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字符是計算機表達信息的主要方式,字符的主體部分是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ASCII,現代的 ASCII 是一個七位的編碼標準,包括可打印符號、控制符號等。由于計算機通常用“字節(byte)”這個八位的存儲單位來進行信息交換,因此不同的計算機廠家對ASCII 進行了擴充對值大于 127 的 128 個符號予以定義,并賦予符號的形狀。如 MS-DOS 使用 OEM 字符集,Windows 支持 ANSI、Symbol、OEM 等字符集,它們在值為 127 以上的部分一般都是不統一的, 這些“擴展的ASCII”字符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才具有“交換”的意義。計算機以及很多計算機網絡協議的制定都是建立在ASCII 碼的基礎上的,但是ASCII 碼用于計算機信息的表示有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多國文字、圖形、聲音等二進制文件、信息壓縮、信息保密等很多方面。 因此,在 ASCII 和擴展ASCII 碼的基礎上,用一定的規則定義一些新的信息表達形式,就形成了信息傳輸和處理中的一大類概念和事物,即編碼和解碼。當信息編碼和解碼能夠統一的時候,信息是可以交換和被理解的;相反,當信息編碼和解碼不能夠統一的時候,信息就不能被交換和理解,這就是“亂碼”亂碼的產生既然是信息編碼和解碼不能夠統一的結果,因此,解決亂碼的過程就是找到和編碼相統一的解碼方法,并對計算機軟件不能全自動進行適當解碼的信息進行重新的處理和解碼,使得恢復信息可以被理解和交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