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數a、b,如果a除以b的商是9,那么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1.自然數a、b,如果a除以b的商是9,那么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 請舉例說明2.不相同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一定比它們的最大公約數大。 ( )(請舉例說明)
熱心網友
小學五年級第十冊“數的整除”一單元學習這部分內容,在0以外的自然數范圍內討論這些內容。1、如果a除以b的商是9,那么a是b的9倍,a與b是倍數關系,這時,a與b的最大公約數是較小數b,最小公倍數是較大數a。2、如果兩個數是倍數關系那么較小數是它們的最大公約數,較大數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關系那么1是它們的最大公約數,兩數的積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如果兩個數是一般關系,最小公倍數是兩個數的公有質因數和它們各自獨有的質因數的積,而最大公約數是兩個數的公有質因數的積。所以不相同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一定比它們的最大公約數大.
熱心網友
1。 (引自--開弓沒有回頭箭 )a=9×b,所以[a,b]=a 如[18,2]=18,[27,3]=272。不相同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一定比它們的最大公約數大。如:開弓沒有回頭箭 所說: [8,6]=2×2×2×3=24,(8,6)=2, 即[8,6](8,6)因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大于等于較大數,而它們的最大公約數小于等于較小數。下面想對一些數學專家說兩句:1。這一類題,一般是小學生需幫助解決的,我們應當作為輔導,解釋的角度,讓他們理解。不要把他們搞糊涂了;2。我是個老的數學業余愛好者,數學概念是應當發展的,但在國家,起碼是中科院還沒有明確之前,我們還應當沿用教科書上的概念。根據我所知,公約數和公倍數的定義,是在N是正整數時討論的。所以不存在0和1的公約數之類討論。以上觀點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熱心網友
1、是a或9b 例如:a=18 b=22、不是,例如1和0 最小公倍數是0 最大公約數是1 (不知道你是幾年級學沒學0滴) 是, 例如2和3 最小公倍數是6 最大公約數是1
熱心網友
1.a=9×b,所以[a,b]=a 如[18,2]=18,[27,3]=272.對。如[8,6]=2×2×2×3=24,(8,6)=2, 即[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