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中一款人壽險:投保額10000元,每年繳費1320元,交費期20年,每年按投保額分紅并記入有效保額,三年一返款(有效保額的9%)直至身故。因為我是理財盲,我自己計算,如果每年把等額的保費存入銀行,并復利滾存,好像比買保險得到的收益更多,而且還能隨意支取。 所以,請教有識之士,怎么樣比較這兩種理財方式最合理?到底這款保險合適不合適?
熱心網友
傳統(tǒng)的理財觀念,錢是一點點積攢起來的,只能由少成多,慢慢地靠儲蓄獲得保障,但買人壽保險則可以做到先有了保障,再去慢慢積累財富,這種反傳統(tǒng)的財務保障觀念,十分值得提倡和重視。儲蓄是一種“爬樓梯”式的逐步積累資金的方法, 它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目標。如果儲蓄不足夠多時,真有意外或疾病發(fā)生,就是杯水車薪,白白著急,因此儲蓄能算得出利息,但算不出風險 ,用儲蓄的手段來防御人生風險,就只能是“四兩撥四兩”,很難安然度過人生難關。其次,銀行利率的不斷降低和利息稅的開征,使儲蓄的增值空間已非常狹小, 另外,我國《商業(yè)銀行》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可以破產。因此,其實儲蓄也是有風險的。壽險是一種“坐電梯”式的、反傳統(tǒng)的保障方法,它在投保的同時,就能得到約定的保障額。一旦有意外或疾病發(fā)生時,其領取的保險金會數十倍甚至數百倍于保險費,可謂“四兩撥千斤”,因此,壽險是算出了風險的巨額花費,并能給予及時提供。其次,壽險的給付可免稅,而且收益穩(wěn)定,壽險保單也不會因壽險公司的原因而失效,因為我國《保險法》規(guī)定:人壽保險公司不得解散。其次,儲蓄與人壽保險的區(qū)別還體現在:(1)受益不同。您買保險得到的不僅是自己所交的錢,還包括別人所交保費的分攤;而您把錢存到銀行只能得到本錢和利息。 (2)行為方式不同。買保險是同舟共濟,是個人力量和他人力量的結合;而銀行存款純屬個人行為,有了風險只能依靠自身力量來解決。因此,如果您儲蓄的目的是為了積累子女教育婚嫁金,家人的養(yǎng)老金,或是為了建立家庭風險基金,那么,你選擇“人壽保險”作為您的理財工具應該是比較明智的。。
熱心網友
你是個很聰明的人,你算的也很對,是比保險得到的收益還要多。關鍵問題在于保險與銀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財工具,沒有可比性,所以您非要把銀行和保險比,那就會進入誤區(qū)的。試問一下,如果你一年存5000進入銀行,那么如果得大病了銀行會給你50萬來看病嗎?因病或意外身故或全殘了,銀行再給你50萬生活費嗎?如果這個銀行也能辦到的話,那么我們再來比哪個收益會更多一些。您說對嗎?保險的真諦是保障,以小搏大,其附加功能才是理財,并且是長期的理財。所以不可舍本求末,對保險要有個正確的認識。投資與保險理財的區(qū)別是:投資是以錢生錢,而保險則是以錢省錢,其中的差別您明白吧?既然是理財,就要把風險分散開來,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的渠道里。再舉個例子:從理財的角度上來講,銀行好像是饅頭,保險好像是菜肴,如果你想保證生活的品質,那么保險就是不可或缺的。您說對嗎? 24小時網上工作室
熱心網友
您好! 您提的這個問題,是許多買保險的人都提的老問題。保險和儲蓄有可比性,但更多的是不可比性。他們的功能不同,儲蓄的特點是取用方便,安全,短期利低,長期貶值。分紅壽險是有保障,體現人的生命價值,長期利益巨大。如新華的美滿安康,2倍保額的保障,3年返9%保額的現金到終生,66歲送保額和利息合計的祝壽金。具有保障賬戶,長期存款賬戶,現金帳戶的動能。您說那個好北京新華保險公司客戶經理宋先生51168399,13671141056
熱心網友
