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相控陣雷達的除“金剛級”還有別的嗎?“金剛級”與韓國“KDK I,II,III”級相比如何?

熱心網友

為了能尋找一個適當的借口大力發展本國的海空軍軍事力量,日本首先拋出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該論隨后被其他亞洲以及于中國有著領土爭議的國家紛紛效仿,到處傳播、報道、鼓吹,都是企圖通過某些常理無法達到的片面上的正規的合理手段來達到其某些不為人意的目的,借此想阻止中國的快速發展進而擴充自己的實力。這當中又以日本的行動優為迅速,他們以此為借口在上世紀90年代相繼裝備了4艘世界上最先進的“金剛”型“宙斯盾”級導彈驅逐艦,10艘村雨級驅逐艦和3艘高波級驅逐艦,此外還有3艘1.35萬噸的大禹級大型運輸艦(臨時可以改裝成小型滑越起飛試航母);在潛艇方面,裝備了5艘春潮級和6艘親潮級世界級的潛艇。而為了配合海軍的發展需要,海軍航空自衛隊還購買了50余架F-2型戰斗機以及100架P-3C反潛作戰巡邏機,該機即可以充當反潛作戰,也可以在距敵100多公里遠的上空發射美制魚叉反艦導彈。另外還配備了E-767、E-2型預警機近20架,以及一部分加油機,使其具備了十分強大的遠程打擊、指揮控制能力,并繼續保持著世界第一的反水雷能力和世第二的反潛能力,作戰力量堪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熱心網友

