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菩提:梵語bodhi, 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磐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于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摘自網(wǎng)上佛光辭典)。。。。。。。。。。。。。。。。。。。。。。。。。。。。。。。。。。。。。。。。。禪宗的核心,以及佛法的核心講的就是“菩提”如來藏本心。然而佛法到底說的什么?菩提到底指的是什么?為了不使人誹謗佛法,佛旨千圣不傳。禪門也是無門為門,掃除一切相,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但我們可從佛經(jīng)中略見一斑。經(jīng)中關(guān)于菩提者說:“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 舍諸見故;離是菩提, 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愿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 順於如故;住是菩提, 住法性故;至是菩提, 至實(shí)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 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xí)故;無處是菩提,無行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舍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凈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

熱心網(wǎng)友

菩提是代表智慧覺悟的彼岸.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熱心網(wǎng)友

是一種樹但也有其他寓意

熱心網(wǎng)友

【菩提】 (術(shù)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斷煩惱障而證涅??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注維摩經(jīng)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zé)o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止觀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安樂集上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FROM:【丁福保《佛學(xué)大辭典》】

熱心網(wǎng)友

傳說佛是在一棵樹下修煉成的,人們把那棵樹叫“菩提樹”,修行的人們窮畢生的精力在尋找自己的“菩提樹”,六祖得道是由于對“菩提”的理解,從此“菩提”在漢語中就有了特殊的地位.

熱心網(wǎng)友

菩提原是一種樹 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傳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而成名,在印度被奉為神圣樹木。所以菩提就與佛教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有一首詩分享一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熱心網(wǎng)友

"菩提"是梵文,就是"覺"。

熱心網(wǎng)友

在梵語中,菩提有智慧、覺悟的含義.通常作 智慧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