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風疹的皮疹與幼兒急疹相似,但風疹好發于學齡期兒童,有接觸史(學校及托幼機構內常有小規模流行),出疹前無發熱癥狀,或僅有輕度發熱。皮疹稀疏分布于全身,手足心可有皮疹,個別病例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著或脫屑,枕后淋巴結腫大更為明顯。發病1周左右可檢測到抗風疹病毒IgM抗體。  麻疹在出疹前除有高熱癥狀外,還伴有咳嗽、結膜充血、流淚、畏光、鼻塞及流涕等其他癥狀。第二臼齒對側頰黏膜出現藍白色或紫色小點...

熱心網友

風疹的皮疹與幼兒急疹相似,但風疹好發于學齡期兒童,有接觸史(學校及托幼機構內常有小規模流行),出疹前無發熱癥狀,或僅有輕度發熱。皮疹稀疏分布于全身,手足心可有皮疹,個別病例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著或脫屑,枕后淋巴結腫大更為明顯。發病1周左右可檢測到抗風疹病毒IgM抗體。  麻疹在出疹前除有高熱癥狀外,還伴有咳嗽、結膜充血、流淚、畏光、鼻塞及流涕等其他癥狀。第二臼齒對側頰黏膜出現藍白色或紫色小點,周圍有紅暈,是麻疹的早期診斷依據。麻疹的皮疹與幼兒急疹相似,但顏色更為鮮艷,為鮮紅色或暗紅色的癍疹或癍丘疹。皮疹全身分布,可波及手足心。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著及脫屑,皮疹出現后3~4天血液中出現抗麻疹病毒抗體,2~4周后抗體滴度最高。患兒一般未接種過麻疹疫苗,出疹前往往有麻疹病人接觸史。

熱心網友

一、皮疹皮疹的形狀是千變萬化的,很難單看形狀去診斷出引起皮疹的原因及其潛在的危險性。主要的原則就是注意小朋友的生理狀況及精神狀態,是否和平常有何不一樣之處。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是紅色的皮疹,只要是小朋友的活力和平常沒什么兩樣,一般而言,多數是所謂的病毒疹,就比較沒有關系。但是,如果合并有高燒、扁桃腺及化膿紅腫,就必須要小心是不是感染了猩紅熱。其實,疹子本身并不危險,但是引起疹...

