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來識別是老美的呢?
熱心網友
先看看美國的太空武器方向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軍事航天的迅速發展,美國認為其空間優勢地位受到潛在威脅。為此,美軍大力推進空間控制戰略,加緊研制空間對抗武器裝備,在增強空間態勢感知能力的基礎上,積極提高防御性和進攻性空間對抗能力。 一、出臺一系列文件,指導美軍空間攻防對抗裝備建設 為有效運用空中和空間力量確??臻g優勢,自2003年以來,美空軍先后出臺《空軍轉型飛行計劃》、《空軍作戰條令2-2。1:空間對抗作戰》等一系列文件,美國科學家聯盟領導的一個由工業界、科學界研究人員和前政府官員組成的專家小組,也發表題為《確保美國的空間安全》的研究報告。這些文件和報告闡述了美國發展空間對抗武器裝備的指導思想和具體計劃,是空間對抗裝備建設的依據。 2003年底,美空軍2003年版《空軍轉型飛行計劃》出臺。該計劃強調發展空間攻防武器,首次披露美空軍在研和計劃研制的空間攻防武器裝備。它明確指出,空間攻防武器已被視作美國未來武器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空間攻防武器的各種技術正在研究之中。2005年1月6日,美國防部公布美空軍2004年版《空軍轉型飛行計劃》,新版計劃的核心內容仍然是把獲取空間優勢和控制空間作為美國空間軍事行動的目標。它還指出,若使敵方不能像美國及其盟國一樣利用空間,就需要發展空間對抗系統,以便在必要時阻止敵方使用其空間系統和非授權使用美國及盟國的空間系統。 美空軍還在2004年8月發布《空軍作戰條令2-2。1:空間對抗作戰》,作為美軍運用空中和空間武器裝備確??臻g優勢的行動指南。該條令首次明確指出空間對抗作戰是獲得和維持空間優勢的方法和手段,對于現代戰爭的勝利至關重要,是美空軍空中和空間力量的重要任務之一。由防御性和進攻性對抗構成的空間對抗作戰,依賴于強大的空間態勢感知能力。因此,要研制用于保護關鍵空間資產的防御性與進攻性系統,必須優先發展空間態勢感知能力。 美國科學家聯盟的《確保美國的空間安全》研究報告,從技術角度對今后5~10年美國空間系統面臨的各種威脅進行分析,認為美國的空間系統主要面臨兩類威脅,即可用空間武器應對的威脅和不能用空間武器應對的威脅。報告從對威脅探測的難易程度、威脅可能性的大小、威脅的成熟程度及其影響的角度,提出應對威脅的最佳措施。 二、加強天基監視系統研制,提高空間態勢感知能力 空間態勢感知能力是實現空間控制的基礎?!犊哲娮鲬饤l令2-2。1:空間對抗作戰》指出,空間態勢感知能力就 是指對在地面和空間環境中運行的空間能力進行全面掌握的能力。美軍對空間目標的監視主要包括地基空間監視系統和天基空間目標監視系統。 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起,陸續建成了一個由31部雷達和光學探測器組成、遍布全球16個地點的地基空間監視網,可對直徑大于10厘米的8000個空間目標進行識別和分類,還可定期對直徑大于30厘米的空間目標進行探測和跟蹤,檢測并報告外國偵察衛星的過頂飛行,分析空間碎片環境等。目前,美國空間系統出現故障時,地基空間監視系統仍難斷定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所致。為此,美軍正在對現有的地基空間目標監視網進行現代化改進,提高對空間目標的探測能力。2004年4月16日,美空軍研究實驗室授予特雷克斯(Trex)公司一項價值2500萬美元的合同,以設計、制造和演示驗證“衛星主動成像國家試驗臺”(SAINT),將在未來15年內演示驗證對在軌衛星的成像能力。該系統將使用激光照射在軌衛星,然后進行拍攝。 為能實時、準確地跟蹤空間物體,美軍戰略司令部和空軍航天司令部加強了對天基空間目標監視系統的研制,其中包括部署在低地球軌道上的“天基空間監視系統”(SBSS)和部署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軌道深空成像系統”(ODSI)。 SBSS系統由一系列用于發現、確定和跟蹤空間目標(包括對美國空間資產的潛在威脅及軌道碎片)的光學傳感器衛星組成。