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境內發現以紅褐色陶器為標志的西河類型(距今8400-7300年)文化遺址10多處。濟南東郊的城子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黑陶為標志的龍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發現地,這里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城址約20萬平方米。說明濟南作為城市的歷史在4000年以上。當時,中國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領——舜就誕生并生活在濟南一帶。

熱心網友

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4000多年歷史中,洛陽就做了1300多年的京城。中小學生讀的中國歷史課本,從史前到唐代,洛陽幾乎章章有名。道教儒學起源這里,連外來的佛教也是首選洛陽扎根。洛陽成了中國歷史的常識概念,成了中國文化特征的詞匯。  牡丹情結  洛陽人真不愧是古文化之邦,在別的城市和地區拼命要政策、跑資金、爭項目的時候,洛陽人卻不遺余力地在爭國花,爭取洛陽市花牡丹成為中國國花。  洛陽人種花、養花、護花、愛花、敬花,千年如一,始終不渝,稱得上多情種子。牡丹天下多的是,據調查,世界上百個國家有野生牡丹,全國29個省區有牡丹種植或野生,但只有洛陽人把終南山區的野生牡丹移栽過來,一養就是2000多年,養成了傾城傾國的花容,鑄就了雍容華貴富貴不淫的品格,留下了一個個神奇的常開不敗的愛花故事。洛陽人細心呵護牡丹,培育出1000多種各領風騷的花型,珍藏1000多種世界各地的牡丹基因。牡丹也情有所鐘,不獨以柔弱之質敢于傲視女皇威嚴,也開出甲天下的豐姿,回報恩愛。  牡丹盛開的季節,是洛陽人盛大的節日。洛陽每年舉辦牡丹花會,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能一睹牡丹芳姿尊容。每當花季降臨,世界各地的人們像朝圣般到洛陽來領略牡丹的眷顧。  牡丹究竟為何使洛陽人如此癡迷愛憐以至敬愛有加,使世界為之迷狂?不到洛陽是難以體味的。  洛陽牡丹國色天香,色絕彩豐,或紅或白或粉或紫或綠或黃,飄舉在濃綠的鐵枝上,每一枝花型里都懷抱著香艷綺麗的故事。它體態豐腴,滿面春風,雍容華貴而飄逸不群;它技壓群芳,但不嬌不媚,不俗不僻,偏偏喜歡和嬌媚爍人的芍藥相伴而立。這哪里是一種花草,分明是一種文化。來此賞花,會感覺到受了一次洗禮和熏陶。  打開塵封的歷史畫卷  洛陽從史前時期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到夏、商、周三代,從氏族社會到3000年間迭相更替的封建王朝,文化淵源一脈相承。源于洛陽的河洛文化體系影響著整個中國的文化脈絡。  自夏朝起,先后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歷時三四千年,積淀了以五大都城為代表的古城遺址,以龍門、白馬為代表的佛教勝跡,以北邙山為核心的貴族墓地,以傳統文化為內涵的名人故里等。它們都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透過風霜雪雨熠熠閃耀著華夏歷史文明的光輝。  截止到1996年,洛陽的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家級8項,省級54項,市縣級1074項,一般文物不計其數。僅洛陽出土的文物數量就占河南省的1/3,約占全國的1/13,堪稱“地下文物寶庫”。其龍門石窟、五大都城城址(夏、商、周、漢魏、隋唐)、白馬寺等都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另外洛陽自然資源也別具特色,正在建設的小浪底水庫區、黃河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等,都是生態旅游中的精品。  漢魏洛陽城位于洛陽市與偃師縣、孟津縣的相鄰處。早在東漢以前,西周成周城曾修建于此。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又一次將都城建立在此。東漢以后,曹魏、西晉也曾建都于此,“永嘉之亂”洛陽城毀于戰火,北魏孝文帝再次將都城遷至這里。漢魏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治、軍事、民族沖突頻繁的時期,以漢魏洛陽城為背景,既有中原漢臣的雄才大略,也有草莽英雄的赫赫神威;既有文壇俊秀的不朽篇章,也有影響世界的科技發明。這一切不但使漢魏洛陽城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而且使留在這里的不僅限于城市遺址,還有許多文化、科技遺址。  易也洛陽難也洛陽  洛陽古城雖古,但現在已在視覺上看不出古城的樣子,仿佛一座現代工業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洛陽旅游業的寶貴財富,但洛陽歷史文化遺產中可視資源相對較少,大量極具價值的遺存或被后代建筑埋藏在地下,或為殘垣斷壁、零磚碎瓦,或只能在文字中遐想過去……再加上可視的景點景區分散,使洛陽在視覺上就是一座現代工業城市而非古都,因此要發展歷史文化旅游還有相當難度。一方面需要將大量地下文物和無形的歷史文化轉化為可見的景點景區和旅游項目,另一方面需要突出洛陽在視覺上的古都形象,增加古都的整體感覺。這在開發創意、表現手法、搬遷和資金等方面都存在許多困難。  盡管洛陽旅游業起步較早,但到目前為止,其旅游市場規模和份額還很小。洛陽市國內旅游收入僅占全國國內旅游收入的0.77%,海外旅游收入則僅占全國的0.135%。  洛陽海外游客人均日花費高于杭州、西安,僅略低于北京,但人均停留天數僅分別為西安、杭州、南京和北京的54.75%、58.78%、54.96%和38.30%,而游客人數更僅僅是西安、杭州、南京和北京的14.11%、13.58%、23.41%和2.98%。  洛陽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在全國各地都在大辦旅游業的今天,洛陽面對的競爭是殘酷的———龍門石窟面臨甘肅敦煌莫高窟的替代競爭,山西云岡石窟也是強有力的競爭者;  洛陽牡丹面臨山東菏澤牡丹的競爭;小浪底黃河之旅面臨山西吉縣壺口瀑布、鄭州黃河旅游區的替代競爭;  西安至南京的新東西通道建設,將增強西安對華東地區游客的吸引力……  總之,洛陽是幸運的,它擁有著那么多的文化遺存,那么多令人艷羨的自然資源,在經過科學合理的規劃之后,洛陽一定能沿著可持續發展的健康之路走下去。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4年10月28日 第八版)   。

熱心網友

考古的發現證明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是鄭州二里頭先商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