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放了個問題在文學欄目中,想必懂的人應該很多,回答我這個問題的也應該有很多。但遺憾的我的這個提問放了差不多一天,只有一個人來回答這個問題。難道文學欄目中很少人懂文學?所以我把這個問題放在幽默話題中,希望的到更多好的回答。我的提問是:“請大家談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好嗎?”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真讓人百讀不厭!再看看吧: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處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首詩中名句很多,你覺得哪幾句是讓你最難忘的?說說你的理解?
熱心網友
古詩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后來也成了閑時的調味了。呵,有時候讀一些好的文學作品是可以陶冶情操與心情的。文學是人學,是人類精神的家園,生活因為有了文學而豐富多彩,心靈因為有了文學而充實純凈。但聽說學文學的容易多愁善感,創造也需要靈感,所以在閑暇、有興趣時品味一下就好了,呵;幽默是一種特性,一種引發喜悅、以愉快的方式娛人的特性;幽默感是一種能力,一種了解并表達幽默的能力;幽默是一種藝術,一種運用幽默感來增進你與他人關系的藝術;所以幽默是一切奮發向上者所必不可少的力量。文學是俺的愛好,幽默是俺做人的練石,都是藝術,俺都不太懂,還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前進前進前進進,呵呵。再說說這首絕唱“春江花月夜”,也曾經看過一些點評,感覺最經典的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悠悠去,青楓浦上不勝愁。”俺最喜歡前兩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边@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 為世人所傾倒。是集音樂,美術,哲學,歷史,語言為一體的詩創絕作,它的春、江、花、月、夜五種聲情并茂的景致就更耐人尋味和和揣摩了”。張若虛是唐代揚州人,是唐代有名的“吳中四士”之一,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一生僅留下兩首詩,尤以此篇為后人所傳頌。聞一多先生更盛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按航ㄔ乱埂蹦藰犯f題也。這首詩突放異彩,把春、江、花、月、夜,這五種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美妙的藝術境界。作品中詩情與哲理兼有,以情動人,以理啟人,耐人尋味。詩中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边@幾句最為著名,為后人千古傳唱。同樣情理兼佳的也有兩句,即《白頭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此詩緊扣“春、江、花、月、夜”五字,首八句,用出生法,將“春、江、花、月”四字逐一吐出,而“夜”字暗含其中;面對此情此景,詩人突發奇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本o接著,詩人筆觸一轉,下面進入了對客思閨情的描寫:雖天涯相隔,卻同見明月,雖共見明月,卻難互通音信,徒然對月相思。而此刻,花已落、春將老、月西歸、江自遠、夜欲盡;詩人運用消字法,又將五字逐一收去,余情裊裊,余韻無窮。這首詩音韻格調婉轉流暢,詩情哲理節節相生;詩人其在作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盡管悲傷,但仍然輕快,雖然嘆息,卻總是輕盈。比起《白頭吟》,本詩向人們所揭示的人生哲理,以及創造的藝術境界,和其美學價值,都在劉作之上,無怪乎被譽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了。春江花月夜,思念之情,月光之意,游子之思,詩人之感交織成一片,月光灑落江樹,也進入到每個讀者的心里,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按航ㄔ乱埂?,大大超越了以往單純描景狀物的山水景物之詩,以及述兒女離愁別緒的愛情詩。融情于景,景襯其情,揉詩情、畫意、人生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綺麗景色,謳歌人世間純潔的愛情,從而匯成一種情、景、哲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又邈遠的意境。正如聞一多先生所說:詩中“有的是強烈的宇宙意識,被宇宙意識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的同情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詩人如上帝一樣,他懷抱一切,洞見一切,理解一切,同情一切;但沒有怨恨、沒有尖酸、沒有詛咒、甚至沒有傷感。此正如聞一多所說:這是一個“更?榫撓鈧嬉饈?,一庚l畛糧壤駁木辰紓≡諫衿嫻撓籃闈懊媯揮寫磴擔揮秀褲劍揮斜?。?我想說的就如這首詩所表達的:人總有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和絕望,而是源于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和熱愛!當文學與幽默相遇,也有可能造就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美景呢,如再來一曲“春江花月夜”,此時此刻,足以,呵呵。。
熱心網友
又幾句唐詩可做參考: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熱心網友
偶不懂咦
熱心網友
江畔何人處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很滄桑
熱心網友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這樣的詩句,總讓我感到人的渺小??v然人生得意,最終不過是金栗堆前松柏里,龍媒去盡鳥呼風。人生若有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不如隨性而安。
