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彈道導彈的運行速度、射程以及在軍事上的地位?
熱心網友
第一枚洲際導彈于1957年8月21日在蘇聯誕生,代號為S S-6;也是第一種采用了中央芯級捆綁助推級技術,使導彈射程達到8000公里以上,具有了洲際打擊能力。到目前為止,根據導彈的發展技術與過程,有關專家認為洲際導彈發展大約經過了5代:第一代,采用了中央芯級捆綁助推級技術,發動使用煤油和液氧;第二代,開始部署于上個世紀60年代初,主要采用常溫推進劑和井下發射;第三代,開始部署于20世紀70年代。大多采用固體發動機或常溫液體發動機,具有多種突防手段,采用分導式多彈頭,具備對多個目標打擊能力;第四代,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研制。都是固體機動式彈道導彈,命中精度提高到百米級,具備了點打擊能力;第五代,20世紀80年代后開始研制。導彈無論在突防、制導系統、命中精度都有大的提高,都具有井下和機動等多種發射形式,性能更加優越,作戰運用更加方便靈活。世界上共研制近30個型號的洲際導彈;目前正在部署使用的有13個型號2000多枚導彈。現在,世界上共有5個國家擁有洲際導彈,其中由美國向英國提供潛射型洲際彈道導彈,另有10多個國家正在研制洲際導彈或已經具有設計制造的能力。 洲際彈道導彈可分為陸基和海基兩大類,常帶有多級發動機,有一個戰斗部,采用技術非常復雜的分導技術可擁有多個戰斗部,最多達到14個。陸基根據發射手段主要分洲際彈道導彈地下井發射、公路機動發射、鐵路機動發射。海基目前主要是依靠彈道核潛艇作為機動發射平臺。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動機主要分多級液體推進劑發動機或固體推進劑發動機。目前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采用慣性制導或復合制導,可在40分鐘內對地球上的任何國家縱深內具有戰略意義的目標進行打擊,是戰略核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
熱心網友
一般來說洲際彈道導彈是采用以地心為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的飛行軌跡,同時目標在軌道上,也就是說飛行的軌跡是穿越地球表面的,目標就在軌道與地表的焦點上.
熱心網友
簡單的說就是射程在8000KM以上,帶有一個或多個分導式核彈頭的戰略導彈,其主要作用是戰時用來攻擊敵方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使敵方遭受難以接受的核打擊,平時也可以起到戰略核威懾的作用.
熱心網友
第一枚洲際導彈于1957年8月21日在蘇聯誕生,代號為S S-6;也是第一種采用了中央芯級捆綁助推級技術,使導彈射程達到8000公里以上,具有了洲際打擊能力。到目前為止,根據導彈的發展技術與過程,有關專家認為洲際導彈發展大約經過了5代:第一代,采用了中央芯級捆綁助推級技術,發動使用煤油和液氧;第二代,開始部署于上個世紀60年代初,主要采用常溫推進劑和井下發射;第三代,開始部署于20世紀70年代。大多采用固體發動機或常溫液體發動機,具有多種突防手段,采用分導式多彈頭,具備對多個目標打擊能力;第四代,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研制。都是固體機動式彈道導彈,命中精度提高到百米級,具備了點打擊能力;第五代,20世紀80年代后開始研制。導彈無論在突防、制導系統、命中精度都有大的提高,都具有井下和機動等多種發射形式,性能更加優越,作戰運用更加方便靈活。世界上共研制近30個型號的洲際導彈;目前正在部署使用的有13個型號2000多枚導彈。現在,世界上共有5個國家擁有洲際導彈,其中由美國向英國提供潛射型洲際彈道導彈,另有10多個國家正在研制洲際導彈或已經具有設計制造的能力。 洲際彈道導彈可分為陸基和海基兩大類,常帶有多級發動機,有一個戰斗部,采用技術非常復雜的分導技術可擁有多個戰斗部,最多達到14個。陸基根據發射手段主要分洲際彈道導彈地下井發射、公路機動發射、鐵路機動發射。海基目前主要是依靠彈道核潛艇作為機動發射平臺。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動機主要分多級液體推進劑發動機或固體推進劑發動機。目前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采用慣性制導或復合制導,可在40分鐘內對地球上的任何國家縱深內具有戰略意義的目標進行打擊,是戰略核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
熱心網友
射程8000KM以上的就算是洲際彈道導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