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BLOG 同?r差不多?r間出現的 WIKI 是什麼? WIKI 有什麼特性?又有哪些值得?⑴c的 WIKI 網站呢?哪些地方有提供免費的 WIKI 服?漳兀?
熱心網友
Wiki來自:Wikipedia ,自由的百科全書。 〖繁體中文〗--------------------------------------------------------------------------------WikiWiki一詞來源于夏威夷語的 "wee kee wee kee" ,原本是“快點”的意思。在這里WikiWiki指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創建、更改、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為小;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必要幫助;最后,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領域的知識。 1995年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建立了一個工具-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Ward Cunningham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并且實現了支持這些概念的服務系統。這個系統是最早的Wiki系統。從1996年至2000年間,波特蘭模式知識庫圍繞著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不斷發展出一些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從而使Wiki的概念不斷得到豐富。同時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傳播,出現了許多類似的網站和軟件系統。 您現在所訪問的Wikipedi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Wiki系統,它是一個基于Wiki和GNU FDL的百科全書網站系統。該系統于2001年1月投入運行,2001年2月超過1,000條條目,2001年7月超過10,000條條目,目前(2003年1月)已經接近100,000條條目。Wikipedia條目的迅速增長說明了Wikipedia系統的健壯,也說明了Wiki的概念是經得起驗證的。 Wiki的歷史還不長,無論是Wiki概念自身,還是相關軟件系統的特性,還都在熱烈的討論中;所以怎樣的一個站點才能稱得上是一個Wiki系統還是有爭議的。與Wiki相關最近出現的技術還有Weblog,它們都降低了超文本寫作和發布的難度。這兩者都與內容管理系統關系緊密。 Wiki的特點使用方便維護快捷:快速創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頁面(這也是為什么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簡單:用簡單的格式標記來取代 HTML 的復雜格式標記。(類似所見即所得的風格) 鏈接方便:通過簡單標記,直接以關鍵字名來建立鏈接(頁面、外部連接、圖像等)。 命名平易:關鍵字名就是頁面名稱,并且被置于一個單層、平直的名空間中。 有組織自組織的:同頁面的內容一樣,整個超文本的組織結構也是可以修改、演化的。 可匯聚的:系統內多個內容重復的頁面可以被匯聚于其中的某個,相應的鏈接結構也隨之改變。 可增長可增長:頁面的鏈接目標可以尚未存在,通過點擊鏈接,我們可以創建這些頁面,從而使系統得到增長。 修訂歷史:記錄頁面的修訂歷史,頁面的各個版本都可以被獲取。 開放性開放的:社群的成員可以任意創建、修改、刪除頁面。 可觀察:系統內頁面的變動可以被訪問者觀察到。 更多內容建議你到這里來看 。
熱心網友
WIKI是一個的卡通人物.特點:愛搗蛋!哈哈~~
熱心網友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wiki概念的發明人是Ward Cunningham。wiki這個字到底是什幺意思呢?根據FAQ的說法,WikiWiki一詞來源于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點快點” (quick)的意思。實際上 wiki 也真的是既簡單又快速,你可以看到 wiki 每天都在成長。新概念的定義總是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wiki 也不例外。先看看簡單解釋:Wiki——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Wiki站點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訪問者)維護,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擴展或者探討。還不明白,那就給你看看更復雜、更暈眩的解釋:Wiki指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創建、更改、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為小;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必要幫助;最后,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領域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