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大一新生,英語不好,但總覺得上課學不到東西,可否請各位學長指點一二.拜托.還有,可否請各位高手自報一下自己的學校,謝謝.

熱心網友

不要看那些報道,harvard女孩又不是她的本事。讀書在國內分為兩種,一個是應試,還有一個就是真正的學東西。兩種的學習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應試:應試之所以不同是應為應試只是為了分數,而且贏是有規律的:1,單詞。背相關的單詞。但是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要背的單詞很多,而且一背就忘。所以,要提高成績,只能花些苦工。背單詞無捷徑可尋,就是反復。今天背的,明天還要再看看,后天還要,過幾天還要。這樣的效果很好,時間很長也不容易忘。GRE單詞我現在還記得70%,看什么東西都不是問題。推薦的科學周期。列個表,把今天背的東西安排好在以后的哪些天再看看,不會花什么時間,效果很好的。周期是1,2,4,7,9,10,12,14。2,語法。實際上大學的英語考試對語法的要求并不高。平時的考試只考書上的東西,四,六級對語法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基本的語法完全夠了。不行,把基本的語法再補補。3,閱讀。我一直認為閱讀是最重要的。為什么,閱讀是你用的最多的技能,而且不管怎樣的英語考試,閱讀的分數肯定是最多的。當年的高考,一個閱讀2分,單選才0。5分。做對一道閱讀,等于猜對4道單選。對于應試,閱讀是有規律可尋的。后面的技巧會表述。4,作文。作文的分不多,但是大部分人的作文都不好。應為中國的教育不重視英文的寫作。對于平時的考試,以及四,六級。12句作文法完全夠用,分數中等偏上,而且不花什么時間。2-3句話開頭,2-3句話結尾,6-7句文章的主體。開頭先轉述題目(注意是轉述),然后說一具現狀(廢話),然后表明自己的觀點。主體部分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即你的兩個分論點。都是1個主題句,然后1-2句support,可以舉例,或道理論證。最后總結一下。結尾再次說明現狀,然后再次說自己的觀點。文章大概12句,每句10個詞以上,字數完全夠,文章的思想清晰。需要注意的是,可以背下自己文章的套路和連接句。如:in my opin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first of all,on the other hand, finally, above all,等等。有了這些句子,文章非常的漂亮,分數肯定不會低。當然GRE,TOEFL的文章是不能這么寫的,這種文章是給中國人看的,給四,六級的閱卷老師的。5,聽力。現在的考試好像都加了聽力。一般的中國學生認為聽力很難。除了我后面要說的技巧外,聽力沒有捷徑,多做題,每天都做,保持狀態。推薦listen to this,step by step。只要每天做半小時,1個月,聽力就有很大的提高。先做,然后對答案,然后再聽幾次做錯的。最后再不明白,看文本。6,技巧。這是最重要的。應為你會發現,中國的考試有很多學的不是很好的人,可是他們的分數會很高。為什么,應為他們懂的怎么考試,他們掌握了考試的技巧。新東方給我們上了課后,中國的孩子GRE比美國鬼子的分數高很多(并不是都是新東方的功勞),這是很奇怪的,就像美國人的中文分數比我們高一樣。應為后來我們可以在沒有看懂題目的情況下作對題目。對于應試,這不就是我們需要的嗎?(1)考試是有規律可尋的。四,六級考試,每年的題目不同,但是每年的風格都是一樣,重點一樣,考的單詞也都差不多。所以,做四,六級的真題是最有用的,其他的題目都可以不做了。(2)掌握規律。同樣的題目,每個人做的感覺都是不同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體會!!!體會這個題考什么,怎么考,我為什么對,為什么錯。認真總結幾套題目,以后的可以只總結錯題。(3)考試就是考試。我們的目的就是考試,就是高分數。要做的就是提高分數。有的人做點點題分數就很高。所以總結,總結怎么做,為什么這么做。就是我們要學的最重要的考試方法。(4)然后就是一般的考試的技巧,我就不多說了。好像寫了好多,好沒有到學英語非考試目的那一部分。先把這個發上來,剩下的我再寫,望對你有用。都是參考,關鍵是找到適合你的,學習,考試的方法。我現在在北大,不明白的可以再問。那么現在再說怎樣去學習真正的英語。很多的報道說中國的學生不會應用英語,等等,這些都是有他們的道理的。應為不管怎樣,一開始我們就接受的是應試教育。我的學習生活很好,一開始就是真正的英語,交流寫作都沒問題,四六級沒背一個單詞,沒做一道題都取得了很好的分數。不廢話,入正題。首先要知道英語是用來用的,其次,我們要學真正的英語。英語是一門語言,很美的,我很喜歡。學好了,看電影,看報紙,上網,都很爽。那么一門語言,無非這幾塊,聽說讀寫。現在出國的英語考試也都是這么分的。1,聽。多聽,多看。先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聽力題,有個基礎,然后多看電影,電視。開中文和英文字幕,什么都可以練。這個時候的學習推薦新概念3-4冊,除了一般的學習,每天早上對磁帶跟讀。選美英中的一種語音。標準,和我們中學的教材不同的!!!我覺得新概念+電視劇+積累,就夠了,要半年的時間(還要每天堅持)。2,說。先不要直接和人對話吧,又緊張,水平又不夠,沒什么效果。跟讀新概念半年,再試著學電視電影里面說話,這個時候可以試試和人交流。膽子大,你要想你很牛了。積累+聯系,夠了,不過好像很困難。一般的學生這個都很難做好的。沒辦法,我們都很shy。3,讀。上面講的做題積累。然后就是看雜志,看報紙。中國的很多雜志和報紙做的很好的,挑個好的,每天看。但是也是有方法的。看了那么多,我們要提高的是閱讀的水平。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積累地道的詞匯和詞匯的用法,很好的句子,很好的表達方式,很好的連接。就是要好好體會文章中好的東東。把很多的文章背下來我們是沒有那么多的時間的,可是我們可以記下來其中很好的句子和單詞。積累吧,很有意思的。4,寫。暫時用不上很高的寫作方法。上面的應試方法夠了。考GRE的時候會有很好的寫作的書,那個時候照上面練就很好了。總結下。我們可以看出,英語最重要的就是積累!!!當然是這樣,我們沒有英語的氛圍我們只能每天都去練。好好的學習英語,并體會她,很爽的。打字很累,寫的不好。有問題發信問我。

