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我給你幾個偏方。不知道你早否保留了寶寶的臍帶(就是寶寶生下時留在身上的那一小塊),干的臍帶弄一點點泡水喝。還有一種就是蒸一個蘋果給寶寶吃。

熱心網友

小兒腹瀉飲食調養藥膳 營養專家介紹說,腹瀉營養治療原則是飲食上進行調整,停止進食高脂肪和難以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負擔,逐漸恢復消化功能,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對因治療,切忌濫用抗生素。積極采取飲食治療對恢復體力非常重要。母乳喂養者可調整縮短喂乳時間,人工喂養者可先給米湯或稀釋牛奶,1/2水加1/2奶,或1/3水加2/3奶,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易于消化的奶制品有酸奶、脫脂奶,自制脫脂奶(將牛奶煮熟后,將浮在上面的奶皮去掉)。具體如下:1。腹瀉發生后,短期禁食(6--8小時)以減輕胃腸負擔,可口服少量5%葡萄糖鹽水。2。禁食后母乳喂養兒,先哺喂少量溫開水后再哺以少量母奶,每次喂奶5--8分鐘,間隔5--6小時一次,5--7天后恢復正常哺喂。3。人工喂養兒:可喂少量米湯,每次100毫升,逐漸采用5%米湯稀釋牛奶,按1:1的比例混合哺喂,先每日3--4次,后再酌情增加次數,減少米湯量,增加奶量,直至正常。此外還可以哺喂下列食品,如胡蘿卜水,焦米湯(米炒焦后熬粥取米湯),酸牛奶與脫脂酸奶。蔬菜汁(補充腹瀉丟失的維生素B、C鉀鈉氯等),雞內金炒干加麥芽炒干共研粉末,加少許糖調和成糊加服。下面為患兒家長介紹幾例治療膳的做法:蛋黃膳:將雞蛋煮熟后去殼和蛋白,用蛋黃放在鍋內小火熬煉取油,1歲內嬰兒每天一個蛋黃油,分2-3次服,3天為一個療程,治療腹瀉,并有補脾益胃止瀉作用;雞蛋黃加少許面粉和姜絲所蒸出的雞蛋餅也有同等功效。蘋果膳:蘋果含鞣酸,有止瀉作用。蘋果一只洗凈,蒸熟,食果肉或去皮搗成果泥食用,每次30~60克,每天3次。蘋果湯也是治療腹瀉的輔助飲料。將蘋果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也可再加5%糖,煎湯代茶飲,適用于1歲內的嬰兒。栗糊膳:用3~5個栗子,去殼搗爛,加水煮成糊狀,加糖調味后食用,每天2~3次,有溫中止瀉作用。另外還有桔棗茶、胡蘿卜湯等均有健脾止瀉作用。康復期可用的膳食有白米粥、面片、藕粉、雞蛋、清蒸魚、咸味雞蛋羹等。 焦米湯: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后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熱,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胡蘿卜湯: 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粘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制作方法是,將胡蘿卜洗干凈,對切開,去掉莖,然后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把渣過濾掉,最后加水(按 500克胡蘿卜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了。小兒腹瀉的預防及護理  小兒腹瀉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夏秋換季時節 ,天氣時暖時熱 ,腹瀉的小兒就會多起來 ,且以 2歲內的嬰幼兒多見。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另外 ,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 ,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 ,也會引起腹瀉。對于小兒腹瀉 ,我們如何才能預防及護理呢 ?為此 ,記者采訪了北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董麗娟。  她“泄秘”了防治嬰兒腹瀉的幾種方法  母乳喂養可防腹瀉  尤以出生后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 ,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 ,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 ,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 ,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 ,均應提倡母乳喂養。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 ,做到定時哺乳 ,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母乳喂養可預防小兒腹瀉。  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容易污染 ,不易清洗消毒 ,很容易污染 ,導致小兒腹瀉。改用碗勺 ,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  及時補液防脫水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 ,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 ,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 ,家長可在 500毫升開水(或米湯 )中 ,加入 20克白糖 (兩平匙 )和 1。75克食鹽 (半啤酒瓶蓋 ) ,做成口服補液。