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霰彈槍顧名思義,是具有同時發射多個彈丸單兵火器。就作戰功用來說,它是一種效率很高的慢射火器。在對待單個目標的作戰中,具有其他各種武器難以替代的作用。它是現代武器中發射命中比最高的輕便武器。在作戰距離上看,它填補了手槍和步槍的之間的空白地帶。在使用功能上看,它是最為簡單的多功能武器,不但能夠在較近距離射擊各種活動目標,也可以在百米以上進行精度較高的點射;不但能夠通過直接命中致敵死地,也可以巧妙利用反彈射擊,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不但可以發射超大口徑巨型彈頭,也可以發射非致命性的沙包,把敵人生擒活捉;不但可以用來制服歹徒,也可以在大規模暴亂中發射催淚瓦斯彈驅散人群…… 下面筆者分段將對霰彈槍的原理,子彈種類使用和訓練方法做一些簡單介紹。 霰彈槍是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不好說,但是中國自古就有類似的武器,那就是老式獵槍。在滑膛槍管里面灌上火藥,在外面裝上鐵沙,利用火藥爆炸力量將鐵沙噴出,射擊目標。抗日戰爭時白洋淀的獵手們成了了雁翎隊,用這種稱為“大抬桿”的霰彈槍跟日本人打游擊。一炮出去雖然不容易打死,但是卻要讓挨炮的鬼子從肉里扒出上百個鐵渣子,痛苦可想而知。日本鬼子給它起了個形象的名字“掃帚炮”。 現代霰彈槍子彈是用高強度塑料做彈身,下部分是銅制底火,根據用途和型號裝上彈藥,上部分裝填彈丸。如果打獵、體育比賽或者練習使用細小的彈丸。實戰用直徑點三零英寸的鉛丸若干,還有作為遠射為目的的單個鉛彈頭。 跟普通槍彈不同,霰彈槍發射之彈丸呈一個逐漸擴散的彈群,形成一個殺傷片。這也霰彈槍命中率高的原因之一。 因為霰彈槍子彈不是旋轉飛行,彈丸的穿透力不如相同速度的普通子彈,這樣在命中體上的能量釋放也就更加充分。對子彈殺傷威力有了解的人都清楚,槍彈的殺傷力決定于擊中部位。步槍殺傷力大于手槍是因為彈丸速度高在命中之發生翻滾,從而造成較大面積的肌肉損傷。手槍為了提高殺傷力,不得不使用空尖彈,造成命中后開花的結果。霰彈槍由于是多個彈丸同時命中,這樣對人體致命處的破壞概率也遠遠高于普通子彈。 由于霰彈槍子彈的飛行特點也產生了這種槍的特殊用法:反彈射擊。霰彈槍的彈丸在以較小角度命中較硬物體時會產生規律一致的反彈,而不是像普通子彈那樣試圖射入物體之中(因為高速旋轉而產生的穩定力矩)。子彈群以三十度角接觸地面時,所有子彈會在彈起后,沿地面十幾度小夾角向前橫掃。這樣,在實戰中,射手就能發揮自己的創意。比如在街道上,敵人藏在汽車后面,不露身子只在下面露出兩只腳,這時可以瞄準汽車前面的地面,用反彈射擊。讓子彈反彈起擊中對方的腿。待敵人倒下之后,再次反彈射擊,將其擊斃。 “霰彈槍槍槍不落空”這是一個警察老教官的評價。美國大型警察局的巡邏車里大都裝備一支霰彈槍。在好萊塢的電影里,警察遇到惡性案件時,都是瀟灑地拔出手槍沖進現場,而現實當中,遇到這種情況警察第一個動作就是從座位中間抽出霰彈槍。對于使用手槍的人來說,遇到霰彈槍對手,只要不是在極為近的距離中,差不多是死定了。 