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NMD—美國國家導彈防御系統介紹 美國國家導彈防御系統NMDNMD全部組成是:2處發射陣地、3個指揮中心、5個通信中繼站、15部雷達、30顆衛星、250個地下發射井和250枚攔截導彈系統?! 【唧w地說,NMD是由5大部分組成的,即預警衛星、改進的預警雷達、地基雷達、地基攔截彈和作戰管理指揮控制通信系統。 預警衛星用于探測敵方導彈的發射,提供預警和敵方彈道導彈發射點和落點的信息。這些衛星都屬于天基紅外系統,也就是說靠敵方發射導彈時噴射的煙火的紅外幅射信號來探測導彈?! 「谋诺念A警雷達,它們是NMD系統的"眼睛",能預警到4000-4800千米遠的目標。美國除要改進現有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地地彈預警雷達以及部署在加州與馬薩諸塞州的"鋪路爪"雷達外,還要在亞洲地區新建一個早期預警雷達。 地基雷達是一種X波段、寬頻帶、大孔徑相控陣雷達,將地基攔截彈導引到作戰空域?! 〉鼗鶖r截彈是NMD的核心,由助推火箭和攔截器(彈頭)組成,前者將攔截器送到目標鄰近,后者能自動調整方向和高度,在尋找和鎖定目標后與之相撞,將它擊落在太空上。 作戰管理指揮控制通信系統利用計算機和通信網絡把上述系統聯系起來。 這些系統部署后,24顆整天圍繞地球不斷旋轉的低軌道預警衛星和6顆高軌道衛星,一旦探測到敵方發射導彈,立刻跟蹤其紅外輻射信號。通過作戰管理指揮控制通信系統,衛星除將導彈的飛行彈道"告訴"指揮中心外,還要為預警雷達和地基雷達指示目標。預警雷達發現目標后,將導彈的跟蹤和評估數據轉告地基雷達。一旦收到美國航天司令部的發射命令后,攔截彈就騰空而起。攔截器靠攜帶的紅外探測器盯上來襲導彈后,竭盡全力(靠動能)與它相撞,與對方同歸于盡。介紹 反導彈導彈利用紅外跟蹤原理搜尋敵方進攻導彈,識別真假彈頭,然后在地球大氣層外攔截敵方進攻導彈,并用激光武器將其摧毀。下圖為美國國家導彈防御系統NMD示意圖: 。
熱心網友
美國的國家導彈防御計劃(NMD) 美國的NMD計劃在于發展和保持一種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部署方案,保護美國免受有限的彈道導彈威脅,包括意外或非授權發射的導彈威脅和第三世界的威脅。所建系統需具有良好的費效比和作戰效能,并在反導條約(ABM)允許的范圍之內?! ? 1993年中,為了確定后冷戰時代美國的防御戰略、兵力結構和現代化計劃,美國防部進行了一場“自下而上評審”(BUR)活動。人們認為,隨著蘇聯的解體,由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美國本土發起有預謀的或意外的彈道導彈攻擊已高度不可能。同時,也不能肯定第三世界國家在不久的將來就有能力獲得或發展遠程彈道導彈。為對付這種不定威脅,國防部采取了一種較為謹慎的措施,在NMD技術準備方面的戰略是發展和保持美國的彈道導彈防御部署能力,以應付萬一。 1994年大選后,新一屆國會中某些議員要求加速NMD的發展,盡快部署一種可行的防御系統。這種傾向反應了一種普遍意識,認為那些流氓活動家向美國迅速發起彈道導彈威脅的危險日趨嚴重。對此,BMDO(彈道導彈防御組織)成立了“猛虎隊”進行NMD體系結構研究,以便早日部署?!懊突㈥牎毖芯康耐{對象是利比亞獲取的SS-25式技術。它考慮了一系列的NMD方案,包括必要時盡早部署一種防御系統。其初步結構方案是在北達科塔州大??怂箍哲娀夭渴?0枚“民兵”洲際彈道導彈(用動力殺傷飛行器改裝),采用升級軟件的現有預警雷達(EWR)網作為應急系統,提供必要的導彈跟蹤信息?! ? 1996年2月,國防部針對1993年進行BUR以來彈道導彈防御環境所發生的變化,對彈道導彈防御計劃進行了一次綜合評審。根據評審結果,調整了NMD計劃目標,增加了96財年--98財年NMD資源,并相應地調整了“未來年代防御計劃”。