由于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 ,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于 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液 50至 100毫升 ,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500毫升 ;大于 2歲老 ,盡量多飲 ,每天攝入量不少于 1000毫升甚至更多 ,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現脫水癥狀 ,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  按時添加輔食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 ,不論母乳或人工喂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 ,以滿足營養需要。添加輔助食品時 ,品種不宜過多 ,變換不宜過頻 ,要在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后 ,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具體而言 ,添加輔食時 ,要注意嬰兒的消化能力 ,每次只能增加一種 ,從少至多 ,逐漸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個月開始添加維生素C及D ,2至 3個月加菜湯、奶糕或米糊 ,4至 6個月添加蛋黃、肉末及碎菜等。  注意飲食質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 ,應注意飲食調配 ,不宜過多或過早喂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 ,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初出生至 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 ,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 ,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 ,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食欲不振時 ,不宜強制進食。  增強體質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 ,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注意小兒體格鍛煉 ,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抵抗力 ,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避免不良刺激  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小兒腹瀉。  請勿濫用抗生素  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 ,或者由于飲食不當引起。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 ,抗菌藥物不但無效 ,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 ,引起菌群紊亂 ,加重腹瀉。  不必禁食 ,多補水分  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多拉 ,不吃不拉”,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 ,這無異于火上澆油 ,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因此 ,腹瀉時不必禁食 ,應多補充水分 ,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如米粥、面條、牛奶、肉湯之類。  胡蘿卜泥能治腹瀉  嬰兒腹瀉時 ,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 ,飲食上給予胡蘿卜泥分次服食 ,有助于病情康復。取新鮮胡蘿卜適量 ,洗凈切碎 ,加水煮爛 ,然后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即成 (煮胡蘿卜的水留作備用 )。食用時 ,每 100毫升煮胡蘿卜的水中 ,加入 5至 10克 (約一小匙 )胡蘿卜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嬰兒的食欲 ,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 ,嬰兒喂食胡蘿卜泥 2至 3天 ,大便即可成形。  對腹瀉小兒的護理要點  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性質。就診時帶上大便采樣 ,以便醫生檢驗、診治。  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 ,加之飲食控制 ,易畏寒 ,若出現四肢厥冷 ,體溫不升 ,可用熱水袋保暖。使用熱水袋要注意不要燙傷患兒。  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 ,應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揩洗臀部 (女孩子應自前向后沖洗) ,然后用軟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軟膏 ,或復方硫酸銅鋅軟膏、防止產生紅臀。 