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說某某顯卡或硬盤的接口采用橋接芯片轉接,那什么是橋接技術呢?他有什么用與"原生"有何區別

熱心網友

希捷公司的“原生串行ATA”(Native SATA)硬盤電路,希捷硬盤采用了LIS LOGIC的純SATA芯片。邁拓、日立、三星的橋接串行ATA芯片,全部采用的是Marvell 88i8030-TBC串行ATA轉換芯片。采用上述兩種芯片硬盤的讀寫性能曲線,其中紅色的為連續讀速度曲線,綠色的為連續寫速度曲線。曲線下方的紅色數據是被測硬盤的最大讀速度、最小讀速度、平均讀速度、最大寫速度、最小寫速度、平均寫速度及CPU占用率等實測數據。其中讀寫速度的單位為KB/s,數值越快,則被測硬盤的讀寫速度越高,性能就越好。而CPU占用率則反映硬盤工作狀態下的系統資源占用情況,單位是百分率,百分比數值越低,則表明該硬盤工作的系統資源占用率越低,性能就越好。從這兩張讀寫曲線我們可以看出,在傳輸速度方面(“原生SATA”技術硬盤)與(“橋接SATA”技術硬盤)的性能差距不大,不過,“原生串行ATA”技術系統資源占用率小,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