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600字以上,文體不限。

熱心網友

一個最可愛的人,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朋友愛吃水爆肚,經常拽著我在哈爾濱的大街小巷尋找回民餐館挨家試吃。后來被他踅  摸著一家,就在經緯街上,門面不大,衛生條件也讓人不敢恭維,不過爆肚確實做得很地道  。一段時間里,我們經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我們兩又坐在那個小館里推杯換盞,不是飯口時間,店  里只有我們兩個老回頭客,飯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們兩旁邊閑扯,這是個很庸懶的午后  。    在我們要第二盤水爆肚的時候,一個老乞丐推門而入。飯店地處繁華地帶,經常有  落魄者和偽裝的落魄者來尋求幫助,我們也都見怪不怪,這家小飯館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  每逢有這樣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給兩個,今天也不例外,沒等老人開口,他掏出一塊錢遞  了過去。老人不要,聲音很含混的說不要不要,不要錢,有剩飯給一口就成。這令我們很詫  異----這是一個真正的“要飯”的,他不要錢。我不由得仔細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  板還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難得的是一身衣服雖然破舊,但是基本上算干凈的,這在乞丐  當中絕對是很少見的。    要說要飯要到飯館里是找對了地方,可事實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飯館做的是?頭客生意,客人吃剩的東西直接當面倒掉,他們家主食是燒賣,現要現包-----小老板根本就  沒有剩飯剩菜給老人,很明顯他也不能給老人來上這么一份現要現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  這么不好解決。    我們的桌上有一屜燒賣,每次來我們都會要上這么一份,我一口沒吃過,我那哥們  也是淺嘗則止,之所以要它是一個習慣----這家飯館的服務員很有一套,在你點完菜后,她  會隨口問一句:“來幾屜燒賣?”口氣不容置疑,你會下意識的選擇數量而不能拒絕他們家  這個祖傳手藝。    朋友也對這個老人發生了興趣,招呼服務員把這屜小老板引以為榮的燒賣給老人拿  過去,并且讓老人坐在我們旁邊的桌上吃。沒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攔著老人坐下,還說桌  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隨便。老人喃喃的道謝,從隨身的包袱里掏出一個搪瓷茶缸想要點水  喝,這個缸子讓我們吃了一驚,班駁的缸體上一行紅字還可以辨認----------獻給最可愛的  人!    我這個哥們是不折不扣的將門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銜時的少將,我也對近現代軍  史很感興趣,這也是我們兩能成為好朋友的一個基礎。看到這個缸子出現在這么個老年乞丐  手里讓我們很納悶,朋友遲疑地問老人這缸子哪來的,老人喃喃的說:“是我的是我的,是  發給我的。”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朋友說爺們你過來坐,你過來坐,咱爺三嘮嘮。老人說  不用不用,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們桌前,于是就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老爺子,你參過軍?”  “是呀是呀,當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參加的是哪只部隊啊?”  “新四軍六師,就是后來的華野六縱”  “您還記得你們縱隊司令是誰嗎?”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語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來,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個來自鄉下的老農顯然不會  知道這些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的歷史,這是支我軍歷史上的英雄部隊----孟良崮上,張靈甫  被這支部隊擊斃,使該縱隊一戰成名。    我們給老人夾菜,倒酒,繼續我們的話題------    “后來還參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國人的飛機厲害呀,我就是在朝鮮受傷后才復員的啊”    “那您參軍七年應該是干部了,怎么是復員呢?”    “沒有文化啊,當不了干部”    看見我們狐疑的神色,老人著起急來。    “你們兩個娃不信嗎?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老人慌慌地在懷里摸出一個包得很  仔細的小布包打開來,兩個紅色塑料皮的小本,一個是復員軍人證書,另一個是二等殘廢軍  人證書。老人慢慢卷起左邊的褲管,我看見了一條木腿。    朋友在包里又拿起一張疊的很仔細的白紙打開看,看完后遞給我,默默無語。    那是一張村委會的介紹信,大意是持該介紹信者為我村復員殘疾軍人,無兒無女,  喪失勞動能力,由于本村財政困難,無力撫養,特準許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協助云云。村  委會的大印紅的刺眼。    我們都被這個事實震驚了,飯店老板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結結巴巴的對老人說:  “爺們,再到了吃飯的時候您就上我這來,只要我這飯館開一天,您就。。。。。”老人打  斷他說不,他說他還能走動他就要走,老人說東北人好咧,當年在丹東他就知道東北人好咧  。    我納悶地問老人為什么在行乞的過程里為什么不要錢呢?老人突然盯著我說:“我  當過七年兵的,我還是個共產****員哩,我怎么能。。。。。。?    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

熱心網友

這樣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