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意義 潘斌斌 秒針“嗒”一聲走一下,表示又一秒過去了。以前人們認為時間是十分奇妙的,它獨立與物質,是客觀存在的。真的是這樣嗎? 假如在這一刻,時間停止了,這個世界會變成怎么樣?地球停止轉動,時鐘停在某一時刻,人們一動不動地維持著一個姿勢?不會!即使全世界的時鐘都因某些原因停了,只要我的手表沒有物理故障,它就會依然正常運行,因為我的手表只是在做物理運動,它與全時間的時間基本同頻率運行,我只是根據手表的運動情況推測世界的時間。它與世界的時間停止,加快或者減慢是沒有什么關系的,就像出現“閏秒”的時候它不會自動變慢一秒,它只是根據它自己的固有頻率運行。同樣,如果時間停止了,我們也會像平常一樣正常活動,因為只有用物理方法才能另我們的運動停止下來,地球依然受萬有引力而轉動,萬物會像平常一樣,并不會因時間的停止而改變。因為他們都是與“時間”無關的。 那時間是什么呢? 古時候的人,他們一起打獵時,約定:太陽出來的時候在大樹下等。有時候約定:沙漏中的沙漏完時,就開始。但很多時候,他們都很難找到一個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看到,精確的標準(例如太陽位置很難確定在某一點,沙漏不是經常帶在身邊的)去開始一件事情,于是就創造出“時間”這一概念。例如中國古代的“午時”就代表太陽到正中的位置這個時候,以后無論陰天下雨,看不到太陽,都可以用“午時”來表示這一時刻。現在時間規定: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相對應輻射的 70個周期所持續的時間定義為一秒。如果我對你說:一小時后見,那我的意思就是指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相對應輻射的 70個周期之后我們再見面。時間是我們將光的運行過程,地球自轉過程,原子活動等物質運動過程等統一起來的標準,方便我們使用。我們只是用“時間”這一概念來表示這些過程,就像用1秒來表示光在真空中運行了 8米的過程。即使沒有時間,地球照樣會自轉,公轉,我們也會照常一樣生活,只是在描述某些東西時困難一點罷了。 時間就像磁感線,物體的運動就像磁體一樣,時間和磁感線都是人們想象出來表示一些東西的概念。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的,只是改變“時間”是改變不了什么的。既然時間的本質是物體做物理運動的過程,那我們想真正改變時間,就要改變物體的物理運動。但我們無法使一個摔壞了的杯子變得從來沒有摔壞過,也無法令一個大人重新變回小孩,并使他是從來沒有長大成人過。若想將時間退回去昨天,那你就要把全人類在這一天的記憶抹除,使各星體在這一天的運動發生逆轉,退回昨天的位置。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無法使時光發生倒流。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示物體在高速運動的時候,會使時間發生變化,其本質就是通過某些原因使它的運動過程發生改變,使它與在地面發生的運動有所不同。但我們無法回到以前,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任何的未來人通過時光機器回來我們這個時代探望我們,以及我們不能通過時光機器回到以前殺死我們自己。因為時間只不過是一個表示物體運動的物理量,如果客觀事物的運動一直是前進,發展的,那么時間就一定不會發生倒退。 關于視覺大小單位的創立 潘斌斌當一個人一邊后退一邊看一座建筑物時,隨著他慢慢退后,他會看到建筑物越來越小。我們現在描述看到一個物體大小時,只能夠說“看到十分渺小”或者“還能看清楚它的樣子”,而沒有一個很好的數量來描述它。我發布一個單位,這是有關看到物體大小的物理量,使我們能夠更直觀,更準確地描述這個東西的大小。人在視覺上感覺到物體的大小,我將它稱為“視覺大小”。 如果一個物體B離我有5米,在我和B之間放一個物體A,它離我1米時候,剛剛好能擋住B,所以A和B在我這點的稱為視覺大小相等。視覺長度與物體實際長度成正比,與離物體實際距離成反比。如果長是1米的物體離它距離為1米的視覺長度為一視覺長度單位的話,那么就有視覺長度C=L/d 。同樣,1米外1m²面積的物體剛好能擋住4米外的4m²面積的物體,所以視覺面積與物體實際面積成正比,與物體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即C=S/d² 。有了視覺長度和視覺面積的概念,就可以很直觀地反映出你所看到你物體大小。例如視力4.0、4.5、5.0的標準分別是看到5.184×10-4 、7.29×10-5、4.9×10-6視覺面積的符號,在電影院前排看到的畫面過大,有10視覺面積,使人感到不舒服等等。這是一個比較有用的物理量. 如果把一個物體放在放大鏡的焦點偏入一點,則無論遠近透過鏡片看到物體的視覺大小幾乎是一樣的。
熱心網友
潘斌斌同學,我認真閱讀了你的兩段文字,對你勤于思考的精神和認真的態度表示欽佩。你的關于時間的論述有些觀點是正確的,但有些是錯誤的。首先,時間是一個和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聯系在一起的一個物理量,目前人們對時間的認識基于三個事實和一個理論:事實1,等時現象,比方說子彈要射中一個物體,那么子彈要與該物體在同一時刻到達同一位置;事實2,不同運動、變化過程的對比,這種對比才使我們有了時間長短的認識;事實3,時間的不可逆性。一個理論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明的是兩個不同的運動系統各自對自己的時空的衡量和彼此對對方時空的衡量結果是不同的。你的表述中有這些方面的內容,是正確的。其次,在你的表述中把客觀存在的時間與時間的測量有時混淆,是不對的。時間是客觀存在的,人們關于時間的概念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通過有穩定周期性的運動或變化,設計了各種計時儀器來測量時間,這僅僅是對時間的測量,各種計時儀器并不能改變時間,你的表停了,停也是要占時間的。當然,就目前人們掌握的事實證明,沒有時間的運動、變化和沒有運動變化的時間是不可想象的,時間也不會停頓和倒流的。你的關于視角面積的規定,有一定的道理。在光學教材里已有這方面的的內容:視角大小就決定了物體在人眼視網膜上成得的象的大小,我們用望遠鏡的目的就是放大視角。規定視角這個物理量就夠用了。
熱心網友
什么是時間什么是空間?很難找到恰當滿意的定義.對于時間和空間這兩個基本概念,重要的不在于如何測量它們,而是應當著重研究它們之間的聯系,認識它們與物質運動的聯系.相信你有這方面的能力,并且會有建樹.
