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您好,這個問題前面剛回答過,現轉引一下:因緣生萬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論,由于因緣,而說果報。因是事物的本源,緣是一種助力,果報是后來的結局。由因得果,全是緣的力量助成,所以緣對于因的關系之重要,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緣,是指一切事物之間生起一種互相交涉的關系。佛教把這些關系加以研究分析,可以心、色二法分別論之。心法依四緣生起:一、因緣,亦名親因緣,即自心中業識的種子,彼為成熟心法之主因,故名親因緣。二、無間緣,亦名等無間緣,即眾生攀緣的心、前念、后念接續不斷,故名無間緣。三、所緣緣,指眾生心念所攀緣的物件,經云:「心本不生,因境有」,故一切外境皆為所緣之緣。四、增上緣,除前三種緣外,其它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緣。此四緣生法,譬如會抽煙的人,想抽煙是出于自心中習氣的種子,即是親因緣;抽煙的欲念不斷即是無間緣;得遇見了香煙即是所緣緣;煙癮大發即是增上緣;此四緣成熟了抽煙的行為。色法依二緣生起:一、親因緣,比如一粒椰種具有能生椰樹為因,是最有親切的關系名親因緣。二、增上緣,比如肥沃的泥土以及陽光、空氣、溫度、水份等等幫助椰種發育長大的助力,名增上緣。世間一切諸法的生起都離不了這四緣的關系。 果報的「果」研究起來,也可分成現果、來果、后果的三種。所做的善惡之因,在現在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現果;在來生成熟的,叫做來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這是從三世的時間上,說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長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間關系雖極復雜,而是有條不紊,毫厘無差的。同時果報所以有現生成熟的,有來生成熟的,有后生成熟的,其原因約有二種:一是因的力量有遲早,如一粒瓜種和一粒桃種同時種在地下,瓜種當年生成可結瓜果,而桃核出生,須經三四年才能結桃;二是緣的力量有強弱,如四緣并進,條件具備,成熟自然早些,否則助緣只有一種兩種,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陽光不夠,空氣缺乏,那末這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延遲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緣果報的定理,就懷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見世間許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報?而那些做惡的壞人,反而晨夕享樂,過著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這道理憑三世因果的眼光看來,是很簡單的,即好人今受苦報,因他過去所種的惡因,今已緣熟,須先受苦果;而今生雖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緣未熟,要待來生,才受好果。反之,惡人做惡反得好報,亦是這個道理,因他前生種的好因已熟,先享福報,今生所造的惡因,業緣未熟,苦報還在來生,任他怎樣也逃不了的。「因果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這話是值得我們玩味的。 因果的定律還有兩個要點:一是因果不會消滅,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不論好惡,種子永留識中,不會壞滅,遇緣便起現行,招受果報,如果做了惡因,要想不受惡報,那是沒有辦法的;要想有辦法,唯有修習佛法,斷盡三界煩惱,獲得出世圣果,方可免除輪回受報的痛苦。二是善惡不相抵銷,已種惡因,分受其報,不可以為再做點好事,就可把這應得之罪抵銷去。須知佛、天理無私,不受賄賂,不過多做善事,多增善緣,使惡報由重轉輕,所謂「重報輕受」,這是有可能的;同時由于善緣增多,惡緣漸減,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辦法。可見欲從好的因緣,得到好的果報,人生在世,多做善事,還是極為需要的。-----------因緣與果報——佛學入門 另外,凈土宗所修持名念佛,即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其佛國為彌陀四十八大愿所成就,特別是一條圓證三不退為其他宗派所難,所以人們常執持彌陀佛號,正所謂今生心念于佛,來生去佛不遠,深符因果本意,愿你成就。。

熱心網友

【十二因緣】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是無明(貪嗔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愛(對境生愛欲)、取(追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于無窮。           ┌1  無明   (貪嗔癡等煩惱)─────(惑)     ┌過去二因─┤     │     └2  行    (造作諸業)───────(業)     │     ┌3  識    (業識投胎)───────(苦)     │     │4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苦)     │現在五果─┤5  六入   (長成眼等六根人形)───(苦)十二因緣 │     │6  觸    (出胎與外境接觸)────(苦) 與  ─┤     └7  受    (與外境接觸生苦樂感受)─(苦)三世因果 │     ┌8  愛    (對境生愛欲)──────(惑)     │現在三因─┤9  取    (追求造作)───────(惑)     │     └10  有    (成業因能招未來果報)──(業)     └未來二果─┌11  生    (再受未來五蘊身)────(苦)           └12  老死   (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苦。

熱心網友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