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何種原因呢?

熱心網友

我得到的消息是基金的問題...........1.他們的大都重倉了,說真的調控下來,他們先前雖賺了一票,根本沒人要他們的貨2.游資動作快,他們只好砸盤,想大家回到1 9 時代3.他們想股指回調,逼政策再出利好,但這是不對的,利好要實用,急了會翻船的4.他們怕贖回,說明了他們靠手續費吃飯的,大漲了都贖回了,對他們反到是壞事

熱心網友

遠離股市,珍愛生命

熱心網友

大資金要找好時機,小散戶不敢亂進,投機資金今天進明天出,好好等吧

熱心網友

政策利好不是暫時的利好,要有信心,相信國家會使股市變好的!后市會有行情的!

熱心網友

1。最近,出了新問題,美元貶值壓力直對中國,還有欲利用QFII對中國股票做空,這是一場國際金融斗爭。機構在觀察我國政府有何應對的措施。2。現在股市理念上的分歧日益加大。基金認為目前的股票相當大一部分價格定位太高,說穿了,是指除了藍籌、二線藍籌以外的科技股、低價股、題材股和超跌股等等,對“估值”、“接軌”意見分歧很大,所以,這段時間它們在“消極怠工”。3。利好出到現在,到底有哪些比較實在的呢?可以數數看,還沒有發現。大家最關心的一些政策遲遲不見蹤影,比如,那么簡單的早就該糾正的減稅問題也難產了,也無消息,對股市最關重要的股權問題也無任何動靜和信息。似乎大家最關心的政策是一種籌碼,不到最關鍵的時候,不會出臺。既然不出臺,股市就不會傻里傻氣地一個勁地往上漲。4。這次與往年完全不同,管理高層不出面、不講話,讓大家干著急。比如,新股發行究竟停到什么時候,這么個小事就是不說,讓大家的心一直懸著。所以,大家干脆也都歇歇了。5。王小石事件對整個部署明顯有沖擊,需要調整部署。比如,新股發行改為公開化就是突發事件逼出來的。我相信,證監會這一陣為內部的事忙得很,并還要忙一陣。6。機構在等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消息,包括宏觀調控、加息的效果、人民幣匯率、積極的財政政策有什么變化等等具體內容,以確定今年底和明年初的資金安排。7。上證50ETF下周一將要推出,對散戶來說,好象有點關系不大,而機構卻關心倍至,因為它將改變機構的炒股策略,也會改變一些理念,拓展藍籌的空間。8。已經超過1300點幾十點了,似乎只要不跌破“鐵底”,上邊也不管了,消息也真空了。做多吧,對后面最關鍵的政策心中無數,1400點上下阻力加大了,盲動容易出錯,做空吧,下面的空間也不大,誰都不愿去當破鐵底的罪人,只好趴下不動了。看看周五,兩市僅成交101億,滬市一天的振幅僅八個點還不到。是10/11收長陽以來最沉寂的一天。9。賺錢效應仍然未凸現,最近炒得異常紅火的只是“另類股”的暴動,有多少人賺了錢?除了漲停敢死隊,就是那幾個老莊,只要大多數人不賺錢,這股市就熱不起來,就得冷!現在仍然是政策搏弈階段,仍然是讓大家干著急的牛皮市。

熱心網友

政策利空時,機構、莊家都看好大盤,哪時你賺錢,你不當利空。現在你虧損,機構要建倉,你把利好看利空,你一賣,它就漲,好像莊家就缺你那幾手。

熱心網友

政策影響力度在減弱,說明人們更理智了。必竟還有很多實質問題難以解決,股民信心的恢復也還需要一定過程。另外,說一個題外話:建議小師妹更換一下服飾。你點擊虛擬形象下方“更換服飾”可進入“游戲總動員”,里面有形象商場,可選購漂亮衣物,愿你更美麗。

熱心網友

國民的審美疲勞所致唄。

熱心網友

誰都想掙錢,機構之間的搏弈造成誰也不愿意替別人抬轎,大家又心不齊,股市上漲當然就乏力。由于股票沒有長期投資價值,只能靠股票差價掙錢,最終買單的只有小股民。在沒有明顯賺錢效應的情況下,散戶參與熱情不高,機構如果拉高怎么出貨?自然只好在利好面前通過牛皮震蕩來賺差價了。反映在盤面上,就是對利好麻木,政策利好失靈。

熱心網友

應該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如市場估值,全流通,人民幣升值問題,股市已積重難返,有望跌破1260點。

熱心網友

決定性政策還沒有定論——國有股全流通、A股股價是否要與國際接軌。無論出臺哪一條,指數都要跌破1259點,輕易跌破。但笨貓認為這兩個政策不會實施,01年股市下跌以來,之所以股市一漲高就有人談全流通,股市一跌就沒聲音,這里面也許只是一個技巧而己。

熱心網友

并非政策利好不靈,而是長期下跌已造成人們的心理恐慌,稍一上漲,一有風吹草動,獲利者自然趕快離場,獲利為安,其實這正是機構和主力吸貨的大好時機,他們自然也不會放過,所以不必擔心,俗話說“炒股要聽黨的話”,這話沒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耐下心來,精選個股,等到明年,一定會有個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