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6歲半,剛入學一年級。出現問題:(1)上課小動作多,愛說話。其實4歲以前感覺孩子干任何事情都很投入,還希望能將此優點長期保持下去。但懂事、入學后,該問題就經常出現,也出現多次和老師的溝通。孩子很懂事,也對學習有熱情,但就是無法改掉這些習慣。(2)不能合理分配時間,在學習方面表現尤為明顯,當然和第一問題有關。作業、睡前需要多次催促。(3)更為嚴重的是,在經歷多次談心、講道理甚至暴力后,問題均為得到改善,前面哭完,后面繼續,無絲毫改進。現在我處于兩難的境地。越多出現暴力,得到的只是孩子的唯唯諾諾,甚至害怕孩子放棄了學習,減少了學習的興趣;但鼓勵、要求、溝通方式,感覺根本無法達到改進的效果。真不知道究竟是對孩子要求太高,還是普遍問題。昨晚和孩子一塊哭了一場,我說:今后我再不打你了!你如果不進步,我就打我自己(之前作過此事)。孩子還是很懂事,明白事,就是......。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各位專家提些操作性強的建議或方法,理論性強的看得太多了,盡量多些實際的解決途徑。

熱心網友

看了你孩子的情況,覺得你平時的表現中對他的期望值過高了些(如合理分配時間的要求)。其實這樣的孩子一般是覺得課程內容不吸引自己(可能他早就會了或者是學過了)。建議你試試以下的做法:先不要管他別的方面,只抓一件事:每天陪他預習第二天的主要課程內容。讓他在你的陪伴下開始對聽課產生一些特別的興趣:讓他猜第二天課上老師會提些什么問題,他應該怎么回答。不要多,準備上兩三個問題就行。如果第二天老師沒問到...

熱心網友

看了你孩子的情況,覺得你平時的表現中對他的期望值過高了些(如合理分配時間的要求)。其實這樣的孩子一般是覺得課程內容不吸引自己(可能他早就會了或者是學過了)。建議你試試以下的做法:先不要管他別的方面,只抓一件事:每天陪他預習第二天的主要課程內容。讓他在你的陪伴下開始對聽課產生一些特別的興趣:讓他猜第二天課上老師會提些什么問題,他應該怎么回答。不要多,準備上兩三個問題就行。如果第二天老師沒問到這幾個問題笑著對孩子說:“喲,咱們沒猜對。明天再猜猜看。”如果老師恰巧問了那問題,你就問他當時回答了沒有。并引導他說:“如果你當時在玩,是不是就會錯過老師的提問呀?”使用諸如此類的方法,一般會讓孩子提高聽課興趣的。千萬不能再對孩子使用暴力的、甚至只是和藹的逼迫方法了。至于對于時間的分配問題,你只要要求他一點:先學習后玩就完全夠了。不然孩子負擔過重,就該出現逆反心理了。

熱心網友

到正規醫院檢查一下,是不是體內的重金屬含量過高,又或者缺少某種微量元素

熱心網友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建議你在玩中引導他,發展他!要選擇孩子喜歡的玩法很重要!同時在生活中也 要留意融入這種意識!相信以定會有進步的。

熱心網友

跟孩子每天做一兩次游戲:由你說出五官的名稱,讓孩子及時正確指出,由慢到快,逐步加快。這樣訓練一段時間,不但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其反應能力。祝孩子早日進步。

熱心網友

首先6歲的孩子動作慢、小動作多、愛說話、不能自控是孩子特有的、是發育過程中存在的,大腦發育有待完善,這須要有時間,這是基本常識,希望你買本這方面的書看。其次,要想孩子合理分配好時間那么就要家長親自調教、耐心督促、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效果的。具體是,一放學回家就親自督促做作業看著他做完為止,如在做的過程中搞小動作就要提醒“快做”,但不要罵或數落(因為孩子寫字慢,這是眼、手的協調問題)所以不要浪費時間。長...

熱心網友

首先6歲的孩子動作慢、小動作多、愛說話、不能自控是孩子特有的、是發育過程中存在的,大腦發育有待完善,這須要有時間,這是基本常識,希望你買本這方面的書看。其次,要想孩子合理分配好時間那么就要家長親自調教、耐心督促、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效果的。具體是,一放學回家就親自督促做作業看著他做完為止,如在做的過程中搞小動作就要提醒“快做”,但不要罵或數落(因為孩子寫字慢,這是眼、手的協調問題)所以不要浪費時間。長始下來孩子就養成回家先做作業的習慣。只要孩子懂了那些機械性的無科學性的描紅就不要讓孩子反復操作了。避免浪費時間的同時讓孩子對寫字失去興趣。搞小動作方面要求他不要搞得影響到別的同學就行了,人長大了就自然不搞了。你對孩子有什么要求和期望都是須要家長親力親為地調教和督促,不能你就光講大道理,讓孩子去行動,那是無可能有收獲的,孩子學什么你就要先懂什么,和孩子一起成長。切記在任何事況下也不能打孩子,打多了孩子會講大話。也學會了暴力。

熱心網友

家庭是第一課堂,四歲時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怎么會出現現在的這種局面呢?你們想過是怎么樣造成的嗎?解鈴還需系鈴人,孩子的這個壞習慣的形成不應該是一天兩天的事,現在只有家長和孩子一起“改正”了! 他這時需要的不是說教,不是教訓,一曝十寒是教育孩子中不可取,而又經常會出現的情況。我想孩子需要你們一點一滴的關心,這個點與滴是寫作業時的姿勢,擦橡皮的干凈與否,一口氣完成一項作業……任重道...

熱心網友

家庭是第一課堂,四歲時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怎么會出現現在的這種局面呢?你們想過是怎么樣造成的嗎?解鈴還需系鈴人,孩子的這個壞習慣的形成不應該是一天兩天的事,現在只有家長和孩子一起“改正”了! 他這時需要的不是說教,不是教訓,一曝十寒是教育孩子中不可取,而又經常會出現的情況。我想孩子需要你們一點一滴的關心,這個點與滴是寫作業時的姿勢,擦橡皮的干凈與否,一口氣完成一項作業……任重道遠,聽起來是小事,可你和孩子一起做一個月,你就會感受到其中的繁瑣,但孩子也會在你的手把手的敦促下,健康的成長。 另外,應與班主任保持聯系,在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之時,如果各方面能通力配合,就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