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 的 CCD尺寸和像素是什么關系 怎樣配合才叫好?
熱心網友
你可以把CCD想像成冰箱里凍冰塊的那個冰格,每一個小格子就是一個像素點。不難理解,像素點的尺寸越大,意味著CCD越大,就像冰格的每個格子越大,那么一定數量的格子組成的冰格也就越大。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冰格的面積是固定的,如果我想要更多的格子,那么每個格子的尺寸也就越小。這又說明什么?這說明這個冰格,如果一味地增加格子的數量的話而不增大每個格子的尺寸,總的水容量并沒有增加。這個水容量是什么?在CCD上就是光通量。也就是說,CCD采集到的總的光量并沒有變化。通過這些光量得到的圖像,在質量上雖然有所提高,但受到CCD每個像素點采集到的光量的限制,這個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步不前。另外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像素點本來應該采集到的光信號,如果不是直射來的,而是斜射進CCD的,就有可能跑到相鄰的像素點里去,像素數越高,像素的尺寸越小,這種影響越厲害。在高檔的數碼單反的CCD前面,有一個叫低通的東西,全稱是低頻濾波器,簡單說就是把斜射的光全部反射回去,不讓它們進入像素點,而只允許直射的光通過。這樣會改善圖像的反差和顏色的飽和度,但是每個像素點的光通量更小,從細節上來說沒有得到實質上的改善。所以,最理想的狀況是CCD的像素數量和尺寸都增加。不過普通的數碼相機,是基于135單反開發出來的,最大的CCD面積就是24x36mm,在這個面積里,像素點1600萬已經是極限了,再增加像素數已經沒有意義了。對于普通的數碼相機來說,在1/1。8英寸,1/2。5英寸,最大2/3英寸的CCD上,600萬像素和700萬甚至800萬像素,你在圖像質量上(注意,是質量而不是像素總數)看不到任何區別。尤其是如果你并沒有用全像素拍攝的情況下,比如你拍1600x1200的圖像,用同樣面積的CCD,像素數的增加你看不到任何變化。這也是為什么如果有兩款數碼相機,除了像素數不一樣,別的性能一模一樣的時候(很多數碼相機的升級版就是這么升級的,目的是多收你一點錢),我一定建議買像素數低一些的那款。當然了,這并不意味著我推薦你只購買2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雖然200萬像素對普通家用來說已經完全夠用了。原因就是,只有在高像素數的數碼相機上,廠家才會用上好的鏡頭,好的技術,好的功能和好的電路設計。所以在對比數碼相機的時候,我一般先看CCD的尺寸,然后看鏡頭和功能,最后才看CCD的像素數,相對于其他指標來說,像素數是最不重要的一個指標。
熱心網友
大部分同意上面回答,但數碼相機好壞順序應該是鏡頭-CCD尺寸-推出時間-功能-像素。鏡頭是基礎,沒有好的鏡頭再大的CCD尺寸都是沒有用的。CCD的作用上面已經解答的很好了。推出時間越近,意味者設計、生產的技術越先進,也就能保證在單位CCD尺寸里面容納更多的像素。比如G2、G5都是1/1.8的CCD,G2是400萬像素,G5是500萬像素,G5的品質并不比G2差,這就是使用新技術使噪點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地步。
熱心網友
兩者關系不大,即使小的CCD也可能是高像素,但兩者數值都是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