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急需一篇精神文明個人先進事跡材料.謝謝大家幫忙.

熱心網友

我認為寫這種材料無定論,一切以事實為前提.精神文明個人先進事跡必須先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辭.寫先進事跡更要語言通俗,平易近人.要知道,先進也是平常人,也要吃五谷雜糧,生百病養身.注意使用瑕不掩瑜的方法,更能感動人,起到宣傳作用.

熱心網友

如何寫先進事跡材料 寫作先進事跡材料,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先進個人,如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勞動模范等;一是先進集體或先進單位,如先進黨支部、先進車間或科室,抗洪搶險先進集體等。無論是先進個人還是先進集體,他們的先進事跡,內容各不相同,因此要整理材料,不可能固定一個模式。一般來說,可大體從以下方面進行整理。 (1)要擬定恰當的標題。先進事跡材料的標題,有兩部分內容必不可少,一是要寫明先進個人姓名和先進集體的名稱,使人一眼便看出是哪個人或哪個集體、哪個單位的先進事跡。二是要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例如《王鬃同志端正黨風的先進事跡》、《關于評選張鬃同志為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的材料》、《關于評選鬃處黨支部為省直機關先進黨支部的材料》等o (2)正文。正文的開頭,要寫明先進個人的簡要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職務、是否黨團員等。此外,還要寫明有關單位準備授予他(她)什么榮譽稱號,或給予哪種形式的獎勵。對先進集體、先進單位,要根據其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寥寥數語即應寫明,不須用更多的文字。 然后,要寫先進人物或先進集體的主要事跡。這部分內容是全篇材料的主體,要下功夫寫好,關鍵是要寫得既具體,又不繁瑣;既概括,又不抽象;既生動形象,又很實在。總之,就是要寫得很有說服力,讓人一看便可得出夠得上先進的結論。比如,寫一位端正黨風先進人物的事跡材料,就應當著重寫這位同志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方面都有哪些突出的先進事跡,在同不正之風作斗爭中有哪些突出的表現。又如,寫一位搞改革的先進人物的事跡材料,就應當著力寫這位同志是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革的,已經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特別是改革前后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都有了哪些明顯的變化。在寫這些先進事跡時,無論是先進個人還是先進集體的,都應選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具體事實來說明。必要時還可運用一些數字,以增強先進事跡材料的說服力。 為了使先進事跡的內容眉目清晰、更加條理化,在文字表述上還可分成若干自然段來寫,特別是對那些涉及較多方面的先進事跡材料,采取這種寫法尤為必要。如果將各方面內容材料都混在一起,是不易寫明的。在分段寫時,最好在每段之前根據內容標出小標題,或以明確的觀點加以概括,使標題或觀點與內容渾然一體。 最后,是先進事跡材料的署名。一般說,整理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材料,都是以本級組織或上級組織的名義;是代表組織意見的。因此,材料整理完后,應經有關領導同志審定,以相應一級組織正式署名上報。這類材料不宜以個人名義署名。 寫作典型經驗材料-般包括以下幾部分: (1)標題。有多種寫法,通常是把典型經驗高度集中地概括出來,一般不采用公文標題的寫法。這種集中概括出來的標題,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經驗的內容,又不是這些內容的簡單重復,可以說就是典型經驗的主題。 (2)開頭。一般是展示典型經驗的背景材料和突出的成果。背景材料包括典型的自然情況、社會背景等,既要寫出典型經驗出現的環境,又不要冗長、羅唆。成果,要概括寫出最為突出之點,并盡可能與背景材料相映襯。有的也把成果放在材料的尾部來寫,這要根據具體材料安排。 (3)主體。對典型經驗的具體展開,是典型經驗材料的核心部分。寫作這部分內容,一般是從總體上把典型經驗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分成幾個部分。幾部分都是緊緊圍繞標題,服務于標題,說明標題;各部分之間要有內在聯系,但不能互相重復,互相包含,要相對獨立地處在一個統一體內。 一般來說,這部分內容的表述,應當既要有思想,又應有具體做法或實例,既要有面上的綜合,又應有點上的說明,最好還要有一些必要的數字。 寫作先進典型材料,應當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事實必須真實、可靠。先進典型材料的先進事跡是否真實,直接關系到先進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絕對真實才能使先進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進思想、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一定要認真核對清楚,不允許有半點虛假、拔高或拼湊及張冠李戴的情況,不能把道聽途說、未經核實的"先進事跡"和"經驗"寫入材料。如果確實一時難以搞清楚,寧可暫時不寫,也不能勉強湊數。 (2)觀點和提法要分寸恰當。在敘述先進典型的先進事跡和經驗時,要注意擺正先進典型和其他群眾、集體的關系。許多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的事跡,都不是單槍匹馬干成的,是與周圍群眾和其他集體、單位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因此,講先進典型的事跡、經驗,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講那些脫離群眾、脫離整體觀念的過頭話。否則,就不能起到先進典型的帶動作用。 (3)文字要樸實、簡明。