霰彈槍不但有效射程大,而且有效射擊速度要比手槍快得多。同樣是在二十米距離上,手槍要想瞄準必須照應微小的瞄準器。而霰彈槍長長的槍管隨便指向目標,就能擊中人體大的目標(想想運動員打飛碟)。手槍擊中人體后,未必能夠立即阻止對方的反撲,而霰彈槍一炮就是血肉模糊。 正因為如此霰彈槍還有另一個功能,威懾力量。上面那個教官還曾經提到,一次他們處理一個騷亂的晚會,酒徒向警察蓄意攻擊,警察大聲阻止不見效果,結果他舉起霰彈槍,槍口向上,“卡啦”推彈上膛,頓時整個大廳鴉雀無聲。酒醉的馬上醒了。這一炮可不是鬧著玩的呵。 雖然是近戰的高效能武器,然而霰彈槍因為自身的某些缺點卻經常被使用者忽視。說到霰彈槍的缺點,我從使用上看,主要是作為近戰武器,第一是坐力過大。二是重量偏大。先說坐力,打完了十二號霰彈槍(哪怕是使用輕型練習彈),你馬上打標準的AK47的7。62x39 或者AR15 的。223 子彈,你會感到步槍是這么柔和呵。如果是普通霰彈槍精度訓練,坐力對于普通男子來說應當毫無問題。然而進行實戰訓練時,需要快速移動、裝填、更換各種姿勢,一次訓練下來肩窩磕出來淤血印是經常的。因為在快速射擊訓練中,你的抵肩往往不是十分合適就需要打響。 關于霰彈槍的重量問題,對于普通射擊的人可能感覺不明顯,如果進入使用狀態問題就來了。步槍在多數情況下是有依托射擊,多數是臥姿和跪姿,所以步槍輕些重些,不會有太多人抱怨。霰彈槍是近中程作戰武器,所以更多機會是進行無依托立姿射擊。加上粗大的槍管使槍的前面過重(現代某些霰彈槍廠為了減輕重量用鋁合金制造槍身,反而更加重了前重量不勻稱的問題),長時間舉著就會感到吃力了。試想假如你用霰彈槍對準一個俘虜,等待同伴將其銬住,如果等上20 分鐘,手不哆嗦才怪。當然兩只手操槍重量尚可應付,問題是實戰使用你還需要不停裝彈。霰彈槍不是打光了才裝彈,而是隨打隨裝。正確方法是單手舉槍抵肩,槍口指向目標或者繼續搜尋目標,非持槍手從下面裝彈。此時萬一出現敵情,你可以單手射擊。一只手托舉一支霰彈槍,可想而知這是把子力氣活。(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打霰彈槍不知道自己力氣小哇) 提到霰彈槍,人們想到的往往是對對手干凈利索的絞殺。其實霰彈槍也是很有“人性”的武器。各國警察對使用致命武器的規定范圍基本原理都是相似的,大約包含三項內容:警察自衛、制止正在發生的惡性犯罪、射殺逃亡的惡性和危險的罪犯。然而現實生活有時復雜得讓這些明確的規定變得界限模糊。警察執勤時經常碰到這種情況,犯罪背景不明確的人手持危險器具反抗、甚至意圖攻擊警察。比如一個拿著酒瓶的醉漢叫罵著向警察撲過來,一個懷疑受到毒品影響的拿著棒球棍慢慢接近你。在這個時候,警察固然可以引用使用致命武器原則的第一項,用手槍制止對方。但這極有可能事發現射殺對象不真具備強烈犯罪意圖,因而產生復雜的法律民事糾紛。在這種情況下,霰彈槍的軟性制敵功能就發揮作用了。 美國警察的巡邏車里還裝備一種稱為 Stun Bag 的霰彈槍彈。遇到前面說的情況警察會迅速取出裝好這種特殊子彈的霰彈槍。對著目標發射一到兩發 Stun Bag,霰彈槍會高速射出一種非致命的小沙袋,將對手打翻在地,從而起到一種非致命的自衛和擒拿作用。 和其他武器相比,霰彈槍是比較容易訓練的一種武器。