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介紹一下,幾米嗎?有關他的一切,謝謝
熱心網友
我也很喜歡幾米看他的書一種淡淡的樂趣還有一種孩子氣的感覺在里面。最近很喜歡的一副畫作是他的《又寂寞又美好》里面的第一幅畫推薦你看一下。他在最下面注到:這是我曾經很喜歡的一幅畫作,它仿佛畫出我當年深藏內心的恐懼和無法言喻的悲傷······最上面的仁兄已經把幾米的資料介作者: 來源:轉載:鳳凰網 他是臺灣人氣最旺的插畫家,以多感而精致的敘事風格,創造出流暢詩意圖畫,并把圖畫演繹成為另一種清新舒暢的文學語言。在他的筆下,城市生命風景和氛圍,像羅大佑一樣深情而迷人。他的作品已經翻譯成多種文字。 常常哭的人 有一天幾米從臺北飛臺南演講,所有人都上了飛機,幾米最后一個到,在空無一人的候機樓中,他順手拾起了一張報紙,瞄到報上一則報導:作詞人林夕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最近都在看幾米的書…… 幾米拿著那張報紙哭了起來。 還有一次也是演講,香港,他從豪華晶亮的高樓大廈里望出去正是燈火輝煌的維多利亞港,講場前排坐的都是記者,桌上鋪得滿滿的是他的書,"這是怎么回事?這一切都是真的嗎?",那一夜,幾米又哭了。 那是一個女孩告訴幾米的真實故事,女孩的爸媽吵著要離婚時,她把《向左走,向右走》拿給媽媽看,媽媽又轉給爸爸看,他們看出自己就是書中那兩個人,一個總是向左一個總是向右,兩人明明走過同樣的路,明明有過同樣的憂傷或快樂,兩人之間明明只隔著一堵薄薄的墻……女孩的爸媽后來沒有離婚,而聽完這個故事的幾米張大嘴巴,不可置信地哭了起來。 淡江大學法文系教授蔡淑玲為幾米的新書《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寫了一篇評論文章,"他選擇了柔焦看待自我的處境,在美化了苦痛的現實里開出一道童話的門,為自己也為他人提供個人在集體中分類的心靈抒緩"、"我們可以說,透過幾米,看到了臺灣創作品味和世界接軌的可能",幾米讀著讀著,嚇壞了,有沒有搞錯,他想,一個學者怎么可能從那樣簡單的故事、隨興的線條中看出這許多哲理與深意,她說的是我的作品嗎?文章還沒念玩呢,眼淚已經一顆一顆滴下來了。 是一位熟識幾米的出版人說的,從沒有一個暢銷作家像幾米這樣不社會化,這么沒有防衛,坦白真率,胸無城府,亂七八糟的什么都說;也沒有一個暢銷作家像幾米這樣矛盾,當別人說他好時,他不相信;說他不好,又覺得自己其實沒那么差;他獨立創作,從來不缺畫思與文思,可又極度需要別人的意見。 所以接受訪問時,幾米回答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不知道耶。 我不知道耶,幾米說不知道不是真不知道,他只是不喜歡凡事有標準答案。 成人繪本 1998年夏天,臺灣書市出現一種新的類型,成人圖畫書?圖文書?畫冊?當時的名稱一陣混亂,后來才慢慢正名為"成人繪本",作者是一個名叫幾米的插畫家。幾米,平時對插畫有注意的人都認得這個名字,但對多數人來說仍是問號,書店看著這樣一個新鮮品項也覺得既有趣又尷尬,要把它們往哪擺呢,成人書柜或者兒童書區?書店最后決定,通通都擺吧。 成人和兒童很多人仍舊不知道幾米何許人,只是不小心翻到了《微笑的魚》和《森林里的秘密》,然后就忍不住買下來了,文化記者陳紅旭描述那種幸福的感覺,仿佛在文字的森林中撞見輕藍淡紫還帶抹螢光綠的一株奇花異卉;聯合晚報總主筆蔡詩萍對幾米"把一座城市幻化為夢"的超現實畫面癡迷不已,蔡淑玲的八歲女兒也愛上了幾米。可是如果不看履歷,很難猜到"幾米"的國籍。 熟悉繪本的人說他的筆觸線條用色像法國繪本畫家桑貝(Sempe)。但是幾米僅僅這樣簡單介紹自己?quot;我住在都會的臺北,大學念美術系,為報紙、雜志,各種出版品提供它們所要的畫面。""吃素,每天定時練氣功。""有一個同樣是天蝎座的毒舌派老婆和一個每天都想咬她一口的胖女兒。"