預期該系統的能力將比目前使用的地基系統有顯著提高,能及時探測到深空中的微小目標。據美空軍稱,SBSS系統將是空軍擬建空間監視系統(由陸上系統和在軌系統組成)的一部分。該系統將能提供空間目標活動的連續圖像,因此能夠更好地保護己方航天器免遭敵方破壞,必要時能使敵方衛星失能,以及將自然現象(如太陽耀斑)和蓄意破壞美國空間行動的企圖相區別。同時,SBSS系統也將對空軍現有地基監視系統提供補充。2004年3月底,美空軍授予主承包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一項總金額為2。35億美元的合同,用于研制、發射和部署SBSS系統,以便在未來十年擁有從軌道上監視外國衛星與軌道碎片以及確定它們是否對美國空間系統構成威脅的能力。據空軍航天司令部稱,2007年年中將發射SBSS的“探路者”衛星,以提供過渡性的天基空間監視能力;2012年發射2顆工作型衛星,以達到初始使用能力;2014年再發射2顆衛星,達到完全使用能力。 ODSI系統預計在2010~2015年建成,該系統由運行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的成像衛星組成,將跟蹤和監測高軌道上的物體,提供空間系統的詳細特征,從而提高美國的空間監視能力。該計劃由美空軍空間與導彈系統中心負責,已于2004年底完成采辦戰略研究,之后將公布征求建議書(RFP),選擇兩家承包商進行競爭。 此外,美空軍航天司令部還在研制“一體化空間圖像”(SSIP)系統,可將地基和天基傳感器獲取的空間態勢感知信息集成在一起。 三、采取多種措施,強化防御性空間對抗能力 防御性空間對抗的目的是在空間系統遭受攻擊時能夠實施有效的保護,并盡快恢復空間系統的效能。美國已經采用或正在研究的防御性措施包括:①激光致盲防護,如空軍研制的衛星“眼瞼”裝置,可防止偵察衛星所用的光學精密傳感器遭受激光致盲攻擊;②抗輻射加固,可防止對手的干擾和定向能武器攻擊,如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國家航空航天局資助研制的“高壓軌道長繩”(HiVOLT)項目,可利用帶高壓電的軌道空間繩驅散空間有害射線(包括核爆炸后產生的射線);③微小衛星星座與編隊飛行,即使遭到攻擊整個系統也不至于陷入癱瘓,并可快速發射微小衛星予以補充;④軌道機動,可躲避敵方反衛星武器的攻擊或空間碎片的撞擊,如美空軍目前正在實施的“軌道快車”項目,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為在軌衛星加注燃料,增強衛星的軌道機動能力,該項目的3顆衛星計劃在2006年發射;⑤偽裝與隱身,可利用現代隱身技術,避開敵方空間監視網的監測,免遭敵方干擾和反衛星武器攻擊,如2004年媒體披露國家偵察局計劃耗資95億美元研制新型隱身偵察衛星,計劃5年內發射升空。 美軍防御性 空間對抗方面近期的重點研制項目是空軍的“快速攻擊識別、探測與報告系統”(RAIDRS),該系統由多個傳感器組成,用來向決策者和衛星運營者提供關于攻擊性質和來源的近實時動態信息,提供攻擊告警、威脅識別和表征、快速評估攻擊對美國空間系統任務的影響等方面的信息。目前已經完成系統第一階段研制的準備工作。美軍設想,RAIDRS系統將于2007財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屆時,美國指揮官通過該系統可獲得“系統遭到攻擊、被激光器照射、遭到物理攻擊”等信息。RAIDRS還可以和用來保護較大航天器的微衛星聯合使用。 四、重點研制反衛星武器和地基空間對抗系統,加強進攻性空間對抗能力建設 進攻性空間對抗的目的是阻止敵方利用空間獲得其優勢。《空軍作戰條令2-2。1:空間對抗作戰》中稱,拒止敵方利用空間并保護美國和盟國的空間能力,可能需要采取先發制人或其他的措施阻止敵方。進攻性空間對抗作戰可以以敵方的空間能力為目標,動用各種永久性的和/或可恢復的手段。 1。 動能反衛星武器 美國陸軍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致力于發展利用動能反衛星的武器系統。該系統除地面控制系統外,攜帶動能殺傷攔截器(KKV)的3級固體助推火箭從發射井發射,末制導采用可見光導引頭,并運用推力矢量技術調整KKV的姿態和軌道,直至將KKV導向目標衛星。