熱心網友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的作者是初唐張若虛,開元初,他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他留給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詩》中僅存二首,而這首《春江花月夜》又是是最著名的一首,它號稱以“孤篇橫絕全唐”,奠定了張若虛在唐代文學史的不朽地位。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標題《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此曲調創始于陳后主,其主要特色是艷麗柔靡。這首長篇歌行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詩人首先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寫起,月色中,煙波浩淼而透明純凈的春江遠景展現出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詩人睹物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敖虾稳顺跻娫??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時空無限,生命無限,表現出一種遼闊深沉的宇宙意識,可是光陰似流水,一去不復返,詩人此時又陷入了無限的感傷和迷惘。所以接下來從“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開始敘寫人間游子思婦的離愁別緒,明靜的詩境中融入了詩人淡淡的哀傷。這種憂傷隨著月光、流水的流淌徐徐改變。 最后全詩以“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結尾,深情緬邈,令讀者陷入了對宇宙人生的深思。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語言優美、生動、形象,富有哲理意味,它將真實的生命體驗融入優美的興象中,營造出了一個空明純美的詩歌意境。特別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詩句情理結合,抒發了個人的生命短暫,宇宙永無窮盡的哲理性感嘆! 不是我寫的,是從網上找來的,給大家欣賞一下。。
熱心網友
謝樓主讓我又一次能讀詩,因為我已很久沒讀詩了,人有些地方就是有相似點,包括審美觀。《春江花月夜》我這是第一次讀,我覺得可能下面幾句是讓我最難忘的: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這四句自問自答是一種思想意境、靈魂的境界,是人和天地的對話。我在少年時在讀到:“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本褪沁@種感覺。是一種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而對人生短暫的發出的一絲感傷?,F在的紅塵滾滾使我久違了這種感覺,但我們是到了需要這種感覺的時候了!這不是矯情做作,而是精神升華。
熱心網友
這本來就是很難用好與不好來回答的,看個人的理解,大家都說好未必就好,大家都說不好也未必真的不好。本人喜歡“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睕]什么理由,感覺而已。你呢?
熱心網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語括景,動靜相生。
熱心網友
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熱心網友
文學中的幽默主要在喜劇中較多,近來文學中的黑色幽默也不少。例如李白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有人就問李白的老婆和兒子叫什么名字?答曰“趙香璐”“李煙”。又如“天生一個仙人洞”,有人說是寫江青身體的。
熱心網友
我最喜歡: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詩人一份期盼的心情,是凄涼漫長的等待~~不管時光怎樣的流逝,他都靜靜的守侯~~執著的追求是惆悵的~~
熱心網友
“孤篇蓋全唐”——情、景一瀉千里。真的還需要矯揉造作一番么?
熱心網友
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喜歡這幾句,意境深而美,令人回味無窮。
熱心網友
真不曉得 你是問 文學與幽默 哪個你多懂一點? 還是在問 這首詩中名句很多,你覺得哪幾句是讓你最難忘的? 其實文學和幽默 是離不開的 不要把他們分得太清楚!
熱心網友
聞一多稱其為:以一篇而蓋全唐。好詩!
熱心網友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為什么喜歡這一句的這樣多呢?因為是名句,記得清楚,還是有自己的想法呢?
熱心網友
時間久了,沒心情研究了
熱心網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
熱心網友
我兩個都懂。
熱心網友
文學大多是有感而發,也有借題發揮,還親身實錄。經歷過才會了解,往往了解文學的常會歪解一些很單純的意思。幽默,自然的很輕松??桃馊ビ哪芾?。
熱心網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好一幅春江明月圖!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天、月以及人心純凈合一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對稱工整,含意深刻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對伊人深切的思念!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滿心的思念隨落月灑滿江天!整首詩借春江花月抒發了心底純凈美好的感情--對君的無限思念!
熱心網友
只覺得其美,但懶動腦子,不如混混幽幽。
熱心網友
對不起啊,我除了搗亂什么都不懂哦,別說什么文學跟幽默了,嘻嘻!
熱心網友
還是不說為好。
熱心網友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這首詩,我平常也很喜歡看一些文學作品,但大多數是走馬觀花。這首詩寫得仿佛是一個少女的春日情懷,感覺和自己現在的情懷差不多。江畔何人處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我在這首詩中比較喜歡的一句,有點感傷。
熱心網友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熱心網友
愛好文學,喜歡幽默,最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寫道‘詩詞有有我之境,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我之色彩也,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寫詞,無我之境少之,此在豪杰之士能樹立而’該句正是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一江,一月,一人,淡淡的惆悵伴隨著一股思念發酵的味道
熱心網友
江畔何人處【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疏忽了吧
熱心網友
文學酸溜溜,幽默樂哈哈,當然幽默好,不懂也得裝懂,因為它能帶來笑嘻嘻,呵呵
熱心網友
文學要學幽默不用學當然幽默懂得多
熱心網友
占個位子 聽你們念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