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我國自1974年開始引進美國蘆筍品種,當時主要有:UC500、瑪麗華盛頓500、UC800、UC72、UC157等,現在還有很多新品種,如: 1、紫色激情(PURPLE PASSION):由美國加里福尼亞蘆筍種子公司育成的第一個多倍體紫色蘆筍品種。頂端略呈圓型,鱗片包裹緊密,嫩莖紫羅蘭色,即使培覆土中不見日光,頂端也呈淡紫色或紫紅色。第一分技高度63CM,在高溫下散頭率較低。抗病性好,但易受害蟲襲擊。植株生長勢中等,單枝粗壯,但抽莖較少,村叢活力中等,起產比較晚,休眠期較長。嫩莖粗大、多汁、微甜、質地細嫩,纖維含量少,滋味鮮美,氣味濃郁,沒有苦澀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糖分和其它營養成分,生食口感極佳。是高級飯店、餐館十分走俏的高級生食蔬菜品種。較高產,成年筍畝產可達750-1200公斤。是90年代初推廣的一種產量高、品質優的新品種。 2、阿波羅Fl(APOLLO):綠色蘆筍種子,蘆筍的顏色呈暗綠色,具有特別少的紫色芽鱗。生長勢強,豐產性好。包頭較緊,呈圓筒形,尖頂纖細,鱗片緊緊包著蘆筍,使蘆筍表面很光滑。嫩莖肥大,多汁、微甜、質地細嫩,纖維含量少,口感較好。抗病性較強,對鐮刀菌、繡病和其它病害有很好的抗性。由于它的雜交性狀,通過延長收獲季節可提供包頭較緊的高產蘆筍。該產品推薦種植行距是1。5米,株距20厘米。 3.格蘭蒂 (Graned ):美國加里福尼亞蘆筍種子公司最新無性系F1代種,嫩莖肥大、整齊,多汁、微甜、質地細嫩,纖維含量少。第一分枝高度53。2cm,頂部鱗片抱合緊密,在高溫下,散頭率也較低。嫩莖色澤濃綠,長圓有蠟質,外形與品質均佳,在國際市場上極受歡迎,是出口的最佳品種。抗病能力較強,不易染病,對葉枯病、銹病高抗,對根腐病、莖枯病、有較高的耐病性。植株前期生長勢中等,成年期生長勢強,抽莖多,產量高,質量好,一二級品率可達80%。定植后第三年畝產可達300-350公斤,成年筍畝產可達1000-1500公斤。是90年代推廣的一種高產優質蘆筍新品種。 4.特來蜜(Taramea) :新西蘭F1代雜交種,嫩莖肥大、瑩綠有光、大小整齊,頂端鱗片包裹緊密,第一分枝高度50。1cm,散頭率較低。嫩莖質地細膩,風味鮮美。適應性好,抗性強,不易染病,對根腐病、莖枯病有較高耐病性。起產早, 休眠期短,適合保護地栽培。定植后對頭年即可采筍,畝產可達100-150公斤,定植后第二年畝產可達250-300公斤,成年筍畝產可達800-1200公斤。是90年代推廣的一種產量高、質地好的優良品種。 5.杰西奈特(Jersey Knight):由美國新澤西蘆筍試驗場育成,是綠白兼用的全雄品種,供綠蘆筍栽培更優,其嫩莖綠色較深。植株生長勢強,枝叢活力較高。嫩莖粗且均勻,整齊一致,頂端較圓,鱗片包裹緊密,第一分枝高度56。4cm,散頭率較低。起產較晚,抗病性較強,對葉枯病、銹病高抗,較耐根腐病、莖枯病。耐濕性較好。嫩莖質地細膩、略有苦味。成年筍畝產可達800-1300公斤,是80年代推廣的優良品種。等等。。
熱心網友
我國大陸省份的蘆筍產區,自1974年引進美國品種California 500(即加州500,又稱UC500或瑪麗華盛頓500),并在浙江、山東、遼寧、福建等省進行商品性生產種植獲得成功后,鑒于當時白蘆筍罐頭在國際市場的暢銷勢態,使緊接著的80年代和90年代,我國大陸20個省(市、自治區)的蘆筍栽培面積迅速擴大至約5萬公頃。這一段時期,在白蘆筍產區,曾引進德國品種“西德全雄”,荷蘭品種“Franklim(弗蘭克林)”、“Gynlim(吉列姆)”、“Boolim(波列姆)”,美國品種“Jersey Griant(澤西巨人)”、“Idalea(愛德里)”,及西班牙品種“達馬斯”等,個別地區還有“魯蘆筍1號”等我國育成的品種,在綠蘆筍產區,曾引進日本品種“Welcome(歡迎)”、“Accell(阿克賽露或稱超級蘆筍)”、“Shower(秀威或稱展示者)”和荷蘭的“Limbras 10(林普拉斯10號)”及新西蘭的“JWC1”、“Taramea”等,但上述這些品種,僅局限在試驗圃或小面積種植。而蘆筍產區大面積廣為栽培的品種,主要采用美國加州的瑪麗華盛頓及UC系列品種。由于蘆筍產業在短期內發展迅速,生產面積急增,勢必導致美國種苗公司對我國蘆筍種子供應不足,種植過程中曾出現過種性混雜、發芽率低等情況,故導致目前我國蘆筍生產在產品的質量和投入中應獲得的單位面積產量及經濟效益等方面均受到影響。當前,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國際市場蘆筍貿易量趨于飽和、甚至供過于求的狀況下,國際市場對蘆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競爭更趨激烈。為此,廣大老蘆筍產區在進行筍田更新時,對全雄系品種和F1雜種的選用已開始引起重視,盡管優良品種F1雜種種子的價格昂貴,但其植株群體的長勢均勻、嫩筍的合格晶比率和單位面積產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強我國蘆筍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提高生產者的經濟效益,這一點已經開始被人們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