結論:"基本上,我還是一個住在中年身軀里的幼稚小孩。" 幾米繼續創作,隔年號稱臺灣繪本教父的郝廣才找上了他,說服他加入專業的繪本出版社格林文化,幾米上過郝廣才的繪本課,也剛好需要一個能夠在創作上給他專業意見的編輯,于是1999年,幾米有三本繪本《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在格林出版,定位仍在成人和兒童之間游移,《向左走,向右走》一開始賣得平淡,但靠著核心消費者的口耳相傳加上網絡整本下載的傳播力,一年以后溫火忽然滾熱沸騰,變成了流行商品,又一年,許多同時期的流行商品如空氣般消失了,《向左走,向右走》已經從流行商品沉淀成為長銷書籍,電影版權被香港導演杜棋峰買下。 生死時速 幾米真的紅了,幾米只是一個躲在中年身軀里的小孩嗎?一個小孩能有那樣巨大的寂寞,以及悲傷與憂郁的內在風景嗎?開始有人追問起他的故事,幾米鎖住的心幾度被打開,開開關關,關關開開,那里面果然藏著一個要流著眼淚述說的故事。 1995年,38歲的幾米從生到死,又從死亡的邊緣慢慢地爬了回來。 要從頭說起的話,本名廖福彬的幾米其實是一個懵然而且記憶殘障的人,他長在宜蘭礁溪,一個以溫泉出名的所在,但你不能問他童年的事,因為多數都不記得了,頂多知道自己很會畫畫,美術比賽老拿第一,還有念中學時被校長罰站過一整天,他連報考美術系這種攸關前程的事都糊里胡涂的,別人說你要念美術系就要先拜師學素描,幾米便透過轉介來到臺北向臺灣前輩美術家李石樵學素描,他要學的是加減乘除,李石樵傳授的卻是高等微積分,幾米苦著臉硬學終究還是沒有學會,最后憑著天生的才情考上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后進入廣告公司做事,頭銜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重,一做12年。 在廣告公司的幾米并不快樂,他不喜歡迎合著客戶一遍一遍修改作品,有時候根本畫不出客戶所要求的東西,但畢竟這是一個"體制"內的工作,體制內的幾米只能夠不斷地在他的筆記本隨手涂鴉創造自己的星星月亮太陽,而這些"作品"恰好被一個叫鄒積偉的朋友看到,"不忍天才埋沒",鄒積偉自認天降大任,有義務幫忙這個害羞內向的朋友跑腿找發表機會,這是幾米兼差成為插畫家的開始,而幾米對文字是有感覺的,樂于為作家的文章配圖,只是在學美術的朋友看來,"插畫家"是個"等而下之"的行當,當不成藝術家的人就去畫漫畫,連漫畫都畫不出來了,只好為人配插圖,被現實洗禮過的幾米倒不曾夢想要進入國家美術館"唉呀,我真的看不懂美術館里的東西",那些書一本接一本出版的漫畫家才是他暗暗羨慕的,阿推、麥仁杰、朱德庸……一直到現在,幾米還是懊惱自己不會畫漫畫。 日子就這么來到1995年,那時幾米才結婚一年多,妻子就是后來翻譯《哈利波特》系列而聲名大噪的彭倩文,兩人因為朋友托轉的一封信而認識。 病總是像狂風暴雨驟然來襲,但你不知道狂風暴雨之前的混沌。幾米先是右腿失去知覺,3天后恢復,過了7天它又來了,如此反反復復,一直到高燒不退才住進血液病房,醫生在幾米痛苦的嚎叫聲中抽他的骨髓化驗,證實他罹患"急性骨髓白血病",也就是血癌,因為找不到適合的骨髓移植,他需要作化學治療,而血癌化療的劑量是平常的30倍。 在臺北榮民總醫院的071無菌病房,幾米躺了五個多月,經歷三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化療,他瘋狂的嘔吐、頭發脫落、臉孔浮腫,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么,只曉得病房的病友們一個一個,走了,不是回家,是永遠的離開了,而自己呢?會不會是下一個?生命的時鐘什么時候會突然停止? 1995年10月,幾米終于獲準離開071病房,回家,但接下來還有5年的考驗,"見鬼,我還得等5年才能知道我的病究竟有沒有痊愈。"