修正后的NMD計劃目標是在3年之內研制出原始的NMD系統各組成部分,在做出部署決定之后的另外3年內可以實施部署。這種方法就是通常所指的NMD+3計劃?! ? 為此,BMDO便著手NMD部署準備計劃。1996年4月,國防部指定NMD為“采購類”(ACAT)1D計劃,并于同年7月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拱形集成產品小組”評審。NMD部署準備計劃的目的在于使美國有能力對戰略導彈威脅作出反應,因此,NMD計劃的重點也從技術準備轉向部署準備。1999財年NMD將進行系統級能力演示,必要時,可再加3年的時間于以部署。如果3年研制周期結束并未出現事實上的威脅,則按既定的目標系統循序發展。如果決定部署,NMD計劃將繼續保持發展速度,在此后3年內達到部署要求?! ? NMD系統由幾部分組成,它們在執行彈道導彈防御截擊中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基雷達和天基紅外系統(SBIRS)低層部件(以前稱為空間和導彈跟蹤系統)提供必要的現象學,以對付各種潛在威脅。升級的預警雷達(UEWR)是NMD實現早期部署的候選傳感器。SBIRS提供目標中段跟蹤,目前由美國空軍管理和投資。地基攔截器(GBI)是截擊和摧毀威脅的武器部分。戰斗管理/指揮、控制和通信(BM/C3)部分提供截擊規劃和人工控制管理?! ? 1997年4月21日,由洛克希德-烏丁、雷西恩和TRW三家公司合資、均權組成的“聯合導彈防御公司”(UMDC)宣告成立。針對BMDO發出的采購申請(RFP),公司建議進行NMD“引導系統集成”(LSI)的概念定義(CD)研究。4月25日,BMDO宣布將LSI的概念定義研究階段的兩項合同授與聯合導彈防御公司和波音北美公司。待合同期滿后,選定其中一家公司作為LSI研制公司并授與合同。這項工作預計1998年4月1日實施。執行階段的工作包括1999年進行系統集成試驗和2000年結束部署準備評審?! ? 1996--1998財年間,國會批準和撥款總數比總統在NMD上作出的預算超出11。74億美元。1999財年的投資估算不包括2001財年開始對系統進行改進的費用。2001--2003財年所需經費要高于總統1999財年的預算7。65億美元左右。 未來的NMD投資需求取決于三個因素:系統如何設計、何時和何地部署。當前,政府和主承包商還未就系統的最終設計方案取得一致意見。部署日程表和地點至少要到2000財年部署評審結束后才能知道。為了為近期投資需求提供估算依據,計劃辦公室準備了4種不同的全壽命費用估算,估算的背景是:部署地點在北達科塔州的大福克斯和阿拉斯加;系統能力水平一種在2003財年獲得,一種在2006財年獲得(2006財年建立初步作戰能力,2009年獲得全面作戰能力)。全壽命費用估算展示了系統部件研制和生產、設施建造、系統部署和運行20年的全部費用?! ? 3+3計劃的設計在于盡早于2003財年部署一個防御系統,但比較強大的作戰系統要到2006財年才能獲得。這兩種系統的防御能力是不同的,主要區別在于硬件的類型和數量,因而兩者的費用估算也不相同。能力較強的系統擁有多得多的攔截器,地基雷達則比較少,但配備有天基傳感器系統。如果2003年在阿拉斯加部署,則費用較高,這主要是因為目前那里的基礎設計比較少,運輸費用高,建筑季節短,環境苛刻。相對潛在的威脅而言,當天基系統部署之后,在阿拉斯加部署所需地基雷達則比較少。雷達數量的減少是2006財年選擇在阿拉斯加部署NMD的主要理由。估計其全壽命費用要比在同一時間框架內在大福克斯部署少一些。由于雷達減少,在阿拉斯加的運行費用相對也比較低?! ? 1998年1月“計劃分析與鑒定辦公室”對NMD計劃的經費進行了獨立估算,其結果比“計劃辦公室”估算的高出10%左右。這是因為獨立估算包括“產品改進規劃”經費,計劃辦公室沒有把這筆費用考慮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