熱心網友
要學習熱力學第二定理
熱心網友
時間是什么?我認為是一種伴隨量,
熱心網友
"但我們無法使一個摔壞了的杯子變得從來沒有摔壞過,也無法令一個大人重新變回小孩,并使他是從來沒有長大成人過。若想將時間退回去昨天,那你就要把全人類在這一天的記憶抹除,使各星體在這一天的運動發生逆轉,退回昨天的位置。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無法使時光發生倒流。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示物體在高速運動的時候,會使時間發生變化,其本質就是通過某些原因使它的運動過程發生改變,使它與在地面發生的運動有所不同。"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時間是物體運動的衡量尺度,所以我相信,如果有一種力量,或是一種巧和能使運動逆轉,那末,在運動逆轉的局部,可以讓歷史重演,也就是時間倒退.
熱心網友
暈……這好象不是發表論文的網站吧?
熱心網友
時間是運動的產物,是宇宙運動形態的切片。只有運動,才有時間。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所以時間也是絕對的。因為運動產生時間,所以時間只能以運動來度量(如天體的運動--太陽年、機械運動--鐘表、原子鐘--原子的運動等)。請閱讀《時間簡史》(英) 霍金 著 《宇宙的起源》(英) 約翰.D.巴羅 著
熱心網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茫茫蒼海,人生渺渺... ...珍惜今天,共創未來美好環境... ...僅此共勉
熱心網友
時間的意義是個千古流傳的問題,至今并沒有被人真正的理解。根據現在的物理學認識,時間也許只是人的經驗觀念。它并不象人想象中的那樣真實存在。人只能理解空間的三維和另一個比較獨立的維----時間。但是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空間應該同時作為度量物質位置和狀態的參量,稱之為時空,并且時空的形狀由有質量的物體所影響和產生,符合黎曼幾何。引力也是時空彎曲的表現。此時的時間概念就已經與物體融為一體了。所以時間是人意識不夠完善的一種表現。所以就無所謂時間停止而物理作用不停止之說。你說的時間停止也只能是人的經驗觀念的一種改變而已。marszeus200x 所說的觀點不少人有,但我不能認同。宇宙或許不止一個,但我們的宇宙就是現在的這種形態。微觀上和宏觀上的一些類似是巧合也是必然,但不能等同的去認識。電子繞質子旋轉,地球繞太陽旋轉,看似一樣但本質還是不同的。第二個問題我覺得沒有什么不可,希望作者再仔細研究一下。
熱心網友
好!!時間是意識的產物,也是我們的經驗的凝結。就像上面說的,就算時間停止,那也是我們的意識將“時間”這個概念摒棄了,而我們的物質世界仍然按照原來的規律在運行。我也就此產生一種想法,我們的世界,或者說我們這個生物圈,就像一個特別特別微小的細菌群,寄生在一個特別大的黑暗世界里,而我們就是其他特大未知生物的體內細菌。因為我們的意識所能到達的只是我們所謂無窮大的宇宙,而到達不了宇宙之外。這就像我們體內的細菌,它一存在在我們的世界,就注定他要在我們的體內過一生,它也不會到達我們的體外,它如果有意識的話也是局限于我們的體內這個對它們來說是無窮大的“宇宙”。所以,我們的意識有很大的局限,而我們的時間尺度又是以我們的經驗總結起來的,那么它必定不是什么客觀的東西。大小尺度也是一樣,對我們來說宇宙特別大,而對于我們的未知“宿主”來說又是那么的渺小。
熱心網友
我不知道你到底想問什么,這些觀點都不是你提出來的啊,你能補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