腹瀉患兒由于使用較長時間的抗菌素 ,可使口腔霉菌生長而發生鵝口瘡 ,因此要多喂開水以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蘸溫開水清擦口腔。已發生鵝口瘡可在患處涂以 1%龍膽紫藥水。  重型腹瀉 ,或輕型腹瀉但遷延不愈 ,患兒逐漸消瘦 ,全身癥狀加重者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腹瀉未愈 ,又發生肺炎或尿路感染等并發癥 ,也應及時就診。  衛生及護理  嬰幼兒的衣著 ,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 ,避免過熱 ,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夏季應多喂水 ,避免飲食過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經常進行溫水浴。  加強體弱嬰幼兒護理 :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病后體弱小兒應加強護理 ,注意飲食衛生 ,避免各種感染。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 ,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  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 ,對新生兒 ,托幼機構及醫院應注意消毒隔離。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 ,糞便應做消毒處理。  合理應用抗生素 :避免長期濫用方譜抗生素 ,以免腸道菌群失調 ,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夏季寶寶的健康準備 2005年04月28日 09:12 東方網-勞動報   盛夏就要到了,烈日、酷暑、蚊子……寶寶的健康面臨考驗:中暑、曬傷、蟲子叮咬等等。別急,我們一起來把問題一一化解,為寶寶做夏季的健康準備。  防暑  寶寶,尤其是新生寶寶,體溫調節能力差,散熱能力也差,當環境溫度過高時,極易出現高熱,導致呼吸急促、顏面潮紅、多汗、哭鬧等癥狀。如果沒有及時糾正,還會出現無汗、嗜睡或不吃不哭等表現,甚至脫水中暑。因此,夏季到來,防暑是第一位的。  保持合適的環境溫度。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陽光適宜,有微微的自然風,但應避免直吹風和過堂風。如果室外溫度超過35度,應適當開風扇或空調,使室內溫度保持在25——30度。但不要讓空調和風扇對直接對著寶寶吹。體溫調節系統尚未發育完善的寶寶容易感冒、發熱和腹瀉。  適當增減衣物。寶寶的衣物要隨著氣溫的變化適當增減。必要時可給寶寶量體溫,以觀察寶寶是否過熱。  多喂些水。吃奶的嬰兒,每次喂奶之間要喂些水,大一點的寶寶也要多喝水。  勤洗澡。夏天應該每天洗澡,必要時每天洗兩次。洗澡后要及時給寶寶擦干身體,尤其是皮膚的褶處。要新生兒臍帶未脫落之前,還要及時擦干臍部,防止臍部感染。  防痱  痱子大多發生在大汗之后。生痱子的寶寶常因搔癢而抓破皮膚,引起皮膚感染,甚至引發敗血癥、腦膜炎等嚴重病癥。防痱要點如下:不要穿得過多,避免大量出汗。勤洗澡,勤換衣,尤其是大量出汗后,要保持皮膚清潔、干爽。穿透氣性、吸濕性均好的棉質衣服,衣褲寬松為好。不要懷抱寶寶,盡量讓寶寶一個人在涼席上玩,以免將大人的體溫傳遞給寶寶。不要讓寶寶在塑料布上睡覺,也不要給寶寶脫得光光的,以免皮膚直接受到刺激而生痱子。多飲水,尤其是涼開水;常喝綠豆湯及其它清涼飲料,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刺激性食物。  一旦寶寶生了痱子,勤洗澡是最好的治療方法,洗澡時要用溫水,涼水和熱水均不宜;不要用刺激性的堿性肥皂;洗澡后要立即擦干。一旦出現療腫,應帶寶寶去醫院診治,絕不能自行擠壓癤腫,以防感染擴散。  防蚊  蚊子不僅吸食人血,干擾寶寶的睡眠和休息,而且還會傳染瘧疾、乙型腦炎等疾病。所以防蚊是寶寶夏季健康的一大任務。  選擇滅蚊用品。用蚊帳雖然是最理想的滅蚊措施,但難免會有漏網之“蚊”,因此,讓寶寶遠離蚊子的搔擾還要依賴其他滅蚊用品。蚊香點燃后有煙霧,對寶寶的眼睛和呼吸道會產生刺激作用;驅蚊水直接涂在寶寶的皮膚上,寶寶的小嘴不小心碰到,難免會產生不良影響;電子滅蚊燈盡管安全,但其光亮會影響寶寶入睡。電蚊香是比較合適的滅蚊用品,但父母在選購電蚊香片時,一定要查看它們的配方,好的電蚊香片采用的是高純度的菊脂,無氣味,刺激性極小。  選擇滅蚊時間。蚊子的活動習性是:早晨天亮之后,室內的蚊子往外飛,黃昏天暗后,室外的蚊子往室內飛。因此,滅蚊的最佳時間是黃昏。噴灑前將門窗關好,向室內各處均勻噴灑,噴灑半小時后再進房。如果使用電蚊香片,最好是睡前插上電源。  選擇滅蚊的重點部位。墻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等,這些陰暗的角落,是蚊子最喜歡躲的地方,因此,噴射氣霧劑的時候,要特別留意。  防曬  夏天烈日當空,帶寶寶出去玩,海灘、游泳池是最容易曬傷的地方,如何保護寶寶免受灼傷呢?  戴上太陽帽。陽光很強時,還應該穿一件薄的、淡色的襯衫以遮擋陽光。  戴一副兒童太陽鏡。太陽鏡可以過濾紫外線,防止損傷寶寶的眼睛。寶寶的太陽鏡最好用防碎材料制成,以防眼鏡破碎傷害寶寶。  門前半小時涂上防曬霜。選擇防曬霜時,要了解其防曬指數(SPF)。在普通狀態下,皮膚經日照15分鐘后會變紅,而使用SPF30的防曬霜后,7個半小時后皮膚才會出現紅斑。因此,寶寶在陽光下呆的時間越長,用的防曬霜的防曬指數也應越高。  補涂防曬霜。防水的防曬霜不是百之分百防水的,出汗、游泳、用毛巾擦汗都會減弱防曬霜的功能。所以,每隔三小時,應該為寶寶重新涂抹一次,尤其是耳朵、鼻子和額頭,這三個地方最敏感,也最容易被陽光灼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