熱心網友

一、皮疹皮疹的形狀是千變萬化的,很難單看形狀去診斷出引起皮疹的原因及其潛在的危險性。主要的原則就是注意小朋友的生理狀況及精神狀態,是否和平常有何不一樣之處。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是紅色的皮疹,只要是小朋友的活力和平常沒什么兩樣,一般而言,多數是所謂的病毒疹,就比較沒有關系。但是,如果合并有高燒、扁桃腺及化膿紅腫,就必須要小心是不是感染了猩紅熱。其實,疹子本身并不危險,但是引起疹子的原因,是有可能會造成危險的! 少數的疹子,因為深具特色使人一看就知道。而在平日門診最常見引起的疹子的原因,不外乎是水痘、玫瑰疹、猩紅熱、手足口病、蕁麻疹、川崎癥等,本期先就水痘、玫瑰疹、猩紅熱作介紹,下一期再介紹手足口病、蕁麻疹與川崎癥。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高傳染性疾病,但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會被感染,包括新生兒。它通常是傳染皮膚、口腔及喉嚨,潛伏期為7~21天。 不可使用阿司匹林退燒藥 水痘的癥狀包括: 1.水痘的特征是會很癢,且全身會有紅色丘疹并伴有透明水泡,一般的疹子比較不會長到頭皮黏膜處及口腔內、甚至是生殖器上,但若是水痘,這些地方則會有皮疹的發生。 2.3~4天內小水泡變為膿泡,并干涸成黑色痂皮。但是陸續會有新的皮疹出現,整個病程須約一星期。痂皮脫落后會有痕跡留下,但是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消退。嘴巴、眼睛或生殖器四周的疹子會特別痛。 小心水痘的并發癥 1.一般會有輕微發燒、倦怠,約7~10天就會恢復。若持續發燒或有胸痛、頭痛,要小心有并發癥發生。 2.不可使用阿司匹林退燒藥,因為可能造成雷氏Reye's癥候群,對生命造成危險。玫瑰疹 玫瑰疹是由人類疹病毒(Humanherpesviruss6;HHV-6)所引起,約有75%的玫瑰疹是由此病毒所致,其余25%則可能由其它常見之病毒感染引起。其傳染方式可能是經由飛沫、唾液等口腔分泌物所傳染。是一種嬰幼兒非常常見的疾病,好發于三至十八個月大的幼兒,尤以六到十二個月大的孩子為多。此病一年四季都可見,不過流行季節為春、秋兩季。 玫瑰疹的癥狀包括: 1.感染玫瑰疹時最主要的癥狀便是發高燒(攝氏39度以上),偶有食欲不振、嘔吐、驚厥、不安、昏睡,高燒時有點倦怠,一般持續3~5天,燒退后,恢復活力,潛伏期約為5至15天。 2.除了典型的發高燒及燒退才出疹等癥狀外,也可能有一些其它的癥狀,如拉肚子、咳嗽、哭鬧不安、厭食、眼皮浮腫、頭部淋巴結腫大等。還有約四分之一的嬰幼兒頭頂上的前囪門會鼓起來,某些會因發高燒而引起熱性痙攣,須予血液常規檢查、小便檢查、血液培養等,和其它疾病作鑒別診斷,以免將嚴重的疾病視為玫瑰疹。 3.當高燒減退時則進入發疹期,疹子(約2~3mm)最先出現在軀干及臉部,再慢慢向四周擴散,手腳末端的疹子最少。至于疹子的形狀,從小紅丘疹到較大斑疹都有可能。但疹子不會癢,且無著色或脫皮現象,約二到三天后就消退。猩紅熱 猩紅熱是法定傳染病之一,經由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引發之全身性反應癥狀,主要經由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經由皮膚傷口感染發病。一般最常見的便是鏈球菌咽炎。而猩紅熱則是在咽部感染后,細菌本身制造出的毒素引發全身性反應如發燒、倦怠、惡心、嘔吐、頭痛、淋巴腺腫大以及全身性皮疹。此病好發于二至十歲的小孩,潛伏期短,感染后二至四天內便會有發燒及咽痛的癥狀,全身性反應也會陸續出現。 猩紅熱的急性病程多于一周內消失,而且,引起并發癥者亦不多。如能及早診斷并給予盤尼西林類的抗生素治療,病程還會縮短更多。 猩紅熱疹子粗糙 猩紅熱癥狀包括: 1.突然發高燒、嘔吐、喉痛、腹痛與頭痛,并會畏寒。 2.扁桃腺腫大有分泌物,口腔內可見咽部潮紅、扁桃腺腫大,并有分泌物,而舌頭表層乳突會變紅變大,如草莓般泛紅并突起有如草莓舌。 3.通常皮疹會在發燒后一至二天內出現,并在三十六小時內由脖子迅速擴散到軀干、四肢,其特征是全身泛紅,并伴有許多的細小丘疹;摸起來有如砂紙一般粗糙(臉上及手、腳掌例外)。 4.皮膚的紅斑與丘疹多半在四、五天內會消失,但是較輕微的病患可能皮疹不明顯而且很快便消失。不過猩紅熱的皮疹有一特色,便是在紅斑退去時會有持續性一至二星期的大量脫皮現象,足以與其它皮疹作鑒別診斷。 有人擔心猩紅熱會并發急性腎絲球炎,事實上,任何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皆有可能會引起此并發癥,猩紅熱引起的比例并不特別高。 二、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很強,現在麻疹改變了以往冬季流行的規律,成為全年散發的疾病,發病年齡也從5歲以下的嬰幼兒轉向主要為8個月以內的嬰兒及14歲以上的青少年為主,這與麻疹疫苗的接種年齡有關。另外,其臨床表現也不典型,多為輕癥,這些都給麻疹的診斷造成了困難。典型麻疹的臨床過程可概括為“燒三天,出疹三天,退熱三天”。一般根據臨床皮疹特點即可作出診斷,確診需做血清學抗體——麻疹病毒IgM檢測。凡是沒有得過麻疹,也沒有注射過麻疹疫苗的小孩或成人,如果和麻疹病人接觸,很容易受到傳染而得病。得了麻疹,要住院隔離。在沒有并發癥的情況下,一般只需要對癥治療,同時要注意患兒的護理,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避免冷風直接吹到病人身上,多給患兒喝開水,吃些營養好、易消化的食物。  問題是現在許多患兒癥狀不典型,多見于以下幾種情況:1、自動免疫后的麻疹:即接種麻疹疫苗后出現麻疹,皮疹以斑丘疹多見,亦可有瘡疹,出血點樣皮疹等其他形態皮疹,而發熱、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中毒癥狀均輕,常無麻疹粘膜斑。2、被動免疫后的麻疹:指注射過丙種球蛋白后發生的麻疹,一般表現均輕,潛伏期延長可達3-4周。麻疹粘膜斑可見,皮疹稀疏,胸背散在,出疹順序常不規則,色素沉著斑較少。3、先天性麻疹:有產前及產后兩型。4、嬰兒麻疹:一般在生后六個月以內,因為有母親抗體存在,嬰兒不易感染麻疹。半歲以上嬰兒一般癥狀較輕。5、成人麻疹:發熱在39℃-40℃以上者占多數,麻疹粘膜斑存在,中毒癥狀重,常嗜睡,但并發癥少,預后較好。此外,少數人可患兩次麻疹,其中一半以上發生在第1次患麻疹后的2年內。  預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未患過麻疹或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要與麻疹病人隔離。