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AMD與Intel之間頻率如何轉換
熱心網友
AMD處理器PR值
熱心網友
K7時代PR值最直接的用處是用來換算成CPU的自身的實際主頻,進入K8時代由于CPU的執行力提升,這種換算關系被打破,于是PR值需要尋找新的有效參照,大多人把參照物定位在P4的主頻上,至于這對不對我不想說了,二樓給的全是XP的數據,早就沒有XP這東西了,而且現在的閃龍速龍與XP相同PR標稱的實際主頻都低于XP,那張表的參考性不強,三樓的看來對硬件有相當的了解分析得很好,可是也有一些誤區,如果你有閃龍2400+的機器拿去和CD320比較一下就明白了,我女朋友用來看電影上網的機器就是2400+,怎么個性能我很清楚,速龍2800+和實際主頻2。8G的P4 5XX處理器有將近400元的差價,已經不在一個檔次上了,性能一致3000+還有存在的必要?從你的思路出發用3000+的不是被AMD騙了就是有問題,之所以會這么說是因為要維護PR值標稱和P4實際主頻對等的理論,實際是不對等的,性能和P4 506可能還有一比,只是506的主頻還沒到2。8G,在心理上無法接受它,最后是浮點運算能力,永遠的優勢,代表著更優秀的3D坐標運算和對流體的表現力,有多少人清楚現在的浮點運算是GPU負責的部分,曾幾何時INTEL處理器成了只能用來運行辦公軟件的東西了,如果我的工作需要我使用3D MAX呢?又一個經不起推敲的理論,我就不相信用INTEL平臺的都不玩游戲,如果你真的是個玩家而不是整天研究數據就會知道真的沒有什么不同,同級別性能也就都那樣,誰會在對手同級別面前拿出一個性能差距N多的東西,不信你用兩臺同級別的跑跑3D MARK就知道,自從《魔獸世界》的出現,我通過兩個平臺同級別配置的比較后,我在也不相信那些神話了,只要不在特定環境下誰都沒有絕對的優勢。
熱心網友
他們的頻率定義標準不相同所以沒有可比性,大約是AMD2500+和塞羊D331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