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樓上兩位說的都對,但是不夠全面!郫縣豆瓣又叫蠶豆醬或者豆瓣醬!從產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明末清初,清軍入關,關內一帶漢人為躲避戰火,遷徙入蜀,其賴以充饑之蠶豆遇連日陰雨而霉生。不忍棄,遂置于田埂晾干就以鮮辣椒拌和而食,竟鮮美無比,余味悠長,其后竟以此為生。此概為郫縣豆瓣之最初起源。 后人承傳此道,于郫縣開設作坊取本地區原料與清水,以此法大量生產豆瓣,“郫縣豆瓣”亦始得名。民國初年,郫縣豆瓣的生產已成相當規模,并籍以郫縣所產之大煙遠銷各地,東經成渝沿江而下至湘鄂,南轉宜賓行銷云貴,西由雅安銷至康藏,北取道廣元銷往陜甘。外地來郫煙販均爭購豆瓣以返鄉饋贈友鄰親朋,從此,郫縣豆瓣名聲遠揚。
熱心網友
郫縣豆瓣醬是川菜食譜里常提到的調味品,郫縣生產豆瓣醬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因其配料恰當,工藝合理,質量特別好。原料配方(每缸成品67。5~70千克) 按目前使用的土陶缸為單位計算,每缸下料:胡豆22千克 鮮海辣椒52。5千克 面粉5。5千克 食鹽12千克制作方法 1。胡豆去殼收拾干凈。2。在96~100℃沸水中煮沸1分鐘,撈出放冷水中降溫,淘去碎渣,浸泡3~4分鐘。3。撈出豆瓣拌進面粉,拌勻后攤放在簸箕內入發酵室進行發酵,控溫在40℃左右,經過6~7天長出黃霉,初發酵即告完整。4。再將長霉的豆瓣放進陶缸內,同時放進鹽5。75千克、清水25千克,混合均勻后進行翻曬。5。白天要翻缸,晚上露放,并注意避免淋雨。這樣經過40~50天,豆瓣變為紅褐色,加進碾碎的辣椒末及剩下的鹽,混合均勻。6。再經過3~5個月的貯存發酵,豆瓣醬才完全成熟。產品特點 油潤紅亮,瓣子酥脆,有較重的辣味,香甜可口。除用作調味外,也可單獨佐食,用熟油拌炒,味道更妙。。
熱心網友
郫縣豆瓣醬俗稱四川豆瓣辣醬。
熱心網友
就是豆瓣醬,用蠶豆作為主要原料釀制而成.只是郫縣產的比較有名而已.是烹制正宗川菜的主要輔料之一,其特色是味辣、香酥、色紅、用于炒菜,分外提色增香,被譽為“川菜的靈魂”
熱心網友
就是豆瓣醬,用蠶豆作為主要原料釀制而成.只是郫縣產的比較有名而已.是烹制正宗川菜的主要輔料之一,其特色是味辣、香酥、色紅、用于炒菜,分外提色增香,被譽為“川菜的靈魂”。特別是郫縣豆瓣烹制的“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等,具有濃郁的四川風味,被公認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
熱心網友
就是郫縣產的豆瓣,那里的特產,很出名的,也很好吃,是一種調味品。[豆瓣就是一種調味品] 沒有俗稱。有的話就是這個了。 PS: 豆瓣魚味道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