目前,該系統已接近實戰水平。 電磁炮是利用電磁力發射彈丸的裝置。國防部和空軍正在進行一項名為“電磁軌道系統”的天基動能武器研究計劃,由安裝在模擬空間環境真空室里的電磁炮發射的小型彈頭速度已達8。6千米/秒。電磁炮可用于攔截洲際彈道導彈和中低軌道衛星。電磁炮工程技術復雜,目前仍僅僅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 此外,導彈防御局的“近場紅外試驗”衛星,除進行導彈跟蹤外,也兼具動能反衛星的能力,計劃在2006年開始發射。美空軍于2005年4月發射的“實驗衛星系統-11”(XSS-11)微衛星主要用于演示驗證范圍廣泛的航天應用技術,如自主交會與對接、逼近檢查、靠近繞飛等。據美國武器控制領域的專家杰弗里?劉易斯在2004年底透露,XSS衛星中帶有“微衛星動能殺傷有效載荷”(MKKP),任務就是“摧毀敵方的航天器”。 2。定向能反衛星武器 定向能反衛星武器是通過發射高能激光束、粒子束、微波束直接照射以破壞目標,通常把采用這幾種射束的武器分別稱為高能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與微波武器。利用定向能殺傷手段摧毀空間目標,具有可重復使用、速度快、攻擊空域廣等優點。美國在研的高能激光武器有地基反衛星激光系統、機載激光武器和天基激光器。 美陸軍的地基激光反衛星系統——“中紅外先進化學激光器”已于1997年10月進行了反衛星試驗,向在軌道上運行的MSTI-3號氣象衛星發射了兩束高能激光(持續時間分別為不到1秒和大約10秒),試驗表明了美軍已經具備利用激光器摧毀敵方衛星的能力。此后,該激光器一直秘密在白沙靶場和星火靶場進行衛星跟蹤和大氣校正試驗。據美陸軍空間與導彈防御司令部稱,可能將在2008年開始部署地基激光器。 機載和天基激光武器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其中機載激光武器已完成“波音747”載機的改裝,已于2003年進行首次戰區彈道導彈助推段攔截試驗,該高能氧碘激光器光束作用距離可達400千米以上,功率達到兆瓦級,可以作為反衛星武器。天基激光器目前已進入“一體化飛行試驗”階段,計劃2013年進行在軌演示。 3。地基空間對抗系統 地基空間對抗系統主要包括美空軍研制的“反通信系統”(CCS)和“反監視與偵察系統”(CSRS),前者用于阻止敵方利用衛星進行通信,后者用于阻止敵方使用成像衛星獲取打擊目標、毀傷評估等情報信息。 CCS系統“使用可恢復的、非摧毀性的手段,阻斷被認為對美軍及其盟軍有敵意的、基于衛星的通信鏈路”,即能夠用無線電頻率干擾敵方衛星的上行/下行鏈路,阻斷敵方的衛星通信。2004年年底,隸屬于第21空間聯隊的第76空間控制中隊已將3套CCS系統投入使用,具備了初始作戰能力,這種類似于移動衛星通信終端的系統將為戰區指揮官提供一種通過射頻干擾暫時阻塞敵人衛星通信的方法。美空軍還計劃發展“第二代反通信系統”(CCS Block 20),以彌補現有系統的不足,包括提高頻率范圍以及實施更多同步干擾的能力。這種新型系統有望在2009年部署。 與此同時,美空軍還從2003年開始研制CSRS系統。與CSS系統一樣,CSRS也是地基可機動和便攜式系統,具有削弱敵方利用目標瞄準信息、戰場評估以及從成像衛星收集情報信息的能力。該系統原定2008年左右部署。但由于該計劃在2005財年的預算被取消,研制工作中斷。 從以上可以看出,美軍已將空間攻防對抗裝備建設納入其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空間控制手段,積極謀求空間霸權地位。這將促使世界各國開始新一輪空間軍備競賽,未來的空間戰將不可避免。
熱心網友
激光武器。
熱心網友
是強力微波武器
熱心網友
用激光,導航成功的可能會更大一些哦.
熱心網友
我想這個問題在于哪個國家敢打,為時尚早...
熱心網友
攻擊衛星現在有兩種方法,一是激光,不用導航,一是殺手衛星,能摧毀一個軌道上的所有衛星,包括自己的,像平常的衛星一樣發射上去就行了。唯一需要導航的是反衛星導彈,只有美國公開了一點,但沒有導航裝置的說明,從現在的科技來說,應該是通過計算衛星軌道來發射導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