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銀鏡反應是含醛基類物質的一個重要反應,常用于檢驗醛基的存在,該實驗因現象明顯而深受學生喜愛。銀鏡反應實驗的關鍵是銀氨溶液的配制,而按照現行教材中的做法:“在潔凈的試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邊搖動試管,一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常常難以控制,實驗很容易失敗。筆者經過大量的實驗比較,發現:將氨水逐滴滴入到AgNO3溶液中,當試管中仍存在少許渾濁時,就進行銀鏡反應,極易成功,很少失敗,并且這也容易操作?! 「倪M后的操作容易控制,不論是老師演示還是學生演示都容易成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讀者可自行試之。

熱心網友

z支持上樓!

熱心網友

搞難度問題!頂!銀鏡反應是含醛基類等物質的一個重要反應,常用于檢驗醛基!我不知道喲!請注意題目!銀鏡反應實驗的改進?不是乙醛銀鏡反應實驗的改進

熱心網友

乙醛銀鏡反應實驗的改進一、實驗試劑2%硝酸銀溶液、2%氨水、5%氫氧化鈉、甲溶液(40%乙醛:乙醇=1∶1)、乙溶液(40%乙酸)。二、實驗方法方法一 在1支潔凈的試管里加入約1mL硝酸銀溶液,滴入1滴氫氧化鈉溶液,再逐滴加入氨水,邊滴邊振蕩至剛好澄清為止,得銀氨溶液。向銀氨溶液加1滴甲溶液,不斷振蕩,溶液慢慢變黑,再加1~2滴甲溶液,不斷振蕩,逐漸出現光亮的銀鏡。方法二在一支潔凈的試管里加入約1mL硝酸銀溶液,逐滴加入氨水,邊滴邊振蕩至產生的沉淀剛好溶解為止,滴入甲溶液2~3滴(或乙溶液1滴),充分振蕩,再滴入1滴氫氧化鈉溶液,不斷地快速振蕩,直至出現光亮的銀鏡為止。方法三在一支潔凈的試管里加入約1mL硝酸銀溶液,逐滴加入氨水,邊滴邊振蕩至產生的沉淀剛好溶解為止,滴入1滴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沉淀,重新逐滴加氨水至沉淀剛好溶解,再加2~3滴甲溶液(或1滴乙溶液),不斷振蕩,直至產生光亮的銀鏡為止。三、有關本實驗的說明1.試管要潔凈(這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之一)。否則,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銀沉淀,沒有銀鏡產生或產生的銀鏡不光亮。2.溶液混合后,振蕩要充分(這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之二)。加入最后一種溶液時,振蕩要快,否則會出現黑斑或產生銀鏡不均勻。3.加入的氨水要適量(這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之三)。氨水的濃度不能太大,滴加氨水的速度一定要緩慢,否則氨水容易過量。氨水過量會降低試劑的靈敏度,且容易生成爆炸性物質。4.加堿可使乙醛與銀氨溶液在常溫下發生反應,但如果滴加氫氧化鈉過量,反應速率太快,產生的銀鏡會發黑。5.銀氨溶液只能臨時配制,不能久置。如果久置會析出氮化銀、亞氨基化銀等爆炸性沉淀物。這些沉淀物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會分解而發生猛烈爆炸。所以,實驗完畢應立即將試管內的廢液傾去,用稀硝酸溶解管壁上的銀鏡,然后用水將試管沖洗干凈。6.氨水的濃度不宜過大,否則容易過量,致使實驗失敗。氨水的濃度以2%為宜。7.乙醛的濃度大,反應速率快,析出銀鏡快,但容易出現黑斑,加快振蕩速度可以避免出現黑斑。甲溶液中乙醇起到降低乙醛濃度的作用,使得反應速率適中,容易控制。有乙醇存在時,產生的銀鏡均勻、光亮。四、改進后的優點以上方法不需加熱,操作簡單,成功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