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中國最早的牙齒潔具是楊柳枝,在晚唐時期,那時都把楊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楊柳枝,里面的楊柳纖維就會支出來,好像細小的木梳齒,很方便的牙刷。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個來源。 宋代,已有了類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藥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來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凈,便用手指代替現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說的楊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齒。 從古書記載來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經有專門制作、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鉆毛孔兩行,上植馬尾。和現代的牙刷已經很接近了參考網址: 再來一篇南懷瑾的文章: 古代人如何刷牙 ‘晨嚼齒木’,什么叫晨嚼齒木,尤其出家同學一定要知道,現在當然不需要,但是要知道。齒木是牙刷,世界上最早發明牙刷的是釋迦牟尼佛,佛最講究衛生,在幾千年前,吃了東西馬上刷牙,用什么刷?楊柳枝。你看畫上的觀世音菩薩,凈瓶里畫的就是一枝楊柳。楊柳枝泡在水里,要刷牙時,用牙齒一咬,纖維就散開了,很好的牙刷,也是很好的牙簽。所以,我們稱釋迦牟尼佛是第一智人,樣樣都曉得,那么早在幾千年前就發明了牙刷。 古代的比丘出家人有個戒律,我們小時候看到出家人刷牙,那時候很迷信,很多居士看到這種情形,‘唉喲!某一個出家人用牙刷耶!用牙粉耶!犯戒!’牙粉是什么做的?是墨魚骨頭做的,墨魚中間一塊白骨頭,曬干了磨成粉,牙粉是用那東西做的,那時候只有牙粉,還沒有牙膏,所以出家人用那個刷牙等于吃葷,犯戒的。 我們小時候,牙刷、牙粉才剛發明,我看到叢林里老和尚,照舊不采用牙粉,這是幾十年前的事,我建議他們用牙粉刷牙,‘唉!那是葷的。’我說牙粉是化學的,不是葷的啦!‘聽說用墨魚的骨頭制的’,我說現在沒有啦!你放心啦!你不放心,我給你背過好了。開始時都不干,慢慢后來就改了。 所以修密宗很麻煩,的確是個富貴修法。修密宗每天晝夜洗好幾次澡,有些人還依照道家的方法,一天洗四次澡,早晚—子午卯酉都洗澡。修密宗的道場非常麻煩,那真是一點臟的都沒有,絕對的干凈、清潔,然后以香花供養。 參考鏈接: 。
熱心網友
沒那么麻煩,中國古代除了在牙齒縫里塞住了肉屑的情況下會用類似于現在的牙簽的小樹棍挑出,也就是“晨嚼齒木”一說.基本是古代人不刷牙,牙齒壞了就掉.所以人在25歲以后要長智齒,因為一般人在25歲之前就會掉一半以上的牙齒,智齒是用來填補壞掉牙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