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件中如何找出頸線?設置里面好像沒有!自己畫的話該找哪些點?

熱心網友

注意"頸線"不等于壓力線或支撐線,頸線只在特定的技術分析圖形中才有,譬如頭肩形,WM形等,多頭肩形的頸線是這樣的,在兩次調整的低點(對頭肩頂)或兩次反彈的高點(對頭肩底)進行連線,這條直線就是"頸線",所以你可以利用軟件中的畫直線來完成.WM形的"頸線"類似,也是以調整的低點(對M形)或反彈的高點(對W形)進行連線,此時一點作線要注意,可以是水平線(這是標準的圖形),也可以畫與高點或低點的平行線.由于這里不能畫圖,所以語言敘述比較麻煩,你可以參考我提供的共享資料.順便說,"頸線"在技術分析中是相對比較準確的對后市場的預測.祝投資成功!

熱心網友

現在請你對著鏡子站好,看好你自己的頭和肩,大約在兩個腋窩處做一條連線并延長,這就是頭肩頂的頸線。反之,是頭肩底。雙底也是大同小異。

熱心網友

指歷史K線圖表中股價高低位的相對密集區。一看便知。

熱心網友

我是散戶--我怕誰?(三) lgood58第三篇 我對壓力位(阻力位)支撐位的認識入市之初我是沒有壓力位(阻力位)、支撐位的概念的。看股票的漲跌,猶如霧里看花,越看越糊涂。 當然操作起來是亂買亂賣,結果是虧你沒有商量。有時買的股票好不容易遇到上漲, 卻不知道去賣,總幻想它會成為大黑馬,幻想它能不斷上漲,結果就猶如坐電梯最終還是被套。這也是散戶最容易犯的錯誤。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之一:散戶虧怕了,遇到持有的股票上漲贏利時總想多賺點。之二:就是不知道在什么位置去賣,漲時盲目樂觀,跌時又盲目悲觀。形成該賣不賣,不該賣亂賣,該買不買,不該賣亂買的怪圈。歸根到底還是觀念錯誤原因所致。那么阻力位和支撐位對操作股票真的重要嗎?我認為在股票操作中,如不知道壓力位和支撐位,就猶如人在生活中不知道兩條腿能走路一樣。因此散戶在操作股票之前一定要知道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在什么地方,這樣才能正確確定止贏和止損點,才能確定贏利空間。有了阻力位和支撐位二者的支撐,你才能立足股市,阻力位和支撐位就猶如你在股市行走的兩條腿,缺一不可。什么是阻力位(壓力位)呢?阻力位咳分為;均線阻力位;高點(波峰)阻力位;低點(波谷)阻力位;平臺(整理區)阻力位;頸線阻力位;軌道阻力位;趨勢線阻力位;X線阻力位。現解釋如下;一:均線阻力(壓力)位:主要指5、10、20、30、60、120、250日等均線對股價的壓力。均線的含義就不多說了,股價上穿均線都需要成交量放大配合,這其中以60、120、250日均線對股價的壓力尤為重要,因此要特別關注這三條均線對股價的壓力。二:高點(波峰)壓力位:前期兩個以上高點(波峰)的連線構成高點阻力位。股價突破此連線也需成交量放大配合。三:低點(波谷)壓力位;股價跌破前期兩個以上低點(波谷)連線后,如果反彈,這條連線對股價將產生壓力,這條連線就叫低點壓力位。四:頸線壓力位:雙底(W底)、頭肩底、N形底、雙頂(M頂)、頭肩頂等形態的頸線對股價上漲或反彈都有壓力。五:平臺壓力位;股價在平臺(或一定幅度內)橫盤調整,然后跌破整理區,股價再次上漲時,平臺整理區域對股價有壓力。六:軌道壓力位:上升或下跌軌道的中軌、上軌;BOLL線的中軌,上軌對股價也有壓力。七;趨勢線壓力位:指下降趨勢線(空頭市場各反彈高點的連線)對股價上漲有壓力。八:X線壓力位:X線對股價的壓力是所有壓力位中最重的。什么是X線?X線是股價下跌到一定價位,在此價位形成兩次以上反彈,各次反彈的波谷連線本來已經成為股價的支撐位,可后來又跌破這一波谷連線,股價在這一連線下方又經過兩次以上反彈,反彈高點又在此連線延長線上,這一條由兩次以上低點和兩次以上反彈高點形成的連線就叫股票的X線。(其實就是前一波谷連線的延伸線)。X線是股票的成交密集區,對股價的壓力更勝于其它壓力位。支撐位也有以上八種類型。這里主要講一下均線支撐位、趨勢線支撐位和軌道支撐位。其它的支撐位也就是股價突破相應的阻力位后,原來第阻力位變成了相應的支撐位。均線支撐位:股價上穿均線后,原來的壓力位就變成了支撐位。短線操作關注5、10日線支撐,中長線操作關注60、120、250日線的支撐。趨勢線支撐位:主要指上升趨勢線(多頭市場各回調低點連線)對股價的支撐。軌道支撐位:上升或下跌軌道的中軌、下軌;BOLL線的中軌、下軌對股價有支撐作用。股市有句諺語:“熊市找壓力,牛市找支撐。”這句話的含義告訴我們:熊市要關注壓力位的強大作用,賣要賣在壓力位上;而牛市要注重支撐位的作用,買要買在支撐位上。同時也告訴我們不管何時何市,操作都要關注阻力位和支撐位的變化,要學會在阻力位上止贏,支撐位上逢低布局。2005年9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