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小說上看到叫鍋盔的東東,不知道是什么呢?那是陜西那邊的吧?我在南方,可沒見過那玩意兒.

熱心網友

陜西省乾縣著名小吃。乾縣古稱乾州,有三大名小吃,稱“乾州三寶”,最著名的是乾州鍋盔。“乾縣的鍋盔像鍋蓋”為關中十大怪之一。 鍋盔人似鍋蓋,邊薄中厚,表面有輪輻狀花紋,硬實筋韌,酥香可口,是饋贈親友的佳品。由于制作時摻水量少,成品含水量低,故 極耐貯存,又便于攜帶,素為秦人出門遠行間帶的食品。  基本制作 工藝是:將于面粉、酵面和堿水放人盆中加溫水和成大塊溫面團, 放在案板上用木杠反復施壓,邊壓邊折疊,直壓至面色光潤為止。 再將面團按成品定量要求分成小塊,仍用木杠逐塊轉壓,最后壓成 圓形餅坯。將餅燒熱,入餅坯用穩而小的火干烙,以便定形并使 花紋上色。然后繼續用小火烙烤,烙時勤看、勤翻、勤轉,經“三翻六轉”侍火色均勻,鋼盔鼓起,皮黃內熟即成。是一種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烙饃像鍋蓋。蓋為平面,盔為凸形,且硬,敲之嘭嘭,如石如鐵。一年,有少年從外婆家攜鍋盔回,中途下冰雹,皆蛋大,砸死許多雞羊,少年頭頂鍋盔,有安全帽之功能,行十里路,身無傷損,饃無破裂。  堅硬,食之卻酥,沒牙的老人尤其喜愛,窩窩嘴嚅嚅而動,愈嚼愈出味。  用料簡單,若面粉十斤,水便四斤,鹼面七錢,酵面可夏七兩,冬斤半,春秋一斤。

熱心網友

在河南也有許多啊,是面粉做的,較厚,放在用那種裝了油漆的大桶做成爐的那種烤的,有的是甜,有的是咸,吃起來的時候是兩面是脆的,中間是空心的,一般是把糖包在中間的, 有圓形的,有長方形的,

熱心網友

不見得非要那么大吧?我們這里的鍋盔也就普通面餅那么大,還可夾上鹵肉,涼菜等等.

熱心網友

鍋盔是用面粉做的,有10公分厚,直徑大小也不超過20厘米.里面有夾心的,可用糖和鹽.然后放在鍋里烙.有點點鍋鈀好看味最美.

熱心網友

我是陜西人,這是我們陜西的特色食品,是一種很厚的餅。大約普通平底鍋那么大那么圓,很厚,是用一種特質鍋烙出的。小時候我媽也常烙,沒有特制鍋她就用高壓鍋做(不壓氣閥)。兩個字:好吃!

熱心網友

是陜西的一種面餅,大概有7公分厚,直徑20-25厘米左右,那里有一句諺語叫鍋盔似鍋蓋

熱心網友

其實就是鍋巴,一個鍋里面一層鍋巴,整個弄下來象個硬帽子,所以叫盔。

熱心網友

吃過披薩嗎?把上面亂七八糟的東西去掉后,剩下光禿禿的那個就叫鍋盔!

熱心網友

就是面粉做的餅子啊,不過體積要大一些,有鍋那么大,一般買都是買其中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