日本海上自衛隊編制定員4。5752萬人,實有兵員4。3842萬人,編成1個自衛艦隊、1個護衛艦隊、1個航空集團、1個潛艇艦隊、5個地方隊。截止至1998年3月底,共裝備各型作戰艦艇152艘,總噸位36。4萬噸。潛艇16艘:春潮級6艘、夕潮級10艘;驅逐艦近40艘:金剛級4艘、村雨級4艘、朝霧級8艘、初雪級12艘、旗風級2艘、白根級2艘、立風級3艘、高月級4艘;護衛艦20艘:阿武隈6艘、夕張級2艘、石狩級1艘、筑后級11艘;大隅級兩棲運輸艦1艘;水雷戰艦艇32余艘。日本八八艦隊“八八艦隊”的主要任務是在中、遠海實施機動反潛或護航作戰。它由8艘驅逐艦和8架艦載反潛直升機編成,故稱為“八八艦隊”。“十·九艦隊”: 一艘“榛名”級或“白根”級驅逐艦,載3架 H S S-2 B反潛直升機,擔任艦隊指揮艦并負責反潛;一艘新型“高波 ”級驅逐艦和兩艘“旗風”或“太刀風”級驅逐艦,主要擔負編隊的防空任務; 5艘“朝霧”級或“初雪”級多用途驅逐艦,各載一架 H S S-2 B反潛直升機,用于反潛、反艦作戰。此外,還配備一艘大型遠洋綜合補給船,擔負艦隊的遠洋補給保障“九十艦隊”:反潛能力強 防空不足對于今天已為人們所熟悉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八·八艦隊”,關于它的提法最早出現于1907年。日本海軍根據當時日俄戰爭經驗,設想由8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構成日本海上艦艇編隊,赴海上第一線作戰,與當時剛剛崛起的海軍強國美國爭霸。但由于種種原因該設想未能實現,只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軍方才又重新提出“八·八艦隊”構想并付諸實施。當然,與崇尚巨艦大炮的時代相比,當初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八·八艦隊”主要根據反潛護航的作戰使命,突出了反潛作戰兵力的配置,由8艘驅逐艦和8架艦載直升機構成。與此同時,針對“八·八艦”隊所存在能力的不足,尤其是防空力量較薄弱,日本海軍又有了建立“九·十艦隊”的夢想。隨著“宙斯盾”防空導彈驅逐艦于1988年開始建造,以及首艦“金剛”號于1993年的服役,“九·十艦隊”也夢想成真。   “九·十艦隊”的由來和編成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九·十艦隊”,是以原來的“八·八艦隊”為基礎,再編入新建造的“宙斯盾”防空導彈驅逐艦和多用途驅逐艦(載有1架直升機)各1艘,由10艘驅逐艦和9架艦載直升機構成的艦艇編隊,并因此而得名。它是各國海軍中最為典型的、以非航母水面艦艇為主的海上艦艇編隊,具有相對固定的編成。依據“八·八艦隊”的編成思想,“九·十艦隊”的基本編成是1艘“白根”級驅逐艦,可搭載3架直升機,載有8聯裝“海麻雀”點防御艦空導彈1座,裝備了11號和14號數據鏈,擔任編隊指揮艦,并實施反潛作戰;“宙斯盾”防空導彈驅逐艦以及“旗風”級和“太刀風”級防空導彈驅逐艦各1艘,主要用于區域防空作戰;“初雪”級和“朝霧”級多用途驅逐艦共6艘,每艘載1架直升機,裝備4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2座、8聯裝“海麻雀”點防御艦空導彈1座,是編隊反潛、反艦作戰的主要兵力。編隊由于能及時在艦艦、艦機、艦岸之間傳遞實時情報,故已構成了一個作戰整體。同時,艦載直升機將由性能更先進的SH-60J代替了原來的HSS-2B型反潛直升機。該機是以美海軍現役SH-60型直升機為基礎的,由日本自己研制的下一代反潛直升機,除反潛功能外,還具有為反艦導彈中繼制導等多種功能。   “九·十艦隊“的編成方案,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是為了達成1000海里護航的基本目標,實現“封鎖護航”的戰略,以原蘇聯海軍的潛艇為主要作戰對象,根據艦艇編隊對潛搜索和攻擊的戰術設想,應用運籌學的解析方法,通過建模計算,得出的較為優化的反潛艦艇編隊編成方案。計算表明:按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驅逐艦的反潛作戰能力,在同時出動8艘-10艘時,擊沉敵潛艇的概率曲線趨于水平;同時針對核潛艇,反潛直升機以三機編組的形式進行搜索較為可靠,這樣為了連續作業至少需要兩組,那么若要保證有6架反潛直升機處于正常可用狀態,配備的數量就要有8-9架。依據最佳費效比使用兵力的原則,如果說“八·八艦隊”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滿足海上艦艇反潛作戰需求的基本編成,那么“九·十艦隊”就是艦艇反潛作戰的最佳編成。而且,在1986年8月,由美國、日本多國參加的“環太平洋演習”中,“八·八艦隊”首次公開露面,就多次以熟練的艦機協同的戰術動作,準確、漂亮地捕捉和“擊沉”了企圖接近或正在“逃竄”的美國核潛艇,“使接近它的潛艇幾乎為零”,充分驗證了該計算方案的正確性。   強大的反潛作戰能力   根據“八·八艦隊”的航渡隊形,“九·十艦隊”的編隊正常航渡的基本隊形是:“宙斯盾”防空導彈驅逐艦居前,指揮艦居中,6艘多用途驅逐艦以3艘為一組呈扇形配置在左右兩側,另外2艘防空驅逐艦殿后,艦與艦之間的距離多為20鏈(約3700米),以保證艦載聲納能可靠地發現敵潛艇。   九·十艦隊的驅逐艦均裝有球鼻首聲納(作用距離可達30鏈約5500米)和“阿斯洛克”反潛火箭和反潛魚雷(反潛火箭總數達88枚、反潛魚雷總數為60枚)。而且,除了3艘防空驅逐艦外,其余7艘艦上還裝有新型的拖曳式線列陣聲納系統。艦殼聲納主要是OQS-4型,是日本以美國SQS-23型為基礎研制的改進型,采用的工作方法是海底反射法和會聚區法,能探測搜索較遠距離和深水層的潛艇。拖曳聲納主要是SQR-19型,由水下聽音器組成48×8個陣列,通過捕捉潛艇發出的超聲波,即可測定目標的方位和距離,一般與直升機投擲的聲納浮標配合使用效果更好。直升機首先投擲聲納浮標,發現目標后立即使用拖曳聲納進行深測、定位,常常能獲得準確的目標位置參數。反潛直升機上裝有吊放式聲納、搜索雷達、戰術數據綜合顯示臺等,也可以攜帶4枚MK46魚雷或深水炸彈等反潛武器。   反潛作戰時,采用艦隊聯合的搜潛方式參與對潛搜索。反潛直升機以三機為一組呈倒三角形隊形,一般位于編隊前3海里-10海里(約8。5公里-18。5公里)的區域,有敵情威脅的翼側進行反潛艇搜索。進行聲納吊放作業時,反潛直升機懸停高度約13米,正常情況下懸停搜索兩三分鐘后即飛向下一個懸停點。如果提供的情報準確,一般有四五個回合即可測出目標位置。每組留空搜索時間為2小時,一架直升機搜索的有效寬度正常為5海里(約9公里),整個編隊1小時就能有效控制800平方公里-1000平方公里的海域。發現判明敵潛艇后,編隊的機載或艦載反潛武器一次齊射的彈藥數量,即可將該潛艇擊毀。   防空作戰配合能力不足   “宙斯盾”防空導彈驅逐艦,作為“九·十艦隊”防空作戰的主力,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一代防空導彈驅逐艦。主要防空武器是70枚垂直發射、射程為75公里甚至更遠的“標準”2型艦空導彈,通過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和指揮控制系統對154個空中目標進行自動搜索和跟蹤,可以同時對12個空中來襲目標進行抗擊,這種能力是“八·八艦隊”防空能力的2-3倍;而且,相控陣雷達的跟蹤火控系統還能引導“標準”艦空導彈從非“宙斯盾”艦艇上發射。這樣編隊就將在75公里以上的距離處,構成能同時抗擊12個空中來襲目標的第一層防空力量。作為“九·十艦隊”防空作戰的主要兵力,“旗風”級防空導彈驅逐艦屬第三代防空導彈驅逐艦,每艘艦攜帶有射程為47公里的單聯裝“標準”1型中程防空導彈1座。每艘艦的指揮控制系統,能同時對2個目標實施跟蹤。所以,防空時可使用“標準”l型中程防空導彈,在距編隊24公里-50公里的距離上,形成能對一批目標中的4個目標實施攻擊的第二層對空抗擊力量。后兩層對空抗擊力量:一是其余7艘驅逐艦攜帶的射程為20公里,總數達56枚的“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能抗擊7公里-20公里范圍內的空中來襲目標;另一層是10艘驅逐艦攜帶的127mm火炮、76mm火炮、六聯裝“密集陣”和電子對抗等軟抗擊武器。經過上述四層對空力量的抗擊,“九·十艦隊”在正常條件下,對同批空中來襲目標,一次能抗擊14架-18架來襲飛機或者是18枚-22枚來襲導彈。當然,作為對呈“飽和”狀態的空中來襲目標的攻擊,編隊的對空防御作戰能力還是有限的,但如果與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航母戰斗群配合使用,或是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作戰,該作戰能力能滿足自身對空防御作戰需求。   綜上所述,日本“九·十艦隊”作為一個作戰整體,由相控陣雷達和三坐標雷達、電子探測系統及直升機保障遠程警戒,以“標準”1/2型中程防空導彈作為對空防御的中堅力量,具有較強的海上反潛、反艦的打擊力量。在有岸基航空兵或是美國航母戰斗群提供一定的空中保障的條件下,該編隊反潛護航能力是相當強的,可擔負對一個大型船團(50艘左右運輸船)的護航任務。所以,日本海上自衛隊計劃建立不少于4支這樣的艦艇編隊。。

