,當長到30厘米時,就脫離母樹開始獨立生活。紅樹為什么會有這種奇特的生殖方式呢?這主要是長期適應特殊的生態環境的結果。紅樹因樹皮和木材中多含鞣質,呈紅色,可做紅色染料,故取名紅樹。構成紅樹林的植物主要是紅樹科的四種植物,有紅樹、秋茄樹、紅茄苳和木欖。紅樹植物生長的海灘,環境極不穩定,潮水的漲落對植物的生存構成極大的威脅。紅樹特殊的生殖方式就能適應海灘的環境。當幼苗成熟后,這些幼小的“胎兒”從母樹上撲通撲通地往海灘上跳,由于重力的作用,它們很快扎入海灘的淤泥之中,幾小時以后,幼嫩的新根長出來了,年輕的幼苗有了立足之地,一棵一棵挺立在淤泥上面,嫩綠的莖葉也隨之抽出,成了獨立生活的小紅樹。但是如果“胎兒”落下時,恰逢漲潮,它也不會被淹死。因為“胎兒”體內有空氣,可長期漂浮在海面上隨波逐流。遇到合適的環境,它們便很快扎根于海灘,向上生長,長成小紅樹。紅樹樹干基部還長出許多氣生根,氣生根鉆入泥土中,它們縱橫交錯織成網狀。氣生根的內部有海綿狀的通氣組織,有呼吸的作用。同時氣生支持根還可以形成一個抵御風浪的穩固支架。氣生根的出現,也是對海岸風浪的一種適應。一片片紅樹林形成一道堅實的屏障。它可護堤防風、防浪,保護沿海農田不受海潮或大風的襲擊。紅樹的根和樹皮還可以提取丹寧,是烤膠的優良原料之一。植物中的“胎生”現象,除了紅樹植物以外,還有蔓九節和佛手瓜。這些植物的“胎生”現象也同樣是長期適應特殊生長環境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