整理先進典型材料,主要是通過實實在在的事實說話。這就要求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一定要善于選擇那些實在、貼切的詞語。不要過多選用做修飾成分或言過其實的形容詞。不要講空話、套話,硬拉架子做文章。話要說得簡潔明了,凡是能用較少的話把事情說清楚的,就不要把話拉長。例文:耿瑞先:創業為民的黨支部書記   耿瑞先, 1969年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耿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耿瑞先1988年高中畢業參軍,入伍期間,他嚴格要求自己,時時當標兵、處處做表率,入了黨、當了班長、被任命為代理排長,被濟南軍區評為優秀團員。他帶領的班兩次榮立三等功。退伍返鄉后,看到家鄉還是窮村亂村,為改變村里面貌,帶動百姓致富,他毅然放棄了自己紅紅火火的生意,擔任起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于將村子建設成擁有固定資產2。3億元、人均年收入5600元的小康村。  耿瑞先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是整頓黨支部。他把部隊的政治工作優勢移植到農村黨支部建設中,按照連隊黨支部建設標準建設村黨支部,改變了以前村干部在群眾中留下的懶散印象。他組織全體黨員學習身邊的先進典型事跡并結合耿莊實際,制訂了黨支部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述職制度、政務公開制度等九項制度,規定黨支部成員和工作人員每天8點前上班點名簽到,每天由一名村干部帶領3名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他率先垂范,第一個將鋪蓋卷兒搬進值班室,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1995年10月,耿瑞先獲悉毗鄰耿莊村的國家特大型企業白鷺化纖集團所需二硫化碳缺口很大,就找集團領導提出合辦二硫化碳廠事宜,并把在部隊立功受獎的證書證章拿給他們,集團領導受到感動,答應合作建廠,但100萬資金需要村里自籌。面對資金缺口,耿瑞先主動拿出11萬娶親建房的錢,在他的帶領下,其他支委和群眾也拿出自己的養老錢、嫁妝錢和蓋房錢,終于堵上了資金缺口。施工期間,為節約每分錢,耿瑞先帶領支委組成義務裝卸隊,在冰天雪地里苦干10天,裝卸了16萬塊耐火磚,那年臘月二十一,村里訂的設備到了交貨期,正值大雪封山,耿瑞先和副書記耿守星冒著生命危險,駕車翻越太行山拉設備,在太行山間剎車突然失靈,險些車毀人亡,就這樣,他們冒險在山道上行車24小時,直到第二天早上5點,才到達目的地。二硫化碳廠投產后,他又將已停產的磚廠、面粉廠、五金加工廠,精鎦車間重新開工,并把二硫化碳廠的生產規模擴大到了年產500噸,年收入達400多萬元,集體經濟得到加強壯大。  1999年4月,耿瑞先帶人到湖北襄樊一家閥門廠談合作,不幸遭遇車禍,兩名退伍軍人出身的支委身亡。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耿瑞先沒有退縮,他說:“兩名戰友為咱村群眾富裕獻出了生命,我活著就要用100%的勁為民富民”。說完,又拄著棍子出現在工廠一線。  為實現規模生產,適應環保的需要,2000年6月,耿瑞先又投資建設了聚丙乙烯改性塑料項目,建成了繼美國、德國的兩家公司之后的世界第三個生產聚丙乙烯改性塑料的廠家。2003年耿瑞先又引進了無污染的電子原件配件生產,替代了過去高污染的化工廠。這兩項就為村集體經濟增加了上億元的產值。  耿瑞先敏銳地把握商機,利用城郊生態旅游不斷升溫的機會,將耿莊村土地集中統一使用、經營,一部分土地按人均半畝分配給農民耕種,另一部分則按照自愿的原則作為“股份田”讓群眾入股參股,由集體統一經營,收益按股份分紅,從事三產和企業經營。2002年9月,投資4000多萬元建成了集游覽、休閑、度假、觀光于一體的大型高效農業及綠色生態度假園區。目前,在耿莊村有集體入股控股企業8家,群眾每年都可以得到穩定的股金分紅收入。  耿瑞先常說:“為民服務不僅是軍人本色,也是我的職責。群眾利益大于天”。村北部部分群眾吃水困難,常常“半夜提水”,他從自家湊了2萬多元錢,為群眾安裝水管,8年間,他共籌資1700多萬元,打通道路10條,硬化道路8300米,修建排水道1。5萬米,架設了3臺750KV變壓器和專供電壓線路,改造了15條低壓線路;建起了全市一流的農村小學現代化教學樓;建立了統一供種、化肥、農藥、統一耕種收獲的農業服務體系。  耿瑞先上任之初,就開展了以政治信念、文明新風、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加強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設,評選上的文明戶披紅戴綠,掛牌子,上光榮榜,免費訂閱《新鄉日報》;他們還投資10多萬元建成了藏書2萬多冊的“圖書閱覽室”,征訂了近20種報刊,供村民閱讀;還建起了多功能娛樂室,老年活動室。1999年9月,耿莊村投資30多萬元建立起了集采訪、編輯、播發于一體的河南省第一家村級電視臺,專門抽調5名采編人員,每天轉播新聞,并開設了《耿莊新聞》、《政策法紀》、《農民書架》、《科技致富》、《國防知識》、等欄目,每逢春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耿瑞先都要組織文藝晚會,把村里的鄰里團結、尊老愛幼等好人好事和一些不文明的事編成了文藝節目演出,自演身邊人,自唱身邊事,以生動活潑的形式教育群眾。  1995年以來,耿莊村先后被評為國家級文明村,濟南軍區“紅旗民兵之家”,河南省“五好”黨支部,新鄉市勞動模范先進集體等45項榮譽。耿瑞先被評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河南省基層政權建設先進個人。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在他的事跡報告上批示,稱贊他是一個好支書。河南省、新鄉市分別發出向耿瑞先和該村黨支部學習的決定。《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13家新聞媒體報道了他和黨支部的先進事跡。他還作為“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在人民大會堂向全國人民匯報了帶領群眾發展集體經濟而共同致富的先進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