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51天,已一個星期大便里有黏液和顆粒(可能是奶塊),而且拉的次數多,醫生一直說是消化不良,吃藥總不好.今天有人提醒我:大便里有黏液可能是秋季腹瀉,而不僅僅是消化不良.建議我吃"思密達".我怎么辦呢?

熱心網友

  1顏色。寶寶出生24小時后,體內會排出一些黑綠色、黏稠的焦油狀物質,我們叫做“胎糞”。當寶寶還未出生,這些“胎糞”就已經存在于他的腸道內了。出生后,在他開始正常的消化之前,需要把這些物質先排出體外。一般這種黑綠色的胎糞,僅在寶寶出生的2~3天內出現。  寶寶進食后,他的消化系統慢慢適應他所吃的食物,大便也開始轉成棕綠色,半流體狀。要不了幾天,他就完全適應了,大便顏色轉成淡黃色或棕黃色,大便的性狀也開始逐漸變得比較干,次數也由毫無規律(幾乎每塊尿布上都沾滿),逐漸變得有規律、有次數可循。  2性狀。不同的寶寶每天大便次數會各不相同,而同一個寶寶每天、每次的大便也會發生一些變化,你都可以不必太在意這些。因為隨著寶寶的一天天長大,他的大便的次數會越來越少,性狀會越來越干,顏色也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變化。  3次數。也許你的寶寶在剛開始的幾天內,每天會有3~4次大便,甚至更多,但2周后,他的次數會一下減少到1天1次或2天1次,這種改變是正常現象。  寶寶的大便可能會出現:松散不成形;夾有綠色;每次喂哺后馬上就拉;頭幾天里數多達6次。  這些也都屬正常現象,你不必過于擔憂。  母乳喂養兒的大便  色淺量少。純母乳喂養的寶寶,會排出淺黃色大便,一般為糊狀或是比冰淇淋黏稠一些,沒有硬度,沒有氣味。吃母乳的寶寶很少便秘,寶寶幾乎能吸收母乳中的所有東西,遺棄的廢物很少。從這方面也解釋了為什么有時你的寶寶會3天才有1次大便。  特別提醒  母親的食物結構會影響寶寶的大便,因此,要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十分辛辣的食品可能會擾亂他的消化。  奶粉喂養兒的大便  量多色深。奶粉喂養的寶寶,在他的消化功能穩定后排便次數會比較多,排出的量也偏多,大便的質地也比母乳喂養的寶寶硬,顏色呈棕黃色且有異味。當然,你寶寶的糞便有時會變得柔軟,像炒蛋一樣,但最常見的還是質地比較干硬的大便,有時甚至夾有灰白色的奶斑。  特別提醒  喂養小嬰兒的食具要嚴格消毒,以防細菌感染導致腹瀉。  大便的改變  只要寶寶生長健康,體重不斷上升,吃得下、睡得香,你就沒有必要太在意他的大便顏色和性狀的變化。因為大便顏色的變深、變淺,并不意味著寶寶有什么問題;同樣,大便性狀發生略干略稀的差異,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如果有時你為此擔心和焦慮,那么還是去請教醫生,以消除疑慮。總的來說,寶寶排便的次數和顏色發生變化并不預示著他有什么問題。  特別提醒  (1)寶寶大便的氣味、含水量的變化。這種改變可能與寶寶生病有關。如果寶寶偶爾大便變稀,不能說明他有什么異常,或有什么感染。但是,如果他的大便呈水樣,伴有突然的顏色和氣味的變化及排便次數的增加,那么,你一定要帶他去看醫生。特別是當你覺得寶寶“精神不好”的情況下。  (2)隨著寶寶的生長,吃下不同的食物也會引起大便的一些變化。例如,某種水果或蔬菜都會引起顏色和性狀的改變,一般你無需緊張。如果給寶寶喂食了某種食物后,他的大便變稀了,那么,你應該立即停止喂食這類食物,過一段時間后,重新給寶寶嘗試,并且少量添加。  (3)如果寶寶糞便中出現少量血絲,你需檢查他的肛門,看周圍是否有血管破裂的現象,若有則要去看醫生。如果糞便中出現大量的血液、濃汁、黏液,說明寶寶可能有腸道感染,須及時去醫院診治。  可能出現的問題   1便秘。便秘表現為排便的次數少,糞便堅硬。排便的次數少是指寶寶3~4天才有1次大便;堅硬是指排便困難、疼痛或不適。對無任何疾病癥狀的便秘,你不必過于擔心,因為這種便秘現象,一般可以通過給寶寶補充更多的液體而得到糾正,但如果寶寶排解大便時很費力,引起哭吵,你就應該帶他去醫院,讓醫生處理是否要用藥物糾正。  一般小嬰兒不會發生便秘,如果便秘,原因大都與水分攝入不足有關。糾正的最好辦法是給寶寶多喝水,即在調配奶粉時,在正常的比例中多加30~50毫升的水,也可以在2次喂奶的中間,給寶寶喂一點水。  特別提醒  不要在寶寶的奶粉中加入葡萄糖、蔗糖或蜂蜜,也不要加在水中。因為這樣不一定有助于便秘的減輕,只會形成寶寶愛吃甜味的習慣,對他日后的生長不利。  當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后,要注意食物的結構,注意新鮮蔬菜、水果和適宜粗糧的攝入,這樣會避免和糾正便秘的發生。  引起寶寶長期便秘的原因可能會有兩種:  (1)你太緊張,太在乎他的大便變化,“便秘”實際只是你自己的主觀臆想。  (2)可能寶寶有過排便痛苦的體驗,他害怕、不愿或不敢排便,這需要媽媽細心的呵護,在他的飲食上作適當調整,或在每天他有便意時,輕輕按摩腹部,使之緩解、放松。  2腹瀉。典型的腹瀉表現為:便稀、呈水樣,次數明顯增多。但你的寶寶只是大便變稀,其他表現都很正常,健康,活動自如,一般不屬異常,不必緊張。但如果他大便為綠色、水樣,伴有不思飲食,體溫超過38℃,或糞便中帶有血或膿汁,神情委靡,煩躁不安……你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診治。  特別提醒  小嬰兒腹瀉非常危險,會造成嚴重脫水,危及生命。  如果及時去醫院診治,腹瀉是能在短時間內治愈的。關鍵是你要密切配合醫生,應按醫生的囑咐,按時給他服藥和進行生活護理。如果一個療程的藥物用完,應去醫院隨訪;如果在用藥期間,癥狀仍未減輕,應及時去看醫生,不能馬虎了事。  腹瀉期間,要按醫生的囑咐調整寶寶的飲食,千萬不要過早恢復正常飲食,否則會導致癥狀加重或延續。腹瀉痊愈后,給寶寶喂食應重新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操之過急。開始應以溫和的奶制品為主,攝入的量從少到多,逐漸過渡。如果要加新食品,須一樣一樣來,并且注意食品添加的量,要逐漸增加,等寶寶完全適應后再添加別的食物。。

