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以為,完全取決于三個層面:(1)寬貨幣,緊信貸的國家政策什么時候終結;(2)外貿盈余什么時候逆轉(3)房地產市場什么時候轉暖這三個層面不起變化,國債的收益率決不會回升!
熱心網友
我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在我外行者看來,外匯儲備的增加必然導致的貨幣投放量的加大,終究會反映到整體的物價上漲上,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之下,央行加息的可能也就大,不反而能使國債的收益率回升(國債價格下跌)嗎?
熱心網友
漲跌都是波段性的
熱心網友
本人以為老大是念的美國經,走的是日本路。
熱心網友
我想現在通貨膨脹是不會的,因為現在就業形式不樂觀,改革(醫療、教育....)又讓人拼命存錢,外國又有很多熱錢在圍堵,國家想經濟發展,可現實不讓人消費,就象現在政府不狠心懲治腐敗,想不痛不癢的混過去,終究是不可能過關的。就象樓蓋得再高再好,地基不牢終會坍塌。不推翻舊體制就不會有新體制一樣,真理是不會模棱兩可的。經濟發展是當政的愿望,愿望是經過痛苦的斗爭才取得的。政治是主宰一切的靈魂,我想國家很難:提高利率,人民更玩命存錢;降低利率,人民還是玩命存錢;國家一方面要你節約,一方面又希望你花錢。嘮叨半天,我應該說明切題的回答,因為答案只有一個:我認為國家會加息,但不管用,最后還是降息。就象煤礦礦難一樣,國家想整治,但缺乏強硬手段,最終礦難還是頻頻發生。各位,我有時跑題,見諒!
熱心網友
現在看主要是銀行資金無處投資,如果放松信貸就會造成資金撤離,到時國債價格將大幅下跌,油價持續上漲,但給物價造成上漲的成分不多,短期看還不會通貨膨脹,加息的預期不大,所以只有銀行資金有了去處,國債才會回歸到自身價值
熱心網友
我的預測往往失誤,所以會十賭九輸、所以選做國債。好在我們都是吃剩有余者,只是利用閑錢、債息在玩,哪邊看著有利就哪邊去吧。最近上海各大銀行的房貸己經松動,個人購買第二套(炒家)也能貸七成了。國家要鼓勵消費、促進內需,這些信息或許對大家的預測有些幫助?
熱心網友
我根本不管那么多。算一算,憑證債利率高的多,我就換成憑證債;一旦哪天記帳債跌的稀里糊涂,收益率高與憑證債時,就再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