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舉辦過

熱心網友

車手紀錄:最年長的世界冠軍:范吉奧57年拿下他最后一個世界冠軍的時候已經47歲最年輕的世界冠軍:AlonsoSchumacher以些許差距位居第二(如果不是94年在銀石,MS沒事找事自掘墳墓,這個紀錄他本應該可以正好打破^_^)最老的F1分站冠軍:Luigi Fangioli在1951年奪下法國GP時已經53歲22天,他當時的隊友就是大名鼎鼎的范吉奧最年輕的F1分站冠軍:Alonso在2003年奪下匈牙利GP時年僅22歲27天,他同時還是第一個獲得分站冠軍的西班牙人最年輕的積分獲得者:紐扣,他在自己參加的第二場GP上名列第七,但由于DC賽車車檢不合格,從而晉升一位,獲得積分。此時他20歲1個月。最老當益壯的F1參賽車手:Louis Chiron,在1955年的摩納哥大獎賽,他以55歲9個月19天的高齡拿下第六;三年后他以59歲的高齡再次在摩納哥挑戰自己保持的最年長F1參賽車手紀錄,不過這次他沒有通過資格賽。最年少的F1參賽車手:Mike Thackwel,這個新西蘭的小伙子出現在1980年的加拿大GP時只有19歲5個月29天。那場比賽他在起步之后就遭遇事故退出。同年稍晚,他遭遇嚴重事故后,短暫的F1生涯畫上句號。1987年在參加完紐伯格林1000km耐力賽后徹底離開賽車界。現在他是新西蘭皇家空軍的飛行教官。第一位女性F1車手:Maria Theresa de Filippis,這位意大利女車手1958年出現在比利時分站上同名車手集合:1959年的英國GP出現了以下四位車手Henry Taylor;Dennis Taylor;Mike Taylor;Trevor Taylor;當然他們并沒有任何親戚聯系唯一自己造車的世界冠軍:1966年Jack Brabham爵士駕駛著自己制造的賽車,奪下世界冠軍。最懸殊的勝利差距:1969西班牙GP上Jackie Stewart以領先第二名Bruce McLaren(Mclaren的創始人)兩圈的成績問鼎勝利;1995年在日本,Damon HILL再次重演了這一幕,以套第二名兩圈的成績拿下分站勝利最接近的勝利差距:這是一個有爭議的紀錄。官方成績來看,1971年蒙扎大獎賽Peter Gethin以0。01秒的差距擊敗第二名Ronnie Peterson。但當時的計時系統僅僅只能精確到百分之一秒。而在1986年的西班牙Jerez賽道,Mansell最后一彎利用Senna的尾部氣流瞬間接近,然后與Senna肩并肩一起過線后,顯示Senna僅僅領先Mansell 0。016秒。第一位0號車手:1973年McLaren的南非車手Jody Schekter在美國和法國GP啟用0號車牌女車手唯一的積分:Lella Lombardi在1975年西班牙大獎賽上獲得第六,那場比賽因為德國車手Rolf Stommelen的嚴重事故中途停止,得分車手分數減半。所以Lella獲得了女車手僅有的0。5分首次渦輪增壓引擎勝利:1979年法國第戎GP最大的反敗為勝:1983年美國GP,John Watson從第22位起跑,最后拿下勝利單賽季最多積分:2004年MS單賽季最多最快單圈:2000賽季,Hakkinen在九場比賽中做出最快單圈單賽季最多桿位:1992賽季,Mansell拿下14個桿位車手最多連續桿位:1993年,Alain Prost曾經連續拿下7次桿位最多個人桿位:Senna,65次最多分站勝利:MS,具體數字可能繼續增加中最徒勞無功的車手:老將De Cesaris參加了210場GP,缺額一個冠軍都么有,不幸當選。他在82的摩納哥曾經有機會改變歷史,但在最后一圈燃油耗盡。最不“掙點”的車手:Luca Badoer,這位現役的法拉利試車手參加了56次大獎賽卻一個積分也沒有得到,成為參加最多分站卻無法得分的第一人。最辛苦的冠軍:RB,到2000年稱雄霍根海姆之前,巴里切羅為了迎接自己的首個分站勝利已經苦苦奮斗了124場GP,成為獲得首場勝利之前“歷經磨難最多”的F1車手制造商紀錄前置引擎最后一次勝利:Phil Hill在1960年的意大利大獎賽上駕駛一部法拉利獲勝,這是最后一部前置引擎的冠軍賽車四輪驅動的F1賽車:現代F1大多是后輪驅動,但在1961年英國大獎賽上出現了第一部四輪驅動的F1賽車Ferguson P99,由傳奇車手Moss爵士駕駛。這部P99同時還是最后一部引擎前置的F1賽車同一國家舉辦最多GP:1982年美國,當年有三場GP在美國進行:長灘,底特律,拉斯韋加斯車隊單賽季最多勝:1988年McLaren在16個分站中贏得了15個勝利,那年他們的陣容是可怕的Senna+Prost車隊最多統治一條賽道紀錄:法拉利在Monza有12次奪冠紀錄車隊單賽季最多桿位紀錄:Williams在92和93年,McLaren在88和89年分別奪下一個賽季15次桿位最多車隊連續桿位:Williams,在92到93年之間他們連續包攬了24次桿位賽事紀錄:發車數量最多的GP:1953年德國GP,周日的正賽發車線上出現了34部賽車最長的GP:1954年德國GP,進行了3小時46分發車數量最少的GP:1958阿根廷GP上,只有10部車參加周日的正賽最完整的GP:歷史上唯一的一次,61荷蘭大獎賽上所有的車手都完成了比賽,無人退出(甚至無人進過Pit)。領先競爭最激烈的GP:65年的意大利GP上,領先位置不可思議的變化了41次最短的GP:71年在紐伯格林進行的德國大獎賽只有進行了12圈第一次紅旗重新發車:73年的銀石,因為起步以后的追撞事故,紅旗出示重新起步。不過在那次看起來頗為可怕的連環撞車中居然無人嚴重受傷。最國際化:1974年賽季,有來自于19個國家的車手參與到當年的F1最多車隊參加的GP:89年的摩納哥和加拿大GP上,都有18支車隊參與角逐最后一次大滿貫:83年的Imola,三名來自于法國的車手Tambay,Prost,Arnoux一齊出現在了領獎臺上,包攬前三。三面法蘭西國旗同時升起,成為到目前為止最后一次的大滿貫。最多世界冠軍同場競技:99賽季,F1唯一一次出現四位世界冠軍同場的景象。MS(94,95);Damon HILL(96);Jv(97);Mika(98) 。