熱心網友

循序漸進 持之以恒

熱心網友

我進大學之后根本沒學英語,考試還是會有80多的,其實最重要的是以前的基礎的,你進了大學就說明你英語還不錯的,有空就背幾個單詞,沒空不用管她的,越強求越麻煩的,順其自然吧.我們都是在4級考之前抽時間去新東方猛一陣,然后就4,6一起過了.

熱心網友

看看人家是怎么學的吧英語學習的心得體會1、 心理素質影響學習效果 首先,要對外語保持長時間穩定而積極的態度。這可以歸結為“恒心”兩個字。有了它,才能像蠶吃桑葉一樣,一口又一口,堅持不懈地去啃,直到預定目標順利攻克。 其次,還需要一定的自律能力。該復習時不復習,遺忘規律就會無情地吞噬著你的一部分記憶成果;該補漏時不補漏,漏洞就會不斷積累擴大。所以需要有自律能力,約束自己按科學原則去運轉。2、 看寫讀聽背——多管齊下效率高難度 一般來說,大家學英語都有各自的一套辦法:有的只愛大聲讀個不停,有的只愛悶頭看個不休,有的不寫就記不住,有的不聽心里就沒有底。這些方法,雖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記憶科學通過大量的實驗,無可辯駁地證明:眼手口舌腦的綜合運用,才能更快更深地在大腦皮層上留下不易磨滅的印象。 學外語尤其需要多種感官的綜合運用。否則,搞不好學成“殘疾外語”,或一聽就發慌兩耳一抹黑的“聾子外語”。3、 “活”單詞與“死”單詞 經常聽說某某發下宏愿:要一口氣背下一本幾千甚至幾萬詞的字典,認為這樣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單詞量的問題。不幸的是,這樣做的人,大部分都失敗了。背了若干遍的單詞,仍很難在腦子里生根,不是很快忘掉,就是攪成一團亂麻。 因為他們背的都是脫離了句子和課文的“死”單詞,大腦對這類東西格外難以留下印象。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拿自己做過對比實驗,結果:記住18個有意義的音節,只需要9遍,而記住18個無意義的音節,卻用了80遍。不僅如此,孤立地背“死”詞,還難以掌握它在句子中的靈活用法。因此,即使記住了一部分“死”詞,它們也多屬“殘障人士”罷了。 如何使單詞“起死回生”呢?我的辦法是——背課文! 課文不局限于教科書,也可以是講演稿,新聞評論,散文……總之,就是能把一個個冰冷的單詞變成生機勃勃的故事的文章。在大量的整段的背誦中,多次的重復不斷激活記憶的單詞,其用法自然而然就深入骨髓了。實際上,這種“深入骨髓”就形成了學語言最重要的“語感”!4、 復習間隔合理,可以省時高效英語是一門記憶量很大的學科,有效的記憶就成了一個關鍵。著名科學家茅以升先生,是個記憶力超群的人。人們問到他的記憶秘訣,他的回答是:重復!重復!再重復!重復被人們稱為學習之母。不重復,記住的知識就會在遺忘率的支配下,不多久就只剩下一點兒“殘湯剩飯”。心理學家發現:兩次復習的時間間隔至少應大于是30分鐘,但應小于是16小時。因為,在已經記清了一批單詞的情況下,如果在職30分鐘內就開始復習,不僅不能提高記憶的效果,反而會對大腦鞏固原有的記憶內容的生理過程形成干擾,是弊大于利;而且16小時以后再復習,被遺忘的單詞就比較多,白花了精力。5、 把英語作為一門文化來學 正如不懂中國文化就不能理解“中庸之道”、“墨守成規”一樣,缺乏西方文化常識就難以理解什么叫“This is my Waterloo!”(“這是我的滑鐵盧!”指一次失敗。) 因此,要想把英語學深學透,必須把英語不僅僅作為語言,而且作為文化去感悟!而這,在我看來,也許是英語學習最有魅力的地方。 ——摘自楚天都市報《才女劉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