熱心網友

從嬰兒的糞便可以查疾病   嬰兒的正常糞便有以下幾種:(1)胎糞嬰兒出生后三四天內排出的大便,為墨綠色粘稠狀。(2)母乳喂養兒大便呈金黃色,軟膏狀,略呈酸味,每天排便2至4次。(3)人工喂養兒大便牛奶喂養兒大便呈黃色硬膏狀,帶堿性,每天排便1至2次,可含有白色奶塊,若奶中加糖過多則大便呈稀糊狀,有泡沫。嬰兒大便只要外觀正常,即使次數增多,仍屬正常現象。  異常大便應及時去看醫生:(1)膿血便大便含粘液、膿液和血液,有腥臭,為黃綠色水樣便,排便10多次,多為痢疾或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2)海水樣便大便很稀,腥味大,像海水一樣,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腸炎的大便。(3)豆腐渣樣大便糞便像豆腐渣,此為霉菌性腸炎的大便,可混有黃色稀水便。(4)蛋花湯樣便大便次數多,呈蛋花湯樣,多為病毒性腸炎引起。(5)血水便大便如赤豆湯,有腥臭,患兒有中毒癥狀,為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大便,病情危重。(6)果醬樣或柏油樣大便大便顏色和形狀似果醬或柏油,多為消化道內出血。(7)大便表面附有鮮血多為直腸出血或為脫肛。小兒厭食或者稱食欲不振,有的原因不明,有的認為是受涼、饑飽失調、過食生冷食物引起小兒胃口不好,飲食不下。或者邊吃邊玩,故意拒食。 。

熱心網友

有顆粒說明是奶粉沒有被消化,不知你吃的是什么奶粉?我家寶寶原來也有這種情況,后來把奶粉換了,情況就好轉了.如果純母乳喂養,就沒有這種情況.換奶粉時要注意,不能一下換掉,要慢慢換,原來的奶粉2/3+現在的奶粉1/3,逐漸增加現在奶粉的量.我家寶寶現在52天,喝的是惠氏.不要給孩子吃藥,如果腹瀉,吃藥是沒有用的,也是要靠調整飲食來解決的.

熱心網友

我女兒也有過此癥狀,為消化不良并伴有炎癥,就是吃思密達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