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0月15號生的寶寶,一個多禮拜就不出血了,可是一直到現在內褲總是濕濕的,不痛不癢,也沒有異味,有的時候能擦出一點血絲,分泌物有時候透明有時候是淺黃色的,請問我是不是惡露不盡?還是有別的什么炎癥?

熱心網友

  惡露的變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產后3?6天,由于惡露內血液成分較多,故呈紅色,稱為血性惡露;第二階段為產后7天至兩周,由于此期惡露中所含血液量較少,主要成分為壞死蛻膜組織和粘液,故呈粉紅色,稱為漿液性惡露;第三階段為產后2?3周,惡露內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皮細胞及部分蛻膜組織,呈白色,稱為白色惡露。你的情況應該不是惡露不凈,因為如果惡露不凈,應該是有血性分泌物不斷。你如果沒有腹痛的癥狀,應該是子宮恢復得很好,產后42天應該去體檢,你可以讓大夫給你查一下。  產后,隨著子宮內膜(特別是胎盤附著地方的內膜)脫落,子宮分泌的黏液等也隨之從陰道內流出,這就是惡露。正常的惡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總量大約為500~1 000毫升。一般情況下,惡露大約在產后3周左右就干凈了。  產后第一周,惡露的量較多,顏色鮮紅,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稱為紅色惡露。  1周以后至半個月內,惡露中的血液量減少,較多的是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道分泌物及細菌,使得惡露變為淺紅色的漿液,此時的惡露稱為漿性惡露。  半個月以后至3周以內,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使惡露變得黏稠,色澤較白,所以稱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可持續兩三周。  觀察一下你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尤其是要注意惡露的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可以估計子宮恢復的快慢,有無異常。  在產褥期,產后子宮的重量將從1 000克減少到50~60克,體積也不斷縮小,6周后恢復到孕前大小。子宮復舊好壞,可以從子宮底下降和惡露情況來估計。有的產婦惡露淋漓不斷,到“滿月”時還有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產婦自己覺得下腹部痛、腰酸;產后6周檢查時,子宮還沒有恢復到正常大小,質地軟,有壓痛等,都是子宮復舊不全的表現。  有些惡露屬于異常情況,應當引起注意:  11。如果產后2周,惡露仍然為血性,量多,伴有惡臭味,有時排出爛肉樣的東西,或者胎膜樣物,子宮復舊很差,這時應考慮子宮內可能殘留有胎盤或胎膜,隨時有可能出現大出血,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12。產后發生產褥感染時,會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這時,產婦有發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癥狀。這時的惡露,不僅有臭味,而且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而呈混濁、污穢的土褐色。  所以,你要學會觀察自己的惡露情況,發現其中有問題時,就要早些與醫生聯系解決。 。

熱心網友

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好

熱心網友

建議你就醫,不是正常情況.產后從陰道內排出的液體稱為惡露,也叫產露。惡露的成分有血液、粘液、壞死的蛻膜組織及細菌等,有腥味。根據產后時間的不同,惡露的量和成分也隨之發生變化。一般在產后3~7天內為血性惡露,量多,色鮮紅,含有大量血液,粘液及壞死的蛻膜組織,有血腥味,以后隨著子宮內膜的修復,出血量逐漸減少,變為漿液性惡露,量減少,其色較淡,內含血液減少,宮頸粘液相對增多,且含壞死蛻膜組織及陰道分泌物和細菌。2~4周左右變為白色或淡黃色,形成白色惡露,量更少,不再有血液,一般持續3周左右停止。通過觀察惡露的性質、氣味、量及持續時間,可以了解子宮復原情況及其有無感染存在。如果血性惡露持續2周以上,量多,常提示胎盅附著處復原不良或有胎盤胎膜殘留,如果惡露持續時間長且為膿性.或有臭味,表示有宮腔內感染。如果伴有大量出血,子宮大而軟,常提示子宮復舊不良。

熱心網友

這也是惡露的一種現象,但是帶有一些炎癥,您應該盡快到醫院檢查一下。

熱心網友

有些不正常。是有炎癥應該到醫院做產后檢查

熱心網友

你應該到醫院做產后檢查才能放心,有些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