脊椎里長了惡性腫瘤的美國作家雷諾普萊思出院時嘴上喃喃咒罵著,然后他離群索居了4年,"醫生一旦把你的傷口縫合,一切就靠你內心深處的力量了。"對于罹患重癥或者遭逢大難的人,普萊斯愿意這樣勸慰他們一如勸慰自己,還有:"你已經不是原來的你了。" 你已經不是原來的你了,怎么辦咧?普萊思說,所以好好哭一場吧,如果還流得出眼淚,然后就止住,想盡辦法止住,下一步是設法做另一個人,一個你還能做的人,并且心存感謝,感謝自己活著,感謝任何人對你的恩慈。 幾米已經大哭過幾回,病中當知道一直不孕的彭倩文奇跡似地懷了身孕,夫妻兩人又抱頭痛哭了一場,他們不明白老天爺的意思,是恩典,或者一個殘忍的玩笑?老天爺甚至不準許他們不要這個孩子----柔光。 說故事的欲望 逃開病房囚牢后的幾米有一年半沒出過家門,他還不能釋放自己,因為害怕感染而終日戴著帽子蒙著口罩,日復一日,幾米真的感覺自己正在變成另一個人,有著另一副靈魂。這個人不是生病前一心想賺錢的廣告人或插畫家幾米,這個人一直吶喊著要說故事,有一個故事直接從靈魂就要迸出來了…… 《微笑的魚》和《森林里的秘密》就是這種奇異狀態下的產品,幾米畫得很順,很忘我,幾乎一氣呵成,后來也沒什么修改,書里那個捧著魚缸要把魚兒送回大海的中年男人就是他,寂寞的男人看到一只魚對著他微笑,夢里他隨著微笑的魚漫游于城市,舞蹈于樹林,最后躍入大海,自由自在地游呀游著,忽地咚一下撞到透明玻璃,訝然發現自己原來也不過是一尾囚禁在大魚缸的小魚。 《森林里的秘密》中的小女孩也在做夢,"風在吹,我睡著了,白色的窗簾,輕輕的飄了起來",毛毛兔來了,領著小女孩一塊到森林中游蕩,幾米把這個黑白的故事獻給了小柔光。 而那樣直接從靈魂到眼睛到手指,如夢如癡如反射動作的創作狀態,現在的幾米回憶起來說,再也不可能有了。 《向左走,向右走》就進入另一種較為邏輯的創作安排了,幾米很清楚自己完成了一個形式與內容恰恰兼容、十分剛好的愛情故事,他把從拍廣告片學來的電影手法挪用到紙頁,讓兩個近在咫尺,也彼此尋找的靈魂一再錯過后終于再度相遇,幾米記得發表之前,他邀了幾個朋友到家吃火鍋,秀作品,那夜的氣氛很詭異,有的朋友說幾米你怎么了畫這樣一個膚淺的肥皂劇,有的朋友笑說嘿幾米你已經不像幾米了,幾米有些沮喪,接著出版社又說市場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一百多頁這么厚的繪本,定要他刪減,或者分冊,他則堅持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一頁不可少也不打散,這樣的拉鋸讓身體虛弱的幾米覺得很累,也埋下了后來幾米一換二換出版社的種子,只是時間和市場證明了他沒有錯,厚度不是問題,價錢沒有關系,重要的是作品能夠打動人心。 暢銷商品的特質是,消費者從購買、擁有及消費的過程中,再度體驗生命,建立自我,幾米的作品就有此種特質,當然這是他在創作時不曾想過的。 幾米決定離開格林文化時,格林所屬的城邦出版集團董事長詹宏志約他懇談,詹宏志對幾米說,你創造了一個書本的新類型,它脆弱而重要,如果你垮了,這個類型也垮了。詹宏志的意思是想為他成立一家專屬的出版社,但幾米逃避了,他不覺得自己有那么偉大,也不想獨自一人承受成敗的壓力,幾經思索與游移,最后選擇了郝明義先生的大塊文化,就是大塊文化把他的繪本正式定位為"成人繪本"。 這兩年,幾米的創作綿綿不絕如不停止的音樂,家里沒電視,除了和老婆女兒吵架斗嘴與朋友電話聊天以外他都在畫,當別人逛街、唱KTV、上PUB、看電視的時候,他也在畫,功力就這么一點一點累積起來,陸續出版小品的《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照相本子》、《1。2。3。木頭人》,還有長篇的《地下鐵》。《地下鐵》和《微笑的魚》一樣,都是幾米生病的投射,它們也不一樣,1998年《微笑的魚》完全是作者的心情寫真,2001年創作《地下鐵》時,五年的關鍵期已過,死亡陰影雖仍存在,卻已經不那么如影隨形,這期間幾米反而先送走了幾位朋友。