一般說來,普通人經過十個小時的課程都能夠掌握霰彈槍實戰要領。在執法機關的訓練當中,因為手槍過不了關而被淘汰的人比較常見,因為霰彈槍被淘汰的現象卻不多。 霰彈槍實戰操作有兩種射擊方法:抵肩瞄準射擊,和抵腰指向射擊。前者射擊方法類似步槍的射擊。順便說明的是,霰彈槍的射擊多數為立姿,這一點跟步槍多為臥姿射擊的現象不同。這可能是因為霰彈槍的近距離和突然性的作戰使用的關系。抵肩射擊,雖說跟步槍立姿差不多,但我個人的經驗是,霰彈槍射擊時要求身體前傾更多一些,為的是有效抑制霰彈槍的強大后坐力。抵肩部位相對也比較靠上,是胸大肌在肩膀結合部位向上頃的地方。抵肩力求部位準確,實在穩定,不是為了射擊準確性,而是為了避免肩膀撞傷。因為霰彈槍很少是抵肩好了再尋找目標,往往是發現目標,再快速舉槍射擊。這樣匆忙之中部位不容易掌握。 男性主要憑肌肉部位的感覺,女性的竅門是把槍托自然地抵到胸罩帶的部位上。抵腰射擊是把槍托壓靠在自己的腰部,大約跟武裝帶平行,但靠上一點位置,因為你要避免坐力中槍托撞到你的手槍上。你抵腰的手要用力靠緊腰部,以借用腰部力量抵抗坐力。前面的手一定要伸直,關節鎖住,不能有任何彎曲。槍口要有略微向下的感覺,指向目標。這種概略瞄準往往用于很近的距離,快速射擊,在實戰中這種方法十分有效,速度快動作隱蔽。 霰彈槍的訓練,跟手槍比起來容易得多。作戰時霰彈槍有兩種持法,一種是槍托抵肩,槍口向下約40 度,一段發現情況,抬起槍口馬上就射擊。這種姿勢要比平舉槍省許多力。所以一旦出現戰斗間歇,大都會才取這種姿勢。這種姿勢反應速度快,但是仍然較為吃力,時間長了會產生腰痛。第二種姿勢是槍托抵腰,槍口上抬,大約在跟眼平行位置的高度。這種方法適合于進行長時間的搜索,且應付突然出現在近距離的敵人。 關于裝彈。霰彈槍的裝彈一定要單手舉槍,槍托抵肩,槍口對敵。子彈從下面裝。非持槍手要盡力拿多發子彈,一次裝填。自然身強手大的人更加方便。用這種方法裝彈過程中一旦出現敵人,可以單手射擊。把槍夾在腋下,裝彈口向上的裝法,是打鴨子人用的。 散彈槍的瞄準以槍管為基準,如果有準星,準星應當放在槍管弧頂,眼睛不應看到槍管管身。霰彈槍擊發時會產生強烈上跳,所以一般瞄準在目標的下沿。警用霰彈槍練習和考核采用12 發戰地移動速射方法。霰彈槍彈倉內壓滿四發子彈。槍托掛套身裝五發子彈,警員隨身攜帶三發子彈。時間從警員沖出汽車開始計算。警員在警車內拿起霰彈槍,沖出汽車,原地對25 碼的胸靶進行兩發速射。隨即裝填兩發子彈同時移動身體到一面隱蔽墻,對同一目標再進行兩發速射。下一步警員沖出隱蔽墻,且裝填子彈,在十五碼位置,對目標進行兩發速射,一發弱手弱眼(如果你右手持槍,就需要同左手持槍,并用左眼瞄準。)射擊。然后沖出約20 碼地段,須保持槍口向敵,隱蔽在矮墻下對 15 碼的小型鋼靶進行四發速射。最后在沖出20 碼用抵腰射擊15 碼內的胸靶。整個過程不得長于 75 秒,不得有一發射失。洛杉磯縣警局一教官在此項射擊考核中作過表演,夜間射擊他用了29 秒鐘。他的霰彈槍射擊聽起來已經跟自動槍的兩發點射差不多速度。。

熱心網友

霰彈槍就是子彈發射出去后散布面較大的槍,例如:獵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