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二年紀了,做事情總是很磨蹭,吃飯慢,穿衣服也滿,寫作業也磨蹭。老是讓大人催。還有就是自己的鉛筆 橡皮 字典等東西老是亂丟,屋子也不會自己主動收拾。怎么樣能改掉這些不好習慣。謝謝

熱心網友

tuytu

熱心網友

生活太舒適了,我以前也是干什么都磨蹭,現在要就業了,有了壓力,時間變的無比寶貴,我覺得現在需要我去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再也不敢磨蹭了。你也給你的孩子創造一個這樣的環境吧

熱心網友

我認為你應該和她的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溝通一下,看看在學校與家里有何區別,再者聽一下老師的看法,畢竟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老師對孩子的了解在某種程度上比家長還要多。他們接觸各種性格的孩子,知道的辦法也多,我認為多與老師接觸,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與老師共同配合尋求一個好的方法,共同解決他干事磨蹭的缺點,要比家長自己解決問題要來得快,效果要好一些,更何況你現在還沒沒有好辦法,不防現在就與老師聯系面談一下就會有收獲,試一下。

熱心網友

用時間限制他。要求她在幾分鐘內做完。

熱心網友

多鼓勵,少批評,自己作榜樣。

熱心網友

以前我兒子有同樣的毛病,但現在基本上改掉了。開始的時候,我不斷地催促、說服甚至發火,完全無濟于事。后來,我改變方式,只是提醒他,說過以后就再不重復。一開始他當然不當回事,但會因此而吃很多苦頭,比如說丟失學習用品無法寫作業,寫字慢卷子答不完挨老師懲罰等等,經歷幾次后,他自己就會改掉不少。當他有一些進步時,我就會故意驚訝地說“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你太棒了”“原來你能這么快”“我今天得了個大驚喜”之類的話(千萬別讓他感覺出你在故意夸他),他聽了這些話后會很興奮,從此后會不斷向你報告他的成績,其中不乏有一些大人看來很不起眼的小事,但千萬別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樣子,要一如繼往贊美他。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養成了一些好習慣。這個辦法以關鍵就是不要心痛孩子吃苦頭。試試吧,肯定有效。

熱心網友

教他學會獨立

熱心網友

孩子的慢是你嘮叨的產物,從自己做起,不說慢字,身教重于言教

熱心網友

這個習慣是從小慣出來的,孩子從小受到家長過分的照顧,家長什么事都幫孩子辦齊了,孩子根本無機會去學,所以自理能力夠差,你的小孩子這種情況要慢慢調教,家長要多費些唇舌,孩子能做的事家長可以提醒但不能幫,或者叫他列張表,每天應該收拾好什么東西,培養他的計劃性,堅持下去會有收效。

熱心網友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你不防用激將法來激勵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祝你成功。