您好,我覺得理財首先應該具備的特點就是要具有長期性,短期的不叫理財,叫投機。銀行就好像是個存錢的抽屜,要面對兩個扒手,一個是自己,一個就是通貨膨脹,首先,人的本性就是享樂為先,總會想到各種理由把好不容易存起來的錢花掉,買房,買車等等。把錢存在銀行就是太有靈活性,不容易做到專款專用,保險就是一個強制儲蓄的過程,強迫自己做到專款專用,而且購買保險的初衷應該不是盈利,而是一個有效的經濟保障,保險就是要把以后要花的大筆的錢零星的存起來了。另外一個就是通貨膨脹,面對銀行存款2%的利息還要征收利息部分20%的利息稅,而我國公布的通貨膨脹慮卻達3。7%。存在銀行里的錢看起來是多了,但是其實實際的購買力已經下降了。所以要很好的認識清楚存銀行和買保險的利益關系。一個人的收入的50%可以用作日常的花銷,剩余的30%可以用作短期的儲蓄,而另外的10%可以用作投資。購買保險的部分應該是全年收入的10%為好。希望您真正認識到保險的用途,保障作用是最基本的,之后才是投資理財。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民生人壽北京分公司 王潔 87011983。
熱心網友
如果今天買了保險,下個月有意外,保險公司給你10000元,銀行給你還是1320元,你說誰好,這個比方不怎么好,但是問題就是這樣.上海 259459805@
熱心網友
保險與儲蓄的性質兩樣,不存在哪個好?就像蘋果與桔子的營養(yǎng)成份是不同的,購買保險與儲蓄是理財的一部份.您可分散經營您的資產.歡迎聯系shdtc@
熱心網友
樓上幾位朋友說得都有道理,簡單歸納一下:本身保險和儲蓄沒有誰比誰好的問題,因為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理財工具,具有不一樣的功能,儲蓄最大的好處就是在享受利息(無論高低)的同時,可以自由支取,即它的變現性,但它本身沒有任何保障功能;而保險恰好相反,它的最大好處在于保障,而最不利的就是變現性差。 樓主提到的這款保險是以分紅和每三年部分返還為賣點的保險產品,保障功能較弱(只有身故責任),您可以自己算一下若不考慮身故責任這一塊,靠三年返一次錢您需要多少年才能拿出您20年一共繳的錢?這里不能計算紅利,因為在比較您20年的總繳費時也沒有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啊。您說對不對? 考慮明白這幾個問題,要不要買這個保險您自會有答案了。
熱心網友
我建議你可以先了解一下你自己的需求,返還型的保險產品固然很多人喜歡,但是我覺得小孩買會比大人買要實惠,因為返還周期要長一些,紅利所增加的保額也會更高一些,如果你是需要用保險來理財,我覺得萬能會更適合你一些,我還覺得上面一位朋友說的對,買保險要比較公司,產品,售后服務,回報率,理賠等等問題,有問題,可以給我發(fā)郵件xj323198@ 或xj323@
熱心網友
說點我的看法:我也先說收益,兩、三年之內提取會少于本金,是因為保險公司要在這期間從中扣取一些運作成本,比如代理費、手續(xù)費等。只有在滿三年后支取才能見到本利。由于此產品的分紅是累計生息的只有滿期時才是本利的最大化。對于分紅的解釋各家保險公司只有相關利益的演示,對于今后幾年的投資回報誰也不能預知,保監(jiān)會也不允許保險公司用過去幾年的收益來設定以后的收益。誰要設定就是誤導。但是由于分紅產品是保險公司的投資專家從國家允許的許多投資渠道(略)中獲益,所以與定期儲蓄比有一定優(yōu)勢。流動性差這就是具有保障功能的保險的特性,這也是投資于保險應注意的。要投資除保險外渠道還很多,選擇余地大。買保險的目的應該以保障為主,收益為輔。先說到這。我建議您買人壽保險一要了解公司,不要心中無數 二要擇優(yōu)選購,不要盲目購買 三要研究條款,不要光聽介紹 四要慎重交費,不要輕率輕信 五要挑選險種,不要一時沖動 六要考慮責任,不要只圖便宜 七要考慮保障,不要考慮人情 八要自己作主,不要偏聽偏信。如何投保那要看你的具體情況我才能介紹一個適合你的綜合險種。 各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都有他們的長處,我會站在你的立場上推薦現今市場上適合你的各家保險公司的醫(yī)療保障型、養(yǎng)老年金型和萬能儲蓄型保險產品組合。 電郵6036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