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單位有兩臺電腦,一臺是聯想的,配置是主板845GL,CPU 是賽揚2.66G一臺是兼容機,配置是主板845E,CPU是奔四1.8G,但我覺得兼容機運行速度比聯想的要快得多。有人說賽揚2.66G的只相當于奔四1.0G左右的水平。這樣說對嗎?另外,看一些行家推薦的配置大都是AMD的,AMD與奔四、賽揚相比又如何?

熱心網友

478針的c4 2.66和p4 1.7的外頻都是100 c4 2.66的二級緩存只有128k,而p4 1.8如果是Northwood核心的話,二級緩存高達512k,是c4的4倍,所以一般的運算,當然是p4 1.8要快了。而那些大型程序,需要較高的主頻的話,這時c4 2.66就有優勢了所以不能一概而論AMD與奔四、賽揚相比這個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一般說,amd 適合玩游戲,尤其是3d游戲。intel的cpu長于多媒體處理主頻相同的cpu,無論是amd還是intel,如果只是一般的文字處理,上網等,速度性能都差不多啦

熱心網友

我想聯想機與兼容機的速度差異,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1)CPU的性能指標,主要包括主頻、二級緩存、總線速率。如果僅僅是主頻很高,而其他指標低的話,CPU的運行速度也是很低的。所以一定要看CPU的綜合性能指標,不能單一地看主頻。2)內存配置,尤其在運行一些需要處理圖形文件的程序中,一個大的內存儲量是非常必要的。3)與你所運行的程序類型有關,同一品牌的CPU根據他的用途不同,可以劃分為多種類型。所以在品牌機上一般會標明是什么多媒體型……,就是根據使用不同類型的程序來劃分的。至于AMD與INTER的差別主要在其性價比上。達到同樣的使用效果,AMD的價格會低一點。但有人說,AMD的發熱量大,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方面的差距不斷在縮小。但問題是大家都知道INTER而很少知道AMD,所以品牌效應是造成價格差異的主要原因。

熱心網友

AMD都有幾系列的CPU的,有閃龍、速龍、酷龍,英特爾也有幾個系列的。按性價比算誰高,你的性能要求到哪里。

熱心網友

什么行家都推薦AMD,你把他們叫“行家”。他們只是玩游戲的行家罷了,對電腦的其他用途不怎么知道,就知道AMD的CPU便宜,玩游戲特別是3D游戲很好,什么性價比高啦!可笑的很。AMD的CPU我承認確實很不錯,比起Intel的有些型號的CPU來確實在游戲方面特別是3D游戲上比Intel的效果好,還有就是同等水平的CPU上AMD的價格確實比Intel的低些,所以買AMD的人確實很多,而且就想你看到的都有一些所謂的專家在幫助AMD免費做推銷宣傳呢。其實很多買AMD的人并不是特別懂電腦,就是聽別人說和經銷商的反復推銷(經銷商是哪個賣的好它賣哪個,他不管好壞的)下買的。象我周圍的很多朋友或同事買了AMD后,現在又想換成Intel的。真可笑干嗎要聽別人的呢。我是Intel和AMD的同時都用,因為AMD有AMD的優點,Intel有Intel的強項,如果論價格我選擇AMD,但要論綜合能力我還是選Intel(不是賽揚哦,是P4 2。8以上哦)。個人覺得AMD比賽揚強些。我一直用自己配的兼容機,從不用品牌機,因為品牌機局限性太大了,升級空間太小,而且品牌機有的硬件并不是每個人都滿意,比如CPU強了,就必然會有一個其他的硬件不行(如內存、硬盤、顯卡等),總之品牌機總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而兼容機不同了,在你預定的價格范圍內,你可以自己選擇你認為最好的硬件,把它們組裝在一起,解決好兼容性那運行起來比同等價位甚至比它還高價位的品牌機請多了,即使有硬件壞了,因為是你自己選的你自己也了解,維修起來也比品牌機方便的多,自己動手就可以維修。升級的空間大,哪個硬件覺得落后了,直接買個最新的換上,那性能有是個提升呀。而品牌機多數人買了品牌機后連硬件都不是很清楚,出了問題每次還要找廠家,過了保質期呢,不懂電腦的就只有看運氣了,天天期盼電腦別出問題,出了問題就是麻煩事。。

熱心網友

這么問概念太大了,可以回答三天三夜。簡單的說,賽揚D是簡化的奔4(二級CACH少一半以上),外頻也有區別,所以在處理數據、圖象等方面(公事)是不能同日而語,但在家庭多媒體使用方面,差異是不太明顯的(感覺不到慢多少)。相反,價格方面,賽揚便宜了很多,所以家用是不錯的選擇。至于AMD的產品,很多方面超越了INTEL,但在市場認同、營銷戰略上,卻遠不如INTEL那么老道,所以,品牌電腦(在電腦DIY者眼里其實是垃圾)大多使用奔4,如果自己配電腦的話,首選AMD的CPU(個人意見),因為在性能(主要是游戲)、價格上AMD都有優勢?,F在電腦的快慢已經不在只取決于CPU了,3G能比2G快多少?沒感覺。要想電腦快,一是多內存(1G內存很正常),二是作好優化(可以自己修改,或者裝個WINDOWS優化大師、超級兔子魔法設置等),三是合理配置(電腦各配件要協調,好一樣東西快不了),系統亂糟糟再好的電腦也快不了。OK,先說這么多了。 。