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死里逃生又是誰的安排?生病的心情猶如看不見,亦如迷路,于是他想說一個盲女的故事,"我在危機四伏的城市里,隨時準備揮手告別","但世界的驚奇與美麗,仍讓我依戀不舍",為了這個故事幾米先放縱地畫了五百多張圖,又一張一張割舍,再反反復復編排定序,敲出節奏,《微笑的魚》如果是一場沒有準備的即興表演,《地下鐵》就是一出彩排了又彩排后才上演的戲。 幾米正在創作的是一冊暫名為"董事長"的繪本,他對許多人興奮地說起這個故事:有一個董事長,十全十美,無所不有,忽然有一天,董事長背上長出了一對翅膀……有時說著說著他又突然害怕起來,害怕什么?"我害怕我的作品沒有完成……"。 幾米現在更紅了,中國大陸、日本、韓國、香港、法國、美國都引進了他的作品,紅到有畫廊請他"隨便畫個什么"來開畫展,"我又不會隨便畫什么",他拒絕了,其實他是根本不知道怎么給自己的作品,一種介于商品和藝術創作之間的東西定價,接著又胡思亂想起來,誰知道我的作品明天還能不能賣呢? 紹的很詳細了我再來補充一些其他的吧。
熱心網友
我覺得幾米最經典的兩本書,,,我喜歡幾米的風格,很淡,很靜,很清新,幽雅.值得細細品位.
熱心網友
幾米簡介: 幾米,近年來臺灣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1999年以、和三部作品,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和多變的敘事風格,在出版市場興起了一陣持續至今熱力不減的繪本創作風潮。 幾米讓"圖像"成為另一種清新舒潔的文學語言,在他的作品里營造出流暢的畫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幾米個人檔案:本名:還是請你記住「幾米」就好星座:天蝎曾出版作品:《森林里的秘密》.《微笑的魚》.《向左走.向右走》娛樂:創作工作:帶小孩最喜歡的事:與人聊天最難忘的事:女兒誕生喜愛的畫家:很久以前是桑貝(Sempe)經歷:奧美廣告美術指導12年學歷:文化大學美術系設計組喜愛的食物:現在吃素目前最想做的事:全心投入自己喜歡的繪本創作時的習性:關起門來,連出版社都不敢打擾目前狀態:在家工作,為雜志報紙各種出版品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畫面?酌祝幕?W美術系??I,曾在?V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後???蠹?、雜誌等各種出版品?插?,1998年首度在臺?吵靄??人的繪本??作《森林裡的秘密》、《微笑的魚》,1999年至2001年?續以《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了》、《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地下鐵》等多部作品,展現出驚人的??作力和多?的?⑹嘛L格,在出版市?讎d起了一?持續至今?崍Σ?p的繪本??作風潮,2002年《我只能?檳惝?一??小卡片》、《布瓜的世界》持續令人充?M驚喜,?V受?砂度刈x者的喜?郟?2003年最新長篇作品《幸運?骸罰槐頸??與?髕嬤?黃埔醞??作手法,?ьI我??進入?酌??作的另一??境界。?酌鬃?「?D像」成?榱硪環N清新舒??的文?W語言,在他的作品裡營造出流?吃?意的?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目前?磧?5本?V受大家喜?鄣淖髕罰?K賣出美、德、法、希臘、韓、日、泰等多??唷?他的個人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