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933年11月20日﹐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以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為主力﹐在福建發動的抗日反蔣事件。簡稱“閩變”。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由于他們的抗日要求和行動得不到蔣介石政府的支持﹐與蔣的矛盾日益激化。1933年6月1日《塘沽協議》簽字后第二天﹐蔣﹑蔡在福州發表通電﹐反對蔣介石對日妥協﹐出賣華北。接著又在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的影響下和“剿赤”軍事失敗的刺激下﹐放棄了抗日與“剿赤”并行的方針﹐于10月26日派代表至江西瑞金與中國工農紅軍簽訂《反日反蔣的初步協議》﹐為事變的發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11月20日﹐李濟深等在福州召開中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發表《人民權利宣言》。福建事變爆發。21日﹐李濟深等通電脫離國民黨﹐隨后聯合第三黨和神州國光社成員發起成立生產人民黨﹐以陳銘樞為總書記。22日﹐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宣告成立﹐由李濟深﹑陳銘樞﹑陳友仁等十一人任委員﹐李濟深任主席﹐改民國二十二年為“中華共和國元年”﹐并宣布革命政府的中心任務是外求民族解放﹐排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內求打倒軍閥﹐推翻國民黨統治﹐實現人民民主自由﹐發展國民經濟﹐解放工農勞苦群眾。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受到各地民眾和海外華僑的擁護﹐但同時也遭到蔣介石政府的輿論攻擊和軍事鎮壓。12月下旬﹐蔣介石抽調進攻江西蘇區的嫡系部隊十余萬人﹐以蔣鼎文為前敵總指揮﹐在海﹑空軍的配合下﹐由贛東和浙江分路進攻延平﹑古田等地。1934年1月上﹑中旬﹐延平﹑古田﹑福州先后被蔣軍占領﹐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軍總部分別遷往漳州和泉州。21日﹐泉州﹑漳州相繼失守﹐福建事變終告失敗。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逃往香港﹐第十九路軍的番號被取消﹐軍隊被蔣介石改編。 。

熱心網友

第十九路軍關于淞滬抗日作戰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