熱心網友

網絡的普及成全了我們這些貧窮的DIYer。由于二手貨較之新品有較大的價格優勢,并且也不乏“精品”,所以很多貧窮的DIYER在升級時都選擇了二手貨。但是專業的二手商人的種種劣跡使我們不敢再相信他們,于是大家一起上網在二手論壇上買賣或交換,以達到各取所需的目的?! ∫话汶娔X工作時有兩種工作狀態:超頻狀態和未超頻狀態。而這兩種狀態又使得電腦用戶分為了三類:一、不超頻用戶。這類用戶以MM為主體,因為對于CPU 工作頻率的提升她們幾乎沒有任何概念,反倒會令她們為電腦的安危而擔驚受怕;二、小幅度超頻用戶。這類用戶對于超頻并不是十分的狂熱,對于他們來說超頻只是電腦性能的提升,并不是對CPU無限的折磨,所以對于他們來說,似乎CPU工作在標準外頻下的超頻才是令他們欣慰的;三、超頻發燒友。這類用戶以超頻為樂趣,當然目標不僅僅是CPU,凡是他們能超頻的他們都不會錯過,所以他們亦會榨干CPU的每一滴“油水”,CPU的潛能是有限的,而他們的超頻欲望卻是無止境的。下面我就這三類用戶說說通過本地的二手論壇購買Intel賽揚CPU的經驗之談,以給大家一些提示。  超頻發燒友購買的方法  大部分超頻用戶都希望能在網上購買到一塊超頻潛力極強的CPU,所以他們在二手論壇求購時總是特別指出需要購買能夠超頻的CPU,如果有“超頻能手” 的CPU在賣,他們亦會蜂擁而至。購買宣稱能夠超頻CPU的時候,需詳細詢問賣家是在怎樣的硬件配置下達到所宣稱的頻率。因為由于有些主板在超頻工藝上進行了深加工和優化,所以可以輕松挖掘CPU的超頻潛力。而一般的主板在這方面做得就很不夠,在用它們超頻時會出現電腦不穩定或干脆就超不上去的情況。我曾經購買過一塊賽揚733,在賣家的升技主板上就可以超到112MHz外頻(該主板支持線性逐兆超頻),而在我的雜牌主板上只能上到83MHz外頻。畢竟賽揚733不是什么超頻的精品,很少一部分能夠超到100MHz外頻,并且即使能夠工作在100MHz外頻下也需要好的主板和散熱系統的搭配,所以在無法更換主板的情況下導致了購買的失敗。當然有些很容易超頻的型號卻不用擔心此種情況的發生。比如說賽揚667的很大一部分都能夠穩定工作在100MHz外頻下,這就成全了雜牌主板的用戶。后來我用那塊賽揚733交換了一塊穩定工作在100MHz外頻下的賽揚667,用這塊CPU實現了1GHz大關(10× 100MHz),而那位“仁兄”竟然用我的CPU在他的主板上實現了1。2GHz(11×112MHz)。當然并不是能夠超  頻的CPU就是好的,因為在長期的超頻中加速了“電子遷移”現象,并且很容易造成CPU二級緩存的損壞。而二級緩存的損壞會造成系統不穩定或注冊表丟失。我曾經就有購買到二級緩存損壞了的CPU的經歷,在購買時并沒有認真檢驗,只是一味地慶幸自己“淘”到了一塊“超頻之王”,卻沒有長時間地檢驗該CPU。結果在日后的應用中就出現了系統不穩定和注冊表丟失的情況,最后只好在BIOS中關閉CPU的二級緩存,以性能的犧牲為代價來換取CPU工作的穩定。(注:Windows XP操作系統由于其內核的穩定性很容易掩蓋CPU二級緩存受損的情況,在Windows XP中并不會出現系統不穩定和注冊表丟失的情況,我本人就是被它所“騙”,在此提醒大家特別注意。)所以在購買時應進行長時間的拷機并避免使用 Windows XP操作系統,才能購買到超頻性能穩定的CPU。

熱心網友

這么問概念太大了,可以回答三天三夜。簡單的說,賽揚D是簡化的奔4(二級CACH少一半以上),外頻也有區別,所以在處理數據、圖象等方面(公事)是不能同日而語,但在家庭多媒體使用方面,差異是不太明顯的(感覺不到慢多少)。相反,價格方面,賽揚便宜了很多,所以家用是不錯的選擇。至于AMD的產品,很多方面超越了INTEL,但在市場認同、營銷戰略上,卻遠不如INTEL那么老道,所以,品牌電腦(在電腦DIY者眼里其實是垃圾)大多使用奔4,如果自己配電腦的話,首選AMD的CPU(個人意見),因為在性能(主要是游戲)、價格上AMD都有優勢?,F在電腦的快慢已經不在只取決于CPU了,3G能比2G快多少?沒感覺。要想電腦快,一是多內存(1G內存很正常),二是作好優化(可以自己修改,或者裝個WINDOWS優化大師、超級兔子魔法設置等),三是合理配置(電腦各配件要協調,好一樣東西快不了),系統亂糟糟再好的電腦也快不了。OK,先說這么多了。

熱心網友

兩種CPU在性能上其實比較接近。我想速度的差別應該在內存上,內存的大小也直接影響程序的運行速度。AMD的CPU在游戲表現上要強于Intel的CPU,另外對應它的主板品種很多,超頻能力也很強,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要比對手的同檔次產品更有吸引力

熱心網友

有人說賽揚2.66G的只相當于奔四1.0G左右的水平可以說對也可以不對??茨汶娔X在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