熱心網友

其實孩子這個慢,那個也慢,歸根到底是做父母的以前催促多了,他很有可能就有了逆反心理。在加上以往做父母的催促后,因為他人小,對他沒有太大作用后,自然就是父母代勞了(比如吃飯喂,穿衣幫忙等等),這樣給孩子的感覺就是:我慢點做,最后什么事情還不都能解決啊(父母幫解決啊)。所以久而久之他就養成了這樣那樣拖拉的習慣。(不知道我分析的對不對?!)其實孩子做事催促不算是一個好辦法(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大人要上班等等情況催促孩子了)。那我覺得孩子無論干什么還是以鼓勵為主,這樣在提高孩子的積極性的基礎上,一點一點的幫他改掉拖拉的習慣。解決吃飯慢的問題:可以讓孩子跟他老爸比賽,因為男孩子從小就會有爭當男子漢的愿望,如果他能比爸爸吃飯快,你然后再夸他幾句,他會很有成就感。開始的時候爸爸,可以故意放慢吃飯的速度,讓他嘗到“戰勝”爸爸的甜頭;然后慢慢的爸爸提高吃飯的速度,這樣,他吃飯的速度就會慢慢提上來。等他再大一點(上小學了)的時候,你們一家三口一起吃飯的時候,就搞一個平等約定:如果誰吃飯吃到最后,誰就收拾碗筷。(當然,你們夫妻兩之間首先就要建立這樣的約定,給孩子一個榜樣)這樣,孩子會努力很快把飯吃好。當然,如果孩子因為這樣來不及吃飽的話,作父母的你們可以適當把吃飯的速度故意放慢,至少讓他有能第一個吃完的機會。如果他實在拖拉,偶爾最后一個吃完,你可以用三次“警告”的方法跟他說。如果幾次他都最后一個吃完,那就履行你們的約定,這樣又可以慢慢的培養他做家務事的習慣。解決穿衣服慢的問題: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早上父母急著要上班的脊骨眼上。上幼兒園的孩子,可以幫他穿衣服,因為他人小啊。偶爾你也可以用獎勵來刺激一下按時完成穿衣服的他;如果出現穿衣服拖拉,就給點小“懲罰”吧,本來周末要帶他去吃肯德雞或去公園玩的,但是因為他沒有在規定的時間里穿好衣服,那就取消了。這樣孩子在“小獎勵小懲罰”中逐漸養成習慣。再大一點(上小學了)的時候,如果他早晨還拖拉,我覺得父母也不要幫他穿了,他拖是拖他自己的時間,因此上學遲到挨老師平批,那他自己就“自作自受”。有過一次,他下回就不會再拖拉了。否則,父母還幫他穿衣服,他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大。寫作業慢的問題:這個問題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處理。如果他本能的寫作業慢,那可以慢慢寫;也有可能作業中有做不出來的,或做作業時有什么事情讓他分心了。總之,在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之前,你們一定要搞清楚,他為什么寫作業會慢。如果作業中有不會的,你們可以花時間教他,同時要鼓勵他有問題要勤問,然后要主動的幫助他自己完成作業;如果作業的時候分心,那你們要了解他是因為什么分心,然后針對他分心的事情,你可以給他一個適度的承諾:如果他在規定的時間里把作業完成了,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他看動畫片,可以讓他玩玩具,可以讓他玩游戲上網等等,但條件是作業必須認真完成,如果有敷衍或糊任務的情況的話,那有時間也不能滿足他的念頭。我不建議不讓孩子休息的做法。在生長發育時期的孩子,如果休息不好,對他的成長是不利的。所以,如果他作業做的很晚,或者來不及完成作業,你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跟他的老師交流一下,是不是針對他的情況放寬一點;或者你們采取讓他在一定時間里做作業,然后在中途休息一下,然后再繼續做一段時間的方法,來調節一下他大腦。總之,讓他不要越來越厭煩于做作業,而是引導他做作業是鞏固學習成果的一個途徑和方式。孩子的東西丟三落四的問題:他自己的天地(房間)還是盡量由他自己來收拾,這樣一可以養成他有條理的習慣,二可以養成他自己管理自己的習慣。有些父母實在看不下去孩子的房間內的亂,總愛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幫他收拾。久而久之,他就有了“我不收拾房間里還是能還原”的想法。他東西丟了,讓他自己去找吧。另外,平時孩子的學習用品也要對他有一定的約束(現在的條件好了,孩子要個什么學習用品直接買就是了,然后親戚朋友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會送給孩子一些鼓勵其學習的學習用品甚至是錢,這些做父母還是要一開始幫孩子保管保管。):用“以舊換新”的做法——當他某個文具用品用得差不多了以后,要求他必須拿用剩下的來向你換新的。如果沒有了,必須跟你說明是什么情況。如果發現說謊,如果使用當中太浪費等等,可以適當給點長記性的“小懲罰”。總之,一切都從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的角度來考慮,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節約的習慣。類似可以推廣。說了這么多,其實孩子的壞習慣、壞毛病還是跟父母有關系,由于父母造成的啊。結鈴還需系鈴人啊!樓上的朋友,有些觀點我不太愿茍同,但是“孩子從小不能嬌生慣養”、“家庭教育中一個演白臉,一個演紅臉”的觀點,我很贊同。孩子是需要夫妻兩共同教育才會有結果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熱心網友

我覺得家庭環境可能需要改善,孩子是自己帶最好,再者,分析一下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作為言傳身教的家長自己是否有哪些習慣影響了孩子。我的觀點是:孩子是一張白紙,就看你愿意怎樣塑造了!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關系,所以我建議先反思和總結一下教育的成敗得失,盡量少批評孩子,如果孩子有學習障礙什么的,也要耐心幫助他,最好能常帶他到大自然的環境去,大人孩子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再輔以游戲逐步改善。

熱心網友

你兒子的情況和我小的時候一樣,我爸沒少為這事打我,漸漸的大了,這些是也基本沒有了。對做事磨蹭的解決方法是,讓他在做一件事時,多少給他一些鼓勵、誘惑,或時間上的一些規定,逐漸減少時間或誘惑力,滿滿的他也就習慣了。對于吃飯慢的方法是,盡量讓他感到比較餓的時候讓他吃飯,然后跟他說“家里會來客人,你快點吃飯、或你吃完了我帶你出去玩”等等。作業寫的滿可能是有些問題答不出來,或分神了,不要管他,什么時候寫完了,梳洗后才能睡覺,第二天要比平時在叫他起床,大概提前10-15分鐘為好,他不高興是你就說,誰讓你昨天最也不快點寫等等。最后就是愛丟東西,當他找不到某樣東西時,不要管他,自己屋里翻亂了,讓他自己收拾,在必要時給他一些提示,比如:你看看你的書包里、抽屜里等等。不要對孩子太嬌生慣養了,這樣不好。我開始不也說了,我小時也這樣嘛,可沒少挨打,但我并不提倡動不動就打,現在的孩子在思想上承受能力還很低,不想我那時,打完了就知道哭,呵呵~~(但也確實長急性了,要不還打我~~)現在的孩子很會記仇,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心里小九九清楚著呢,這是就需要你和你愛人分工得當,一個演紅臉,一個演白臉。孩子都是自己心頭肉,慢慢來,不要太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