熱心網友

2000年舉辦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最初是以超過300萬塊磚頭所砌成,因此又被稱為“磚廠”,啟用于1909年,并在1961年改鋪柏油路面,在1950到1960年之間共舉辦過11次的F1錦標賽,是一個相當有歷史的賽道。2000年,為了加入一級方程式大賽的賽程,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進行了再次修改。在原本經典“鵝蛋型”賽道(兩條大直路加兩個大彎)的賽道范圍內,開辟一條曲折多彎的傳統賽道,并將以順時鐘方向取代傳統的逆時針方向起跑。所以F1美國站賽事中,車手有一半賽程是在大直路上飛馳,還有一半要在連綿曲折的彎道上行駛,可以說它是美國賽車運動和歐洲賽車運動的一個融合體。(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一直都用于美國的印地500車賽,而這種車賽的特點就是在大直路上飛奔。)美國人十分喜歡賽車,但他們只喜歡美國本土的賽事,對歐洲那些傳統的賽車運動毫不關心。連世界最大的賽車運動F1在美國都一度打不開市場。F1曾經有美國分站,地點是鳳凰城,不過影響力很小,最后國際汽聯被迫取消了該站的比賽。直到2000年,國際汽聯才重設美國站賽事,地點是美國賽車文化最濃郁的地方——印第安納波利斯城。印城站的F1賽事自此也成了美國人了解歐洲賽車運動的一扇窗戶。。

熱心網友

肯定有

熱心網友

舉辦過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2000年舉辦

熱心網友

舉辦過

熱心網友

辦過

熱心網友

舉辦過

熱心網友

當然舉辦過

熱心網友

當然舉辦過,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得出!

熱心網友

舉辦過

熱心網友

說廢話

熱心網友

舉辦過

熱心網友

舉辦過,今年由于幾只車隊罷賽只有三只車隊的六輛賽車參賽最后邁克爾.舒馬赫超越隊友巴里切羅奪冠

熱心網友

當然了年年都有印地安娜玻利斯的比賽啊

熱心網友

舉辦過,美國大獎賽是印地安納波力斯賽道

熱心網友

這個是當然的

熱心網友

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舉行過

熱心網友

2000年舉辦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最初是以超過300萬塊磚頭所砌成,因此又被稱為“磚廠”,啟用于1909年,并在1961年改鋪柏油路面,在1950到1960年之間共舉辦過11次的F1錦標賽,是一個相當有歷史的賽道。2000年,為了加入一級方程式大賽的賽程,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進行了再次修改。在原本經典“鵝蛋型”賽道(兩條大直路加兩個大彎)的賽道范圍內,開辟一條曲折多彎的傳統賽道,并將以順時鐘方向取代傳統的逆時針方向起跑。所以F1美國站賽事中,車手有一半賽程是在大直路上飛馳,還有一半要在連綿曲折的彎道上行駛,可以說它是美國賽車運動和歐洲賽車運動的一個融合體。(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一直都用于美國的印地500車賽,而這種車賽的特點就是在大直路上飛奔。)美國人十分喜歡賽車,但他們只喜歡美國本土的賽事,對歐洲那些傳統的賽車運動毫不關心。連世界最大的賽車運動F1在美國都一度打不開市場。F1曾經有美國分站,地點是鳳凰城,不過影響力很小,最后國際汽聯被迫取消了該站的比賽。直到2000年,國際汽聯才重設美國站賽事,地點是美國賽車文化最濃郁的地方——印第安納波利斯城。印城站的F1賽事自此也成了美國人了解歐洲賽車運動的一扇窗戶。。

熱心網友

舉辦過

熱心網友

舉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