熱心網友

"村雨"級導彈驅逐艦 "白根"級反潛驅逐艦"榛名"級導彈驅逐艦 "石狩"級導彈護衛艦"金剛"級導彈驅逐艦 "大隅"登陸艦(準直升機航母)"朝霧"級導彈驅逐艦 "摩周"級新型補給艦 (日本目前噸位最大艦船)"親潮"級常規潛艇海上自衛隊現役人數4。3萬,擁有各型戰艦近170艘,總噸位40萬噸,其中驅逐艦、護衛艦77艘,常規動力潛艇16艘,反潛巡邏機、直升機等各種飛機近200架。 美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巴克爾在分析日本海上軍事力量時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已成為西太平洋地區最強大的海軍力量,而且日本政府從來沒有停止海上自衛隊現代化的努力……”-------------------------------------------------------------------------“金剛”級導彈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二戰后建造的噸位最大、火力最強、性能最優的驅逐艦,也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先進的“宙斯盾”系統的水面艦艇。它出現的原因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急需加強其“八八艦隊”的防空能力,在航母受到種種限制,一時無望到手的情況下,擁有出色防空能力的“宙斯盾”級驅逐艦自然成為最好的選擇。  該級艦是以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為藍本建造的,在指揮系統和武器裝備上大致相同,但艦體卻采用了日本的設計,較后者噸位更重、航程更遠,從而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引以為榮的最新杰作。該級艦全盤引進了美國尖端的“宙斯盾”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體系。因此“金剛”級導彈驅逐艦的防空作戰能力在世界海軍中也是第一流的。。

熱心網友

"村雨"級導彈驅逐艦 "白根"級反潛驅逐艦"榛名"級導彈驅逐艦 "石狩"級導彈護衛艦"金剛"級導彈驅逐艦 "大隅"登陸艦(準直升機航母)"朝霧"級導彈驅逐艦 "摩周"級新型補給艦 (日本目前噸位最大艦船)"親潮"級常規潛艇海上自衛隊現役人數4。3萬,擁有各型戰艦近170艘,總噸位40萬噸,其中驅逐艦、護衛艦77艘,常規動力潛艇16艘,反潛巡邏機、直升機等各種飛機近200架。 美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巴克爾在分析日本海上軍事力量時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已成為西太平洋地區最強大的海軍力量,而且日本政府從來沒有停止海上自衛隊現代化的努力……”-------------------------------------------------------------------------“金剛”級導彈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二戰后建造的噸位最大、火力最強、性能最優的驅逐艦,也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先進的“宙斯盾”系統的水面艦艇。它出現的原因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急需加強其“八八艦隊”的防空能力,在航母受到種種限制,一時無望到手的情況下,擁有出色防空能力的“宙斯盾”級驅逐艦自然成為最好的選擇。  該級艦是以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為藍本建造的,在指揮系統和武器裝備上大致相同,但艦體卻采用了日本的設計,較后者噸位更重、航程更遠,從而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引以為榮的最新杰作。該級艦全盤引進了美國尖端的“宙斯盾”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體系。因此“金剛”級導彈驅逐艦